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招教心理学:你知道心理学大咖们养的“宠物”吗?

招教心理学:你知道心理学大咖们养的“宠物”吗?

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动物?如果让你养“宠物”的话,你会养什么小动物呢?(小狗、小猫、小白鼠……)幻想一下,和这些小动物们在一起,你们会发生什么有爱的“故事”呢?

都说心理学家是“变态”“神经病”……,那么当这些小动物栽到心理学家手里,我们来看一下,发生了哪些“惨不忍睹”的事件。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这种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条件反应,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做了有名的迷箱实验:斯金纳首先设计了一个箱子叫做斯金纳箱,这个箱子是一个密闭的箱子,从里面看不到外面,里面设有一杠杆或键与外面的一装有食物的通道连接,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斯金纳把一只小白鼠放进斯金纳箱,小白鼠在箱内自由活动时碰到杠杆,吃到了掉落的食物。此后小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增多。通过这个实验斯金纳总结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对于小白鼠来说食物就是一种刺激,而按压杠杆就是一种行为概率的变化。

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虽然从动物的角度,这些实验有些残忍……,但从人类历史文明的角度开看,确实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让我们从行为的角度研究一些关于学习的问题,有的实验衍生出来的原理,至今我们还在采用,所以,让我们牢记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小动物们,清除考编路上的“拦路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3分钟心理学
利用心理学原理训练你的宠物
从心理学上说,养宠物看主人性格!
【欲望心理学】151
【图片】<宠物心理学>小主人懂我内心世界吗【西北政法大学吧】
读懂狗狗的宠物行为心理学.docx
心理学EPQ选题 |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猫猫狗狗?”
原来“养宠物”也有心理学?
宠物心理学:你的拥抱会让狗狗压力很大
心理学:你会和你养的植物或者宠物对话吗?对话的人会更加聪明

网址: 招教心理学:你知道心理学大咖们养的“宠物”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93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芭比娃娃:宠物救援
下一篇: 烹饪宠物救援下载最新版本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