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析电影《狗十三》中治愈童年的“宠物心理学”

浅析电影《狗十三》中治愈童年的“宠物心理学”

浅析电影《狗十三》中治愈童年的“宠物心理学”

前言

今天再次看青春电影《狗十三》,渐渐明白执着于“宠物狗”的李玩,其实是那么的平凡、真诚和单纯,在不幸福的童年里长大,渴望宠物狗陪伴身旁的那份心意,是那么的急切、期盼和渴望。

我想,这也就是电影想传达出来的感人之处,每个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的经历痛苦,每个人的成长也都曾缺少过陪伴,因为有了真心的宠物,伤痛不再是隐藏在心底、难以启齿的不可触及之处,而宠物恰恰是那些童年不美好的孩子能够慢慢自愈的一份良药和力量。

谈到“宠物”,大家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灵活乖巧、温顺可爱的“怀中之物”,犹如现实生活中躺在大人怀抱中的婴儿,或是受尽主人疼爱的小宠儿,但是在电影《狗十三》中的“宠物”,却不是生活在星光灿烂下的胜利者,而是一些在阴暗处给予孩子温暖、治愈他们童年的“朋友”形象。

它或许并不像我们人类一样,能够言语、直接表达喜怒哀乐,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当他们的主人深陷悲伤、痛苦时,它会表现出各种让主人开心治愈的形象,或调皮可爱、或安静倾听、或亲密磨蹭,而这些都体现出治愈内心的伤痛、温暖的安慰的“宠物力量”。

(文章来源公众:博弈影视)

或许,影片想要表达的除了“成长”路上的伤痛外,还有那一份治愈成长伤痛的力量,电影中那一幕幕让人难过到不能自已的情节,正如我们成长路上的缩影,亲情、母爱父爱缺失时的童年,受到约束无法在爱里自由生活的成长,虽然痛且冷,但是有了“宠物”的陪伴,似乎也能治愈一二。

因此我不想固执地纠结于这些情感,因为这些情感的产生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而能否从伤痛中走出,往往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得到治愈的力量,而在所有的力量中,宠物的出现恰恰给了一个人化解伤痛、寄托情感的枢纽,今天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宠物”和“成长”这个话题。

1、你所不知道的“宠物心理学”

电影《狗十三》中的狗,指的是女主角李玩的宠物狗爱因斯坦,在李玩十三岁的人生里,过得虽然不能说极其不幸运,但是却也十分不如人意,因为父母离异、个性偏执顽固,她经常会思考一些很奇怪的问题,而她的童年也因此而变得孤单。

小小年纪的她,不像同龄孩子那样活泼,因为过得不快乐,所以她总是渴望能够得到快乐,因为缺少友情和亲情,她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重新来过,她常常会与自己的内心交流,想要通过这样不起眼的方式询问自己:世界上会不会存在一个平行世界,这样不幸福的自己在另一个宇宙里会获得幸福?

影片中的李玩,用自己近乎悲剧的童年,回答了自己心底的问题:在没有温暖和爱的童年里,想要获得短暂的幸福和陪伴很难,更别提长久幸福地活着。

她十三岁的童年生活,在遇到爱因斯坦之前是孤单的,后来当她的爸爸把爱因斯坦送给她时,我们能看到她内心从抗拒到慢慢接受的过程,或许对于孤单的李玩来说,爱因斯坦是她伤痛时唯一的避风港,因为她以为它会一直陪在自己的身边,代替大人陪着自己长大。

“人总是习惯性地抓住一些温暖,以此来治愈内心。”因为有了爱因斯坦,李玩孤单的人生出现了一些光亮,可是这光亮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爷爷的粗心,狗丢了,李玩发了疯一样地去寻找,却因此挨了打。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不顾一切要找狗的李玩,着实有些不懂事,可是在孩子的眼里,那便是一份承诺和爱,对宠物的承诺和宠物对自己的爱。因此我把影片整理成故事,说给10岁的女儿听,并问了几个问题,想要以此探查一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关于“同理心”:

我:女儿,你觉得李玩的狗狗丢了,她不顾一切地寻找,对吗?

女儿:我觉得没有错啊,换作是我,也会那么做。

我:如果妈妈反对,打你骂你,你也要要这么做吗?

女儿:妈妈为什么要反对?是因为不喜欢狗狗吗?如果我丢了,那妈妈会去寻找吗?

我:那当然会啊。

女儿:那为什么狗狗丢了,妈妈不让我去找呢?

我问的第二个问题,关于“陪伴”:

我:那妈妈上班太忙,有时候,没办法陪你,你会难过吗?

女儿:会啊,我想妈妈一直陪在身边,可是我知道,没办法。

我:对不起,宝贝,那你难过的时候怎么办呢?

女儿:难过的时候,我就和仙子(我家猫咪)一起玩,玩着玩着就不难过了,而且偷偷告诉你上次爸爸打我,我没告诉你,但是告诉仙子了,说完我就不疼了。

我问的第三个问题,关于“爱”:

我:宝贝,要是有一天仙子抓伤了妈妈,就像李玩的爱因斯坦咬伤了她的弟弟,你会扔掉仙子吗?

女儿:那样我会很难过,但是咬伤人的才不是爱因斯坦。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女儿:因为爱因斯坦很爱李玩,不会做让她难过的事,就像仙子很爱我一样,也不会抓伤妈妈。

我问的第四个问题,关于“成长”:

我:那妈妈和仙子谁更重要呢,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你会选妈妈吗?

女儿:委屈地说:妈妈为什么要让我选择呢,你们都很重要,我谁都不想选!

我:但是如果必须要选择呢?

女儿:我不选,选谁都一样难过,我很爱妈妈,也很爱仙子。

我:可是成长就是要选择呢?

女儿:那成长这么痛苦,我就不要长大好了,一直这样下去,是不是就永远不用去选择了呢?

我:成长的意义便是如此,我希望你能够自由地成长,谢谢你的身边能有仙子这个宠物朋友。

2、宠物的“温暖和爱”,往往是治愈童年伤痛的力量

如果说影片带给我的是无比的难过,那么与女儿的聊天便是治愈我心的良药,因为我很庆幸能够在此刻懂得“宠物”在孩子童年中的分量,虽然我非常替影片中的李玩感到惋惜,但不得不因为女儿而庆幸。

我第一次发现,当我把影片中那的情节呈现在女儿面前时,得到的不仅仅是教育,而是一份真诚的交流,她没有因为爱因斯坦是李玩的,就怠慢于它,也没有因为我是她的妈妈,而把选择的天平倾向在我这边,而是希望能够用她的方式让我明白:宠物的“温暖和爱”,不是大人眼中的幼稚,而是一份可以治愈童年伤痛的力量。

影片中的李玩,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把爱因斯坦当做了唯一的朋友;因为没人陪伴,所以与爱因斯坦相处的那段时间,是她一生中都难以忘记的美好,即便她知道自己的爸爸和后妈有了孩子,即便她知道自己与那个家庭格格不入,可是一想到有了爱因斯坦的陪伴,她总是能够说服自己努力去融入那个家庭,努力地好好活下去。于她而言,爱因斯坦不是宠物,更是生命里最温暖、最真诚的存在。

有时候,我常常会想,宠物究竟能不能看懂人心,因为它们散发出来的温暖力量,真得很让人感动。就像《忠犬八公》中老教授和阿八之间的那些美好,一只遗失的小狗,与教授不期而遇,教授教会他捡球,给了它温暖,可是这美好和温暖也成了他们之间最后的记忆。教授去世了,八公为此开始了长达9年的等待。对于八公来说,他恰好遇见了它,给了它一个家,给了它温暖,所以它爱他,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等待。或许,宠物看懂的不是人心,而是自己的心,一份守护主人的真诚是他们所坚守的爱,一份传递温暖和爱的善良是他们所尊重的情。

有时候,我们渴望亲情、友情和陪伴,便很容易将这份渴求寄托在宠物的身上,当我们再次去回首时,不觉间便与它们建立了某种情感联系,而这种情感联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温暖和爱。

《狗十三》中有一个场景我印象深刻,当李玩的爸爸将狗送给她时,她是排斥的,可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她便渐渐地依赖起这个小宠物,心事、难过、开心都会与她分享,也因此她变得开朗了一些,会想方设法地陪爱因斯坦玩,与爸爸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不少,对周围的警惕也慢慢地放下了,这一切皆是因为小小的宠物带给她的爱和温暖,让她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

我突然想起在与女儿聊天时,她说的那一席话:

难过的时候,我就和仙子一起玩,玩着玩着就不难过了,而且偷偷告诉你上次爸爸打我,我没告诉你,但是告诉仙子了,说完我就不疼了。

3、学会与“宠物”好好相处,我们的童年才能真正被治愈

成长是一张很长很长的考卷,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答卷,童年里的伤痛是无解的,我们没办法去避免,因为那是我们的人生。每个人都是这样,不断地选择、不断地悲伤,在痛苦、不解中遗憾地长大,幸好我们可以通过“宠物”去治愈内心的伤痛。

从小到大,我们都曾活在渴望陪伴的日子里,那时的我们,在黑暗里爬行、不断地碰壁,想要有人在身边搀扶着,可是一眼望去,周围亲近的人都在忙碌,慢慢地我们变得孤单起来;

我们都曾想要试图打破亲情的禁锢,就像影片中的李玩一样,渴望能够在自由和爱中长大,最后却在叛逆和疼痛中成长;

慢慢地你会发现,一直陪伴你长大的除了你在乎的人,还有那个倾听你内心的小宠物,在别人的眼里,它或许只是一只猫、一只狗,可是在你眼中,它就是温暖和爱的制造者,而当你发觉时,它已经陪你走完了人生不懂治愈自己的那段时间。

“我们终己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是如果我们的童年曾经出现过一只宠物,那么我们内心的伤害应该会慢慢地被它治愈。就像影片中的李玩一样,她曾经纠结过、失望过、孤单过,可是当爱因斯坦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时,生活开始有了光亮。虽然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能拥有一只宠物,但是我们要明白,其实只要是能够治愈我们、成为我们情感宣泄的寄托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宠物”,因为在我们付诸情感的时候,它就与我们建立了情感联系。

我们所说的“宠物”,不仅仅是猫、狗等一类的动物,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与它们交流,他们便会回馈给我们温暖,所以我们要学会与它们相处。就像宠物心理学中说:“宠物和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它们有效沟通,说服它们,而不是管教它们。”

经历痛苦的童年,很扎心,但是幸运的是,我们能够找到治愈自己的力量。能够拥有一个拥有情感联系的宠物陪在身边,也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去努力用真诚的心去交换,我们的伤痛才能被治愈,我们的童年才能真正有快乐陪伴,因为我们的孤单终于有归处,我们终于学会了治愈自己。

“生命和爱的条件是接受和选择,而宠物的温暖和爱是治愈童年的源泉,也是生命和爱的意义。”拥有贴心的宠物,不仅仅是拥有了快乐,更是拥有了爱人和治愈自己的能力,童年得此方能圆满。

不管你的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或者你看不见的地方经历着悲伤,我希望你能够给予她真诚的关心和陪伴,让他们的童年真正被治愈。至少现在的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不该被禁锢,是让他们主动接受还是被动选择,都应该探寻他们内心的真实意愿,你们觉得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中老年人常吃进口NMN,唤醒青春能量

美国9月非农数据超过所有预期!失业率下降,美国国债大跌

时隔一个多月,东方甄选再辟谣“故意找人抹黑董宇辉”

金正恩回应尹锡悦:若遭韩美攻击,朝将动用一切攻击力量

50岁后,每天一粒NMN,有助身体年轻化 大家都在看推荐视频

02:03

打开APP阅读

安理会十国呼吁中东停止敌对行动

01:59

打开APP阅读

美国加州签署新法 禁止大选投票查验选民身份

01:44

打开APP阅读

英国和毛里求斯达成协议 归还印度洋群岛

01:03

打开APP阅读

万斯拒谈曾说特朗普会在2020年败选

NMN的20大健康益处!值得收藏

世体:约一千名黄潜球迷远征伯纳乌,创下俱乐部历史最高纪录

对华电动车征税,欧盟:已获必要支持,仍将探索“替代方案”

天南海北“天命人”纷至沓来 山西隰县多措并举迎接“泼天流量”

特斯拉发送标准版Cybertruck订单邀请 起售79990美元

世体:约一千名黄潜球迷远征伯纳乌,创下俱乐部历史最高纪录

打开

相关知识

浅析电影《狗十三》中治愈童年的“宠物心理学”
宠物心理学,猫狗有着强大的治愈力量
《我的男友和狗》里拉特辑 宠物电影治愈人心
10部与狗有关的电影,催泪、温暖、治愈!
治愈系宠物电影《我的男友和狗》预告海报催泪双发
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治愈你 宠物电影火爆背后的秘密
《我的男友和狗》曝里拉特辑 宠物电影治愈人心
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治愈你 宠物电影火爆背后的秘密
《狗十三》:青春期孩子需要一张稳固的蜘蛛网,抵御暴风骤雨
都市情感缺失之下,“宠物电影”治愈了你的孤独症

网址: 浅析电影《狗十三》中治愈童年的“宠物心理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2087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小时候把宠物饿死了,心里内疚,怎
下一篇: 养护幼年杜宾犬(宠物健康必备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