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珠峰的环境适应性训练究竟是怎样的?

珠峰的环境适应性训练究竟是怎样的?

现在珠峰两侧的第一轮适应性训练都已经完成了。每一个登山季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个登山季一切都还“正常”。

有几个团队才开始训练,山上还是挺忙的。一场狂风给某些团队造成了大破坏,但大多数团队还是照旧正常工作。今天仍然有点刮风,但接下来的一周天气似乎还是不错的。

“正常”

当我提到正常,特别是带有引号时,我的意思是没有自然的突发事件,比如雪崩、地震、或不寻常的天气。在这些线路上至今还没有相关事件的报道。

正常,我指有的人会生病、受伤、退出队伍和放弃登山。他们感到无聊、泄气和失望。他们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努力训练,或者发现跟错了团队。他们想家了。

正常,我也指他们看到珠峰北壁壮美风景时或者是穿行冰川时的震撼。第一次从2号营地看到珠峰峰顶那令人窒息的美!他们吃晚餐时有说有笑。他们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他们在晨风轻拂经幡的声响中醒来。只有帐篷上的霜雪提醒着他们在哪里,要做什么。

是的,“正常”有很多含义,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与众不同。而且待他们归家之后,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故事要述说。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体验是很具启发性的。Wendy Gustin发表道:

“我当然非常喜欢一路穿行冰川到1号营地的路程。这就好像是登山者的一个障碍性训练。我们需要穿上冰爪来抓地,使用上升器来爬上垂直的冰壁,大型的冰裂缝需要搭梯子横向穿过,有的垂直的,则需要竖搭梯子--有的时候好几架梯子绑在一起才够得着。我希望我有更多关于冰川的照片跟大家分享,但是在穿行冰川时我需要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

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非常考验的。George Kashough在Facebook上发表道:

“我回到大本营了!我去到了IBC,感觉很不错。我之前在ABC,21000英尺(6400米)的时候感觉很糟糕,而且有高原反应。去年我在这种海拔完全没有高反,今年我增肥了,这趟旅行有点辛苦,我应该像去年那样。但不管怎样我已经恢复了,一切步入正轨。”

尼泊尔一侧登山者到达2号营地

在南侧,大部分的队伍已经在21300英尺/6500米的2号营地度过几个晚上了。他们现在回到了大本营,休息、补充营养,让身体适应这里的环境和训练的过程。他们的下一趟旅程将是23000英尺/7000米的3号营地或是在那里度过煎熬的一晚。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都是你的选择。

以下这个动画视频是我几年前做的,展示了南侧环境适应性训练的基本过程,现在可能很多团队减少了几番来回,但是通过视频还是能够直观得了解这一过程:

西藏一侧登山者到达北坳

在北侧,登山者已经到达7000米的北坳。许多登山者在临时营地呆了一两夜,然后出发ABC。ABC是环境适应性训练的主要营地,但也有很多团队一路往下回到了中国大本营,甚至到西藏的一些小村庄进行休息和恢复。

南侧和北侧最大的差别就是北侧的营地比南侧高得多,所以在北坳过几晚,就相当于在南侧的3号营地。这也有好处,能够促使我们的身体去接受空气更加稀薄的环境,而且能让身体更快的适应。总之,营地越高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有益的。

Arnold Coster,现在在ABC,他发表道:

“4月24日吃过早餐后,我们离开BC,经过4、5个小时的徒步到达了5800米的临时营地。我们通常是将22千米,上升1200米的徒步分为一段,因此我们要用到临时营地。山路一开始是比较平缓的,直到我们到达冰川冰碛上。之后到临时营地的一段,山路的起伏非常大。牦牛和我们同行,背着食物、燃料和一些装备,让我们的旅程轻松不少。

第二天我们早早醒来,向着ABC前进,拉伸身体。我们经过东绒布冰川长长的冰塔林。下午2点之前,整个团队都到营地了,大家被高海拔和山风摧残着,但都心满意足!接下来几天会放松一下,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够适应海拔的变化。我们现在都很好,等待着下一次训练。”

对于北侧,以下是我前两年制作的另一个适应性训练动画图。和南侧差不多,现在北侧也减少了几个来回,观看一下还是可以加深了解:

环境适应

这是个很生僻的词,却能引起很多人的回忆和情感。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你放在你身体不适应的地方。

你会通过身体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比如说改变血液的PH值、红细胞比容、血液粘稠度、尿排出量、呼吸速率等等来适应新的环境。

这个过程一直以来被戏称为“爬得高、睡得少”,有的登山者甚至不断爬高,连续一两晚不睡,然后回到低海拔来修整恢复。几十年都是这样做的,现在我们使用的“高空帐篷”使用变得流行起来,但这是另一个话题。

辅助氧气一般要到登顶冲刺时才使用,还有7000米到8000米的这一段O形路程。对无氧攀登的人来说,一般是爬到8000米,再进行最后的冲刺。对那些想创造速攀记录的,比如说Kilian Jornet,他会先登另一个8000米高峰-卓奥友峰再去尝试!

攀登继续着

2017登山季继续着。对返回到大本营的登山者来说带来了些许平静,但马上又要开始征程。

风会渐渐平息(希望如此),期待两侧的夏尔巴这周末或下周初会登上山顶固定好路绳。然后继续期待吧,谁也不知道谁会下一个登顶!

喜马拉雅国际山地电影丨HIMF

怀着对大自然敬畏之心,释放人类的原始野性,不断地挑战自我,尊重和帮助他人,培养责任和勇敢,懂得和珍惜生命的意义,呵护山野环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珠峰的环境适应性训练究竟是怎样的?
犬类环境的适应性训练
狗狗环境适应性训练
犬类环境的适应性训练!
犬类环境适应性训练的重要性(以宠物为主的训练方法)
藏獒的适应性训练
如何对狗进行新环境适应性训练?
新兴职业之训犬师,究竟是怎样的工作?并非所有人都能胜任
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

网址: 珠峰的环境适应性训练究竟是怎样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1945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金毛犬:宠物世界的无懈可击之选
下一篇: 金毛巡回猎犬(Golden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