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兽迷心理学Furry Psychology 2018

兽迷心理学Furry Psychology 2018

兽迷心理学Furry Psychology 2018

主讲:Dr. Courtney "Nuka" Plante(爱荷华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

研究组织:国际拟人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IARP)、Furscience

转载、时间轴、校对:CrazySimone

听录、翻译:霍伊

二校、翻译:乙酰CoA

摘录、提炼:蕉下葬鹿

搬运熟肉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W41177V3?p=3

搬运视频简介:

老朋友Dr.Nuka 在今年FF上的报告视频,包含了近八年来对兽圈(主要在北美)的研究以及最新的研究结果。 在此感谢所有2017年冬季参与问卷填写的朋友们,你们为这项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暑假,并且使来自中国的数据达到总数据量的1.50%,位列第六。谢谢你们的参与。

原视频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_iTgr2ksIw&t=1s

原视频简介:

Dr. Courtney Nuka Plante presents to you the latest findings in furry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What is a fan and what makes furries different from other fans and groups such as therians and bronies, what is a fursona, who is most popufur in the fandom, what are the stateotypes within the fandom and do any of them have merit, furry relationships, furry facial recognition, fan entitlement, furry spending habits and what makes people leave the fandom.

原视频简介翻译(翻译者:踏着星河偷蓝):

Dr.Courtney“ Nuka” Plante向您介绍毛茸茸研究的最新发现。主题包括:什么是粉丝,什么使毛茸茸与其他粉丝和群体(例如塞里安人和布兰妮)不同,什么是Fursona,谁是粉丝中最多的人,粉丝中的状态类型是什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值得,毛茸茸的人际关系,毛茸茸的面部识别,粉丝权益,毛茸茸的消费习惯以及使人们离开粉丝群的原因。

搬运者CrazySimone在知乎上的发言:

Furry,在中文中一般译作“兽迷”、“兽控”、“毛毛”,在IARP的研究中一般将其定义为“自称对拟人化动物角色很感兴趣的人”。关于在中文语境下的兽迷定义问题,目前我国兽学界依然在探讨。但在我所有有关Furry的讨论中,为了方便,将采用IARP的定义。

当然这个词也可以指“拟人化的动物角色”。我们常见的喜羊羊、蓝猫、虹猫、黑猫警长、狐尼克等都可以属于“Furry”。在Furry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这个词一般还是指人。

Furry Fandom-兽圈,指的是由Furry组成的圈子、集体,是Furry们互动的地方,也是Furry寻求归属感的地方。理论上,如果你喜爱各种拟人化的动物角色,那么你就可以称为一个Furry;如果你开始和其他Furry互动,那么你就进入了兽圈。在之前超过五年的研究中,IARP已经发布了一些不错的成果。如出版研究报告《Fur Science》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7日7:40:IARP发布了最新的调查问卷,用以研究全球的Furry。这份问卷目前只提供英文版本,我已经完成填写,感觉高中水平都是可以填写的。

如果你是一名Furry,如果你想要为全球兽圈做一份贡献,如果你会英文(或者你会查词典、你的浏览器能页面翻译),如果你已满18周岁(学术要求、伦理审查等原因),那么我邀请你来做这份问卷!贡献一份数据,就能让我们、也让世界对兽圈的了解进一步,对我们发展的益处将不可估量!

这份问卷有点长,衷心希望您有耐心地完成它。问卷不会收集姓名等身份信息,但会收集有关性别、年龄等信息(为了学术统计),你的回答结果将会汇入数据库,从数据库中将无法查到你本人。问卷中的问题都是选答,你几乎可以跳过任何问题,在结尾你仍有机会决定是否提供这些数据。更多细节将在问卷第一页声明,请仔细阅读。

在此替Dr. Nuka 感谢每一个提供数据的Furry们。如果可以,请让更多Furry看到,谢谢。(有删改)

编者注:2021年夏季调查问卷已经发布,可前往Furscience官网进行填写

编者前言:

本文源自Dr. Courtney "Nuka" Plante在2018年依据往年调查数据发表的演讲《兽迷心理学2018》。由于视频近一个多小时,耐着性子看完对观众也是一种考验(Simone言),因此受Simone授权,编者总结提炼了演讲内容,并上编者本人的看法理解和视频弹幕评论,改编成专栏的形式进行传播。

毫无疑问,2018年的数据在2021年的今天已经滞后了,但中国大陆的兽迷读者依旧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到依据科学统计得到的Furry Fandom实际情况,特别是增强对国外Furry Fandom的了解。读者同时也可结合中国Furry Fandom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感谢Nuka博士及其其他研究者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辛勤付出,感谢CrazySimone在中国的不懈宣传和授权,感谢霍伊、乙酰CoA的高质量翻译,感谢近三百位中国地区的兽迷填写问卷,感谢1.9万名观众在搬运视频下的讨论,当然,也感谢每一位热爱学习的读者。

演讲正文:

研究过程:

提出假设——现场调查实验+网络调研——获得研究数据、分析得出并发表结论

研究概况:

20多项基础研究、公开数据与论文、研究已持续十年、2017年冬季调研近两万兽迷参与

跨越近70个国家(以北美为主)

内容提纲:

壹、What’s Furry?(兽迷)

贰、What’s Furry media/content?(兽向媒体/内容)

叁、What’s Furry Culture?(兽迷文化)

肆、What do people get wrong about furries?(对兽迷的常见误解)

伍、Wrapping up / Q&A (视频未收录)

壹、Whats Furry?(兽迷)

①对Furry的定义:

1、特定文化:以拟人化动物为主要内容

2、程度限制:足够喜欢-->愿意以此定义自己

3、行为反应:投入时间、精力、财物等

实质是一种爱好者(粉丝)(Fandom)-->文化享受者和创造者

三要素:爱好升华、自我认同、社会标签

②Furry≠Therians(兽信仰者)

Therians认为自己是非人动物,实质同自我概念与动物概念的交集程度相关

Furry∩Therians=7%±(两者是交集关系)

③Fursona(兽设)

注:Fursona由Furry和Persona组合而成,更偏向于指代自设(个人的兽化形态),而非OC(通常称为兽崽子)

 1、95%拥有至少一个兽设

 2、拥有多个兽设者通常逐个更替,前后兽设具有一致性

 3、兽设表现的是深层自我和理想化自我,兽设更迭主要有以下因素:

     a、随着年龄阅历增长,自我认识深化,兽设循序渐进变化

     b、受多重人格影响,拥有多个兽设,但在同一时间只会有一个兽设代表自我

     c、其他主客观因素

4、Fursona Species(兽设物种)

a、物种分类:狼、狐占主导,混合兽、狗、龙、猫科占比大

b、拟人程度:完全拟人占主导、半兽人约占五分之一、完全兽化占比极低

c、物种刻板印象

   α、刻板印象多有共性的描述(关于性的描述词仅排在33位)

   β、不同物种的主导刻板印象不同(e.g.狼、狗——忠诚,狐狸——狡猾)

   γ、刻板印象有对错之分(比如狐狸才是最害羞的,而不是兔子)

   δ、个人的性格会对兽设的物种选择产生巨大影响(特别在食肉和食草动物上)

   ε、兽设物种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不会影响到交流,但会影响到对双方的描述

④Fursuit(兽装)

1、通常是吉祥物式的

2、新闻媒体在讨论Furry时大多关注重心在Fursuit

      (他们总是以Fursuit来定义Furry,it’s absolutely wrong!)

3、兽装拥有者占28%,掌握兽装专业知识者占8%

4、兽装实质是Furry文化的视觉标识,Fursuit⊆Furry

5、关于兽装穿着者的数据事实:

 a、更加认同自己是Furry

 b、女性穿着者略多

 c、心理更加健康(自我感觉良好、有胆量和勇气、社交能力较好)

 d、更加外向,宜人性更高

 e、更容易受到圈外歧视和刁难

 f、更多饮酒(被Dr.Nuka戏称为年度最感到惊讶的数据)

⑤、Furry并非对人类面部识别能力差

并且Furry在识别兽人、兽装面目时表现的更好(内行看门道)

贰、Whats Furry media/content?(兽向媒体/内容)

1、Furry media/content?(兽向媒体/内容)主要指的是兽迷文化的传播载体。兽圈的灵魂就是供人分享的文化,兽向媒体/内容是灵魂的外在躯壳,具有以下优势:囊括范围广,表达形式多样,创作限制较少。

2、创作者特点:女性要多于男性,跨性别者占比多,在成为兽迷之前就是创作者,其朋友通常是创作者,具有很强的群聚性。只有17.6%的创作者专工于工口内容。

3、创作者(画师为主)与享受者(兽迷粉丝)的关系

   a、兽迷并不擅长猜测画师性别

   b、创作者在粉丝权益方面在给自己施加更多的压力

   c、创作者往往高估了不良委托人的出现概率,粉丝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欠妥之处

   小结:两者之间的关系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分

4、兽迷更倾向于兽向内容,以给予文化个人意义,实现自我沉浸。

   (personal significance=more immersion)

5、消费倾向

   ①最普遍的实体非艺术商品消费是兽尾、项圈、兽向普通衣物、兽耳和兽爪

   ②数字艺术作品的消费高于实体艺术作品的消费

   ③工口作品消费占三分之一不到

   ④兽迷支持创作者的意愿高,能力强

   ⑤线下聚会的开销和兽向实际物件(兽装、兽尾等)的消费在数额上绝对值大

   ⑥实际消费普遍低于预期消费

   ⑦18周岁以上的兽迷(北美为主)年平均收入为32030$(约合人民币二十万元)

     用于兽向内容的占比为4.7%(≈1500$≈10000¥)

⑥每三位兽迷就有一位参加过兽展,且普遍存在展后综合症(坐立不安,魂不守舍,情绪低落,倍感孤独,毫无激情)

⑦80%常逛兽向论坛/网站,聊天室等,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来治疗展后综合征

拓展:北美兽迷常逛的一些兽向论坛/网站

⑧兽迷热门话题:游戏和科幻占主导(Dr.Nuka:科幻文化是现代Furry文化的起源)

真正的兽圈大佬仅占2.13%

⑨兽迷喜欢的音乐和影视种类:

⑩兽圈和马圈是交集关系(兽圈∩马圈≈20%)

小结:兽向媒体/内容对兽迷的心理性格和实践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叁、Whats Furry Culture?(兽迷文化)

①兽迷文化的文化共鸣:一见如故,到了家了

Why?A、兼容并包惯例与全球公民意识

B、认识到圈子是一个大家庭-->群体之爱

C、认为相互关心照顾是一种责任

D、更关心其他事务——如自然环境、社会正义、价值取向多样性

小结:对社交圈的归属感

②关于本次调查的国家/美国州分布情况

a、由于调查问卷为英文,且宣传能力有限,主要参与者来自欧美,全球覆盖率低

b、Furry分布率=地区Furry总数/地区人口总数

③年龄构成(因各种原因,本次调研仅限于18周岁以上的兽迷)

  结果:a、近半数小于25周岁

b、平均在7.6岁产生兴趣,16.6岁成为兽迷,18.2岁踏入兽圈

      c、通常在成为兽迷到步入兽圈的过程中有一个“尴尬时期”

d、灰胡子(年龄较大的Furry)平均为38.6岁

④各年龄段的兽迷更喜欢与同龄人互动,中年兽迷更喜欢与年纪更大的兽迷互动

⑤兽迷宗教信仰多元化(兽迷总能给你一些有趣异样的回答)

⑥美国兽迷政治倾向趋向于进步主义与自由主义,在社会问题上看法集中,但在经济问题上看法分散

⑦兽迷多处于单身状态,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是单身。

  男同性恋更有可能在圈内找到自己的伴侣

  同性恋和双性恋占圈内主导地位

  男兽迷更有可能是同性恋,女性更有可能是异性恋(这与其他圈子相反)

  Furry对于非异性恋群体的意义:逃避现实、自我认同、相互帮助、缓解焦虑  

  Furry中男性占比最重,近百分之七十

  Furry中跨性别群体(生理上和心理上)约占13.2%(一般人口中跨性别者占比0.6%)

  跨性别者更容易成为画师、兽信仰者,有更强烈的身份认同,施/纳更多的社会支持

  但跨性别者通常认为兽圈对跨性别群体包容性不够高

⑧预期社会歧视高,坦白身份意愿极低

  兽迷比非兽迷受到了更多的暴凌(无论成为Furry前后、口头还是行为,即使控制了性取向等其他变量)

  兽迷受到暴凌的负面影响(为人、交际、对生活满意程度等)远低于一般受暴凌者(换言之,兽迷的心理更健康)

⑨兽迷群聚性高,圈内身份认同更强烈,有良好的互助风气

⑩社群互动及其归属感与兽向内容及艺术作品是待在Furry世界的动力源泉

(而非是工口作品!!!)

⑾大部分兽迷反对“鉴粉”(设立入圈门槛),且对新兽多呈友善欢迎态度

⑿兽圈撕逼:定义:至少波及两个人的冲突,通常只是些鸡毛蒜皮的事,通常发生在公共场合或者公开网络平台

⒀任何Furry都不会无缘无故退圈

   导致退圈的主要原因:其他兽迷的不良行为;圈内撕逼争执;

                                      不良的公众形象/污名化;工口内容;

⒁兽迷认为同好会比自己多做更危险的事情

肆、What do people get wrong about furries?(对兽迷的常见误解)

   ①兽迷≠马迷

     兽迷≠兽装穿着者

     兽迷≠兽信仰者

   ②兽迷没有更加暴力,没有更加不适应环境,并非有更多的精神疾病

   ③Furry是粉丝群体,而非是一种性癖!

不能混淆接受工口内容(表现的只是一个圈子的开放程度)和完全围绕工口内容的区别

即Furry⊇yiff ;Furry≠yiff

一些事实:兽圈工口内容占比较大

          兽迷对工口内容略有偏好

          75%并不因工口内容而成为Furry

          对Furry工口内容的敏感程度:新闻媒体>兽迷>一般人

额外研究;根据国外Zenith与国内up主冲击钻突贯龙发布的研究FURRY关系图的视频,我们可以得出Furry工口内容和非工口内容有非常明显的界限

该图来自Zenith 这个男性向和女性向翻译有误,应该是雄性气质向(男同)和雌性气质向(女同)——北野_賢

④Furry≠宅男宅女≠啃老族≠不学无术

 一些事实:兽迷平均年龄低,收入不足以完全独立生活

           统计显示18岁以上兽迷学历普遍较高,平均成绩在B+--A

           (Furry不是不能适应社会,可能只是Nerd而已)

-完-

封面源于Furscience调查报告《Fur Science》

相关知识

兽迷心理学Furry Psychology 2018
心理学研究中的宠物
心理学最新最有趣的小知识
牵比绒的兽装在哪做的
2018考研作文
心理学探秘:铲屎官、猫奴、兔迷、渔父、爬虫控们,人生观大不同
宠物世界●猫迷
《宠物世界(猫迷)》
《宠物世界(狗迷)》
《宠物世界·狗迷》杂志订阅

网址: 兽迷心理学Furry Psychology 2018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93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当它们成为心理治疗师
下一篇: 一门养宠物的心理学,不,人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