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毛鼠(学名:Niviventer fulvescens),是鼠科、白腹鼠属的动物。针毛鼠体型中型,耳小而圆,背毛棕色或棕黄色,腹毛白色。
针毛鼠以夜间活动为主,性凶好斗,善攀喜跳,食性杂,但以植物为主,每胎产仔1-7只,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林区、丘陵地带山地、灌丛及山谷溪流两旁,分布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
(概述图来源: [1])
针毛鼠属中型鼠类,体背铁锈色调较深,背毛中刺状针毛较多,耳较社鼠小而圆,尾背面棕褐色调,无白色末梢。 [2]
针毛鼠背毛棕色或棕黄色,背毛中有许多刺状针毛,针毛基部为白色,尖端为褐色,越靠近背部中央针毛越多,所以背部中央棕褐色调较深,背腹交界处针毛较少,呈鲜艳的棕黄色。由于夏毛中背部刺毛较冬季为多,所以冬季针毛鼠背部棕黄色较深。腹毛白色。前后足背面亦为白色。 [2]
针毛鼠与社鼠头骨十分相似,鼻骨细长,向前伸超过门齿,眶上嵴明显,向后沿伸达顶骨后缘。听泡小而低平,颧弓较细。 [2]
针毛鼠上颌第一臼齿较大,第三臼齿退化,大小不及第一臼齿之半。第一臼齿第1横嵴的外侧齿突退化,中央齿突发达。第2横嵴内外齿突正常,第3横嵴内外侧齿突都较小,中央齿突发达。第三上臼齿内侧齿突3个,外侧具一大齿突。 [2]
针毛鼠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林区、丘陵地带山地、灌丛及山谷溪流两旁,选择林下灌丛、树根、岩石缝及山区农田等地作为栖息位点。 [3]
针毛鼠以夜间活动为主,但白天无人时也经常外出活动。活动范围很广,性凶好斗,善攀喜跳,能在树上活动,跳枝穿隙觅食。 [4]
针毛鼠洞系结构较为复杂,洞道弯曲多分支,可分单口纵深洞、单口横洞、双口纵深洞、双口横洞和三口横洞等,洞道以纵深洞居多。洞口较为隐蔽。洞穴通常有巢室、厕所及盲洞。巢材多取自树叶、竹叶、树枝和杂草,洞口多朝向西南方。 [4]
针毛鼠杂食性,以植物为主,喜食野果、竹笋、桐果、茶果、栗子和榛子等,也经常潜入田问盗食稻谷、麦、花生以及浆果番茄等。当冬季食物缺乏时,也以野生植物根、叶和幼苗为食。 [4]
分布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 [5]
中国分布在甘肃、浙江、江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 [6]
针毛鼠分布图
针毛鼠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一年四季均可生殖,以6-7月怀孕率最高。中秋以后,怀孕率逐日下降。每胎1-7仔,通常为4-6仔。 [4]
序号
中文名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针毛鼠南越亚种
Niviventer fulvescens condorensis
Chasen & Kloss, 1926
2
针毛鼠指名亚种
Niviventer fulvescens fulvescens
Gray,1847
3
针毛鼠东方亚种
Niviventer fulvescens huang
Bonhote, 1905
4
针毛鼠泰国亚种
Niviventer fulvescens marinus
Kloss,1916
5
针毛鼠湄公河亚种
Niviventer fulvescens mekongis
Robinson and Kloss,1922
6
针毛鼠南方亚种
Niviventer fulvescens mentosus
Thomas,1916
7
针毛鼠马来半岛亚种
Niviventer fulvescens pan
Robinson and Kloss,1914
(资料来源: [7])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东南亚很常见,但无其具体数量信息。针毛鼠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5]
针毛鼠在中国安徽长江以南山地林区较常见鼠种。在山地林区其数量仅次于社鼠及中华姬鼠。如在黄山调查,共捕鼠243只,针毛鼠为23只占9.5%。在宁国山地共捕鼠103只,针毛鼠为13只,占12.6%。 [2]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5]
相关知识
毛丝鼠
短尾毛丝鼠
宠物梳毛之针梳怎么选?
【毛丝鼠】温顺宠物
青毛鼠
毛蹠鼠
短尾绒鼠
如何科学饲养毛丝鼠(以宠物为主,让毛丝鼠健康成长)
如何训练针毛鼠
宠物驱虫针
网址: 针毛鼠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14298.html
上一篇: 宠物小百科萌宠篇:毛丝鼠 |
下一篇: 无毛豚鼠的饲养全攻略(如何让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