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被人类驯养后,为了适应所处的环境而形成了能够与人类进行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口语和体语。
1.猫的口语
在人们印象中,猫只会“喵喵”叫,而实际上,猫的口语词汇量相当丰富,有多种发音方式和声调。大致归类,可分为开口发音(如“喵喵”之声)和闭口发音(如“呜呜”之声)。这两种发音都有不同的变调,每种变调各有涵义。“喵喵”声及其不同变调可分别表示求食、呼唤主人或有某种要求;“呜呜”是发白喉咙深处的声音,其声调变化可表示不同的情绪,如舒缓的“呜呜”声并伴有类似人打呼噜的声音,表示心满意足;呻吟般的“呜呜”声是诉说病痛;低沉如闷雷般的“呜呜”声是生气、发怒的表示;而当母猫呼唤自己的孩子时,由喉咙和鼻腔共鸣发出一种带着柔和升调的“呜呜”声,则是母爱的充分流露。
此外,当猫看到小鸟或其它猎物,跃跃欲扑时会发出短促、断续的“啊、啊”声,表现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情绪。
2.猫的身体语言
猫的身体语言是口语的延伸。猫可以通过身体不同部位的姿势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其中头、尾、四肢和脸部表情的变化是猫常用的体语。如:猫见到喜欢的人时,会竖起尾巴,将身子贴在人的腿边蹭来蹭去,以示亲昵;当想得到主人爱抚时,它会微闭双目或不住眨动眼皮来表示;它以头和身体摩擦家具留下自己的气味,表示这是它的地盘;在被人抚弄时,如果它的尾巴轻柔地摆动,是友好的表示;若是尾巴用力抽来抽去,则表示情绪不佳,不愿被打扰;当它准备与对手争斗时,则双目圆睁,瞳孔放大,两耳平伸,胡须翘起,脊背高拱,全身被毛耸立,酷似人类怒发冲冠之貌,意在警告对手:我可不是好惹的!你不要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