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近日,在白龟山湿地,平顶山市林业局工作人员监测到多种珍稀鸟类,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白琵鹭、蓑羽鹤等,还有成群的红嘴鸥、豆雁、白鹭。
11月4日,工作人员魏晨巍和彭鹏利用望远镜,在湿地核心区监测到两只黑脸琵鹭。“当时,它们正在浅滩静立,大概距离我们300米,通过毛色和喙的形状很容易辨别。”彭鹏说,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通体白色,额、喉、脸、眼周则为黑色,扁平的长嘴与中国乐器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
“黑脸琵鹭数量稀少,我市之前没有监测记录。不过对于红嘴鸥,大家都不陌生了。”平顶山市林业局副局长王新晓介绍,10月下旬,工作人员已经发现小规模群体的红嘴鸥来平越冬,到11月8日已监测到500多只。“近日,市民就能在森林半岛附近的观鸥点与这些老朋友合影留念了,预计‘大部队’会在本月中下旬到来。”
为给红嘴鸥及其他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取食环境,近日,该市林业局、示范区管委会等单位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发布封禁水域公告(自2022年11月1日起至2023年3月底),并张贴在白龟湖沿线;11月7日起,在沙岛等白龟湖沿线岛屿投放第一批鸥粮,为鸟类顺利过冬提供食物保障;安装数十部红外相机,用于观测鸟类活动,并对夜间盗猎鸟类行为起到预防、震慑作用。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一个区域鸟类越多,说明环境越好。”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张立峰说,自2016年在平顶山市被首次发现后,红嘴鸥在平顶山市越冬的数量越来越多,去年冬天已超过5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