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光笺物影 | 我与摄影的故事

光笺物影 | 我与摄影的故事

光笺物影

我与摄影的故事

YOUNG·五峰书院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摄影是阅读的一种方式,从光影的流转到色彩的平衡,遁入取景框方寸之间的摄影人,阅读着取景框对面的尘世喧嚣或风物宁静。

透着墨香的书本常读常新,伴随了每个个体的一生;而一框框带着老胶片味道的记忆每每被摩挲体味,总会映出不同时空交错的剪影。看一个摄影人的作品,无论是人像、风光、纪实、街拍...你从他的镜头中阅读世界,也从他的视界中阅读他的故事。

读书和摄影,都是在闹市中寻找一方自己的静土,如入书院,扉门一合,隔绝尘世纷扰,沉浸在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文艺世界。

由上海星月投资发起的五峰书院,是一家专注于公益文化服务的平台,亦恰好在人和书籍之间建立了无形的桥梁,按照“党建引领、文化传承、赋能公益”的建设理念,用贴心的志愿者服务,传达 “唯有利他之心,才能成就自己”的价值观。满足了社区民众的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需求,助推浦东的文化客厅建设,成为彰显浦东文化实力的“文化森林”中的一棵大树。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书籍中找到自己心灵的栖居处。

这次,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携手五峰书院,共同举办「光笺物影 | 我与摄影的故事」YOUNG · 五峰书院摄影大赛,现于筹备阶段向广大摄影爱好者征集优秀摄影作品,讲出你与摄影的“故事”,从光影感悟人生,用书卷温暖人情。

01 主要信息

影展主题:「光笺物影 | 我与摄影的故事」

征稿对象:各界摄影爱好者

投稿方式请务必填写联系方式(微信号或手机号码)以便联络获奖事宜

投稿截止:2021年1月5日(1月15日公布结果)

影展时间:参展作品将有机会在五峰书院巡回展出

作品评选:投稿作品由五峰书院和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召集专业人士评选

作品评选团队: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选片老师全体团队

本次作品评审标准:拍摄作品的技术层面以及投稿者通过作品向大家传达的摄影故事作为评审的标准;请仔细阅读投稿要求,确保作品符合本次大赛主题

奖项设置:

一等奖 一名

获奖证书一份 + 价值500元的文创用品

二等奖 二名

获奖证书一份 + 价值300元的文创用品

三等奖 三名

获奖证书一份 + 价值200元的文创用品

入围奖 五名

获奖证书一份

五峰书院

上海五峰书院公益图书馆对外免费开放,全年无休,已成为街区党群服务站、文化客厅、金领驿站、浦东新动力等党建组织和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志愿服务的标志性地点。

02 征稿要求

1. 原创摄影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人像、风光、人文...

2. 作品主题需围绕个人与摄影的“故事”,“讲”出摄影人与摄影相互赋予的意义,立意新颖、积极向上。

3. 征集作品要求为单幅电子照或组照电子照,每张不高于10MB、不低于3MB,并配有50字左右的相关文字说明。组照的上传也需要一张一张完成,您可以在作品名这里加上例如:作品名+组照1(共几张组照)

03 投稿须知

1. 上交的作品将被视为同意公开发表,所有优秀作品进行发表。

2.作者对其参加作品的版权、肖像权、著作权负有全部法律责任。如剽窃他人作品或其他因上交作品而产生的法律纠纷,由摄影个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方、承办方无关。具体请参考2021年1月1日起实行的《民法典》关于肖像权的新定义。目前可以通过上海文联发布的内容《摄影师请注意!明年元旦起,法定肖像权不同以往!》

3. 发表的图片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凡不符合发表要求的,书院及上海市摄影家联盟有权在未经摄影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删除。 

4. 所有摄影者均被视为对以上规定和要求认可。

稚气未脱的孩子是一本五彩斑斓的图画书,耄耋老人便是带着厚重触感的大部头回忆录;校园里满怀朝气的学生正书写梦与成长并存的青春小说集,街头举目可见的忙碌上班族则因其带着个人与家庭标签的故事慢慢变得丰盛...

在相片中定格每一个人、每一份景,何尝不是在读一本本书。用相机丈量岁月,何尝不是在翻阅书本,一页页从岁月蹉跎,勾勒枝繁叶茂?每个摄影人从拿起相机时起,就在用自己的方式试着用镜头阅读一切:从街道到乡镇,从山林到海洋。

人生如书,手里的相机就是书写来往故事的笔。不知你的照片,想与何人分享;你的故事,想讲给谁来听?

欢迎各位摄影爱好者积极投稿,一起分享你与摄影的故事!

注: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市浦东五峰书院与YOUNG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所有

任何疑问请私信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公众号后台

主办方

五峰书院

YOUNG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

样片欣赏

游 园

卢谜

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园,我身在其中,往来各处,无论文明高的还是低的,学习然后表达,这就是我的摄影故事。

那个曾经落日下的少年

陈宇 Nafis

街头摄影是我观察世界以及与世界互动的一个过程,这让我在工作生活以外有了另外一个探索与释放自己的窗口。

功 夫

刘佳维

有人说“摄影就是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但我觉得每张静态画面后都是按下快门前后的走马灯,和它带给你刹那间的感动,那种感觉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你掏出手边任何的器材去记录它,相机也好,手机也罢,甚至有时你仅仅是用自己的双眼把它刻在了心里。摄影于我,就是不犹豫也不遗憾,哪怕只是“眼过即拥有”。

霸 王

金耀晨

摄影不仅是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影调,除了这些之外画面的情绪表达,情感宣泄更吸引我。拍摄艺术家的演绎无疑更容易让这种合作达成共鸣。相得益彰的调子,肆意的构图方式,与被摄人物的有效互动,和原艺术表达之间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不断尝试新的方向尝试新的玩法探讨摄影表达的各种可能性,或许这就是摄影与我的意义吧。(作品拍自俞冰老师的《霸王》彩排期间)

光 · 路

路振华

躺在硬盘之中有一年多的照片了,不知道为何我当时忽略了这张作品,可能因为正处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即便是这么温暖的的一道光都被我忽略了; 然而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当我重新翻到了这张图,重新去感受,我又看到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行驶在纵横交错的的道路上,当遇见黑暗不用慌张,可能一段时间后的一个转角,就能遇见温暖的阳光。或许这就是我对摄影持之以恒的动力吧。

天 机

徐杰

这张照片是我在北冰洋的一个小山丘上拍的,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追光之旅,当我看到欧若拉在天际摆动着裙摆时,这一切的等待与寒冷都是值得的。这就是我,一个风光摄影师,在每一次的旅途中发现不一样的微笑,记录不一样的生活,守候每一次清晨的曙光,留住不一样的风景,我用镜头丈量我的足迹。

流光溢彩

许骋

在没有摄影术之前,人类的记忆主要靠大脑,而随着机体的衰弱,记忆也会消亡。通过摄影,我们可以把重要的记忆具象化、数据化留在相片中,在若干年后回忆时,翻开相片,链接到过去的时空。透过取景器来观察竞技体育的魅力-速度与力量,我们寻找光影变化,以及空间布局中的美感,通过对摄影中新元素的探索,借助特定的参数和技巧,尝试以静态画面为载体,讲述记忆中的体育故事,描述时间的哲学。

最佳观灯位

刘瑜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这个瞬间是光影乍现的那一刻,是事物发生的那一秒,也可能是令人感动的那一幕。摄影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要有学会等待的耐心,因为按下快门的那一下就是画面的定格、事物的说明和情绪的表达。这张作品拍摄于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的外滩,每年的外滩灯光秀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在此观赏,在人山人海中我发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骑在爸爸的肩膀上赏灯,一副兴奋可爱的小表情,其实她的爸爸被前面的人挡住什么也看不见,但是看到女儿这么开心,他也很高兴,我看到后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就是我心中的“父爱如山”。

热 身

邱岳

摄影之于我,更像是对生活的一题阅读理解。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臆断、是对细枝末节的肆意拾取、是对光与影的豁然顿悟。

王劼

我与街拍的故事,源自于平淡的生活点滴。曾经路上,看着地铁上形形色色的过客,通过人们脸上浮现的表情,猜测他们此时此刻的情景故事。正如照片中分享音乐的两个外国女孩,她们共用一副耳机、听着同样旋律,但内心或许是截然不同的回忆。于是悄悄过片、估焦、按下快门,留下这个美好瞬间,放入街拍的故事集中。

聚光灯的背后

陈思莹

在我看来,摄影就是用眼睛去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瞬间,挖掘每一个瞬间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是我在圣诞集市上大逆光拍摄的小丑,独自一人的背影与周遭散乱的人潮、喧闹的节日气氛形成对比,似乎看到了聚光灯背后的孤独、落寞和忧伤。很喜欢这张片子,算是一个略有突破的小作品。

双头怪

王淼

很多时候我拿着相机在这个城市里漫步,我都不大会去考虑拍摄的技巧、手法乃至于去拍什么,只是跟着自己内心的欲望一边走一边去按下快门,与其说是摄影,倒不如说是记录自己的内心,在光影的雕刻中,留下迷惘的记忆。

记录幸福的合影

常念祖

摄影对我来说是放松的方式,我想以自己最放松的态度试着记录下眼前的幸福,无论是这个城市,还是我们自己,不为功利,只为让自己快乐。

镜子舞

徐佳

有没有那么一刻,想停下疲惫的步伐,好好看看镜中的自己。镜子里,无际无边,镜子外,触手可及,但是谁又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生活,不就是一面镜子吗,你笑着面对她,她,也傻呵呵地看着你。摄影也是,在一幅幅定格的画面里,寻找那个丢失的自己,每每以为抓住了的,却已经不是原来的你。

(拍摄于Studio K的舞台表演)

理性与柔美

归志华

很多人看到这系列的照片都会问,这是什么?怎么拍的?其实这也是光绘的一种。起初见到光球作品觉得很新鲜,便研究一番,从国外购回由摄影师DENIS SMITH自己研发生产的一套道具,开始在一些打卡地、旅行目的地尝试拍摄。虽然有DS本人分享各种经验,但需要得到一颗完美的光球,还是缺少不了成千上百次的尝试与练习。摄影的道路很漫长,光球是可以让我坚持下去的其中一个理由。

露天停车场

柯智芳

这个当初的临时露天停车场已经不在了,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是因为激发我爱上挑战自拍的这种摄影方式,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因为不太会有陌生人经过,没有异样的眼光注视,因此我可以架好三脚架,给照相机做好自拍的设置,然后放大胆子一遍又一遍自拍,直到满意为止。这个停车场激励我学习旁若无人自拍创意,不要在意别人怎么来解读你,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对摄影我是认真的,坚持并永不妥协是我的宣言。

注: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市浦东五峰书院与YOUNG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所有

任何疑问请私信上海青年摄影家联盟公众号后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摄影必须掌握的构图与用光技巧|摄•影
新闻 | 2023“追光逐影·喜迎国庆”摄影大赛评比结果揭晓
蜂鸟北京论坛版主——那一抹光の影 分享拍犬技巧
影棚宠物摄影
生态摄影 | 我对生态摄影的认识与实践
宠物摄影就该这么拍,我说的
如何让光照进电影?
动科系成功举办 “我与萌宠的故事”摄影比赛活动
重庆拾光阁摄影有限公司
影赛投稿 | 2月有哪些摄影比赛值得投稿

网址: 光笺物影 | 我与摄影的故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411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讲好生态摄影故事 | 对话摄影家
下一篇: 【摄影】照片背后的故事,25张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