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Anthropozoonosis),是所有普通级实验动物应排除的一种疾病。
1. 病原体
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为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无芽孢、鞭毛。此菌抵抗力弱,60℃以上和一些常规消毒药就可将其杀死,但在饮水、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患病和病死的动物。人和各类实验动物均可感染,人感染后发生肠道疾病,呈食物中毒症状。本病可水平传播,如通过接触病死或带菌的动物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发病,苍蝇和野鼠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3. 临床症状
急性呈暴发型,看不到任何临床症状动物就大批死亡, 往往是下班时一切正常,第二天上班发现动物已有1/3死亡。亚急性表现为病鼠食欲、饮欲减退甚至废绝,被毛蓬乱无光泽,眼结膜发炎、眼睑粘合;腹泻,粪便呈泡沫状粘液、黄绿色、味恶臭,严重时粪便中带有血丝,通常可见病鼠腹部膨大,手弹可听到明显的鼓音,一般病程二、三周。慢性的有上述症状,但症状较轻,患鼠逐渐消瘦,二、三周后逐渐恢复。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尸体剖检作初步诊断,确诊须作细菌学检查。
5. 防治
加强饲料、饮水、笼具、垫料的消毒,严防野鼠、苍蝇污染饲料、饮水。 饲养室定期消毒。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发现病鼠和带菌鼠及时处理。
一般鼠群感染本病,很难彻底排除,需全群淘汰,重新引种。 1. 病原体
肺支原体(mycoplasma pulmonis),革兰氏染色阴性,典型的支原体菌落为圆形,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呈多种形态,如圆形、杆状、放射状、环状。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发病或隐性带菌的动物 。它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传播途径, 但没有严格的宿主,人、各种实验动物都可发病,植物也能感染。
3. 临床症状
大鼠主要引发肺炎症状。动物突然发病,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有支气管肺炎或细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症状。病鼠体重减轻,被毛粗乱,常常在饲养盒一角蹲缩。大鼠最易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和关节,感染部位可见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包括充血、水肿以及浆液性分泌物形成。
4. 诊断
大鼠鼻咽部擦拭取材培养,检查出支原体即可确诊。
5. 预防及控制
预防本病的措施是加强饲养室的卫生消毒工作,对饲养室周围的环境进行化学药物消毒。控制本病的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持无支原体的动物种群,可采取剖腹产净化种群。
相关知识
大鼠的疾病防治
大鼠
大鼠的饲养与管理
【大鼠解剖】
大鼠獭
高清大鼠线圈
大鼠游泳训练
科普:实验动物的品系——大鼠
大鼠转轮训练
奥森大鼠的权威解说
网址: 大鼠的疾病防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12413.html
上一篇: 怎么预防龙猫螨虫疾病 |
下一篇: 鼠疫的治疗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