首页 > 分享 > 文化传承,长白山历史上的狩猎活动

文化传承,长白山历史上的狩猎活动

作为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产方式,狩猎曾经在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总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人类就是靠狩猎和采集野生动植物为食而求得生存。

在长白山地区,由于东北远离中原地区及其他历史因素,所以长白山较早的狩猎活动并没有被文字记载传承下来。

长白山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狩猎活动始于清朝康熙皇帝东巡时期的桦皮山行围,《清实录》记载:桦皮山行围中,康熙帝曾亲射三虎。

长白山远景图

满清入关后,将长白山视作龙兴之地并对其进行了长达200余年的封山,直到1860年解除封山后,长白山地区当地民族的狩猎活动才逐渐进入高潮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当地民族的狩猎活动创造了优越的先天条件,并积淀成独具长白山特点的狩猎文化。

祭拜山神:古代长白山地区盛行萨满教,主张崇拜自然,敬畏自然,认为山中的动物属于山神管理。所以长白山地区的猎人们进山狩猎前都会进行祭拜山神的仪式,向山神上香祷告,摆放贡品。祈求人畜平安,有个好的收获。

狩猎方式:长白山地区的狩猎活动,针对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天气,狩猎方式近百种,最具代表性的有打狗围、打遛围和下套。

打狗围是最具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狩猎活动,猎人利用猎狗队猎物进行侦查、寻找、围追、堵截,是大型的综合性狩猎活动。

打遛围是猎人只携带枪支,一人或几人对猎物进行围、追、堵、截,是最常见的狩猎方式,也是现代运动狩猎的前身。

下套就是猎人利用绳子或钢丝制作陷阱,并寻找和判断动物的足迹,确定了动物的路线后,选择在掩蔽的地方放套子,并做适当的伪装。

鹰猎:东北地区狩猎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狩猎方式,从辽宋时期鹰猎开始盛行,猎鹰以海东青为最佳,并作为向皇室进贡的贡鹰。明灭清立,海东青渐渐成为了满族人的图腾。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贡鹰”的习俗也随之结束。民间捕鹰、驯鹰、放鹰的习俗也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海东青濒临灭绝,这种习俗己很难再见。 2010年。鹰猎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食物丰足,不再通过狩猎来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狩猎活动开始逐渐减少,1989年6月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由于《保护法》的实施,私人狩猎被禁止。

但随着人们生活的物质需求日益丰富,狩猎活动又开始逐渐兴起,并被人们当做一种娱乐健身的运动。

图为长白山狩猎文化馆

在狩猎运动逐渐兴起的背景下,吉林省最大的狩猎基地-长白山狩猎度假区,为了让游客接触和体验狩猎运动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长白山狩猎文化历史,于2014年修建了长白山狩猎文化馆,作为国内首家以狩猎为主题的文化馆,它的作用不仅仅是让游人知道长白山的狩猎活动,而是作为传承之地让更多的人去深入了解长白山狩猎文化的历史。

上图为长白山狩猎文化馆

古代萨满祭祀用品

长白山地区特色狩猎工具

火铳及清代文物皇家猎弩

长白山野生动物标本

老猎人进山狩猎场景还原

现代运动狩猎装备

露水河林业局的整体沙盘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现代狩猎作为遵循种群发展生态规律的科学健康的娱乐方式,正日趋成熟。

长白山狩猎度假区秉着要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完美狩猎体验的经营理念,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在狩猎过程中不要忘记狩猎活动曾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发挥的作用。 我们始终认为,狩猎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运动,它所代表的更是一种传承。

长白山狩猎度假区方式

服务号

长白山狩猎度假区

订阅号

露水河长白山狩猎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边疆时空】汤洋 | 论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
第六届“环长白山”森林自行车赛
棒球运动:一种文化的传承
从灵禽崇拜到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生态文化视域下的满族鸟文化
篮球运动: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全民参与!如何通过健身养生传承非遗文化?
了解,中国,特色的宠物文化!
原创 巴西足球文化的传承与全球足球运动影响
当文化传承遇上商业创新 我们在佛山找到这几条路径

网址: 文化传承,长白山历史上的狩猎活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410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小众运动’新潮涌动:麻将竞技魅
下一篇: 刘诗诗穿新中式现身击剑赛:当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