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宠物的人逐渐增多。但与此同时,街头巷尾也有许多被遗弃的宠物。为什么这些人要把曾经宠爱的动物遗弃呢?
其实,这些遗弃宠物的人在领养前,都只看到宠物积极的一面,比如喜欢宠物的可爱,能增加生活乐趣,会让自己显得更有爱心,而看不到宠物作为一种动物,尽管被人类养育,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野性。他们领养宠物,更多是心血来潮,根本看不到养宠物必须承受的麻烦和责任。
一旦领养了动物,开启了“同居模式”,宠物的天性开始一一暴露出来,比如啃咬家具和衣物、打烂珍贵的物品、不分时间地嘶叫和乱啼、随地大小便、掉毛,制造出各种麻烦和问题。
此外,养宠物还是耗时耗力耗钱的工作,比如耗费时间陪同去户外溜达、要进食专门的食物、定期去打防疫针、生病了还要彻夜不眠地照料。很多人感慨,以为养个宠物很容易,丢点水和食物就好了,哪里料到有这么一摊子事情。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宠物居然还有这么不利的一面,无法接受在人-宠关系里,自己居然没有主导权,完全被对方控制住了。
所以,这些人渐渐失去了继续照顾宠物的信心和热情,以至于最后把宠物一扔了之。
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收养人的个性特点:
比较自我中心,喜欢把持控制权;
反感外部环境中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能容忍与自己的差异。
他们对违背自己意志的行为,容易激发消极情绪体验;
意志力薄弱,对不符合个人期待的事情无法坚持下去,短期内就非常轻易放弃掉了。
他们非常在乎个人的体验和感觉,不愿意做过多的消耗,会用最便捷的方法把麻烦打发掉,不让自己受委屈。
所以,领养宠物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比如愿意耗费足够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和训练技巧,善于建立积极和温暖的人宠关系。
最好是做一个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可以看出你是否心智成熟,能否认识领养生活的真实状态,做到对动物习性的接纳,有能力处理各种麻烦问题等。
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李则宣 黄任之
责任编辑 于家兴
图/源自网络
推荐文章: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