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家禽遗传资源与育种试验基地是原家禽教研组单崇浩、王庆民教授等前辈在学院的支持下,从1981年开始建设的,以后通过科研和推广不断积累和发展。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承担着动物科技学院的多项教学科研任务,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基地分南北两个区,北区专门饲养育雏育成鸡,南区专门饲养成年鸡。目前总占地面积约4500平米,建筑面积约2770平米,其中配套繁育、饲料、疫病防控、管理等用房面积约570平米,鸡舍面积约2200平米。现有育雏育成鸡舍两栋,成年鸡舍两栋,可饲养约1万只试验用产蛋鸡。
基地特色是:基地内饲养的鸡目前有20个品种,包括农大节粮小型蛋鸡,丝羽乌骨鸡,绿壳蛋鸡、藏鸡,北京油鸡等我国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基地内所有的试验鸡都是单笼饲养,分别做个体记录,每只鸡都有系谱,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服务教学。该基地从创建以来,每年都承担本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家禽学》实验课的现场教学任务。同时该基地也是动物科技学院本科生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固定基地。每年分批次接纳约20名本科生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凭借基地现有的条件,学生们在基地不仅可以认知不同品种的鸡,还可以实际操作,参与养鸡生产,熟悉养鸡生产的基本流程,掌握各项养鸡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参与育种工作,把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育种和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牢固地掌握并且灵活应用这些知识。通过在基地实习,同学们对鸡的育种和生产的一整套程序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他们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服务科研。该基地从创建以来,一直承担家禽方面的多项科研任务。育种专家们在该基地曾培育出“农大褐”系列蛋鸡新品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励。目前基地仍然承担着相关的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相关任务,是本学科十分重要的校内试验基地,为这些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和大量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保证。
相关知识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系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
宠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招聘工资
动物遗传资源与疾病防治
宠物猪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应用现状
《猫遗传育种学》第四版 育猫人要避开的那些坑“遗传缺陷”
大数据分析指导宠物育种决策.pptx资源
信鸽羽毛颜色的遗传及在育种中的地位
网址: 家禽遗传资源与育种试验基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27023.html
上一篇: 宠物鸟繁殖场禽流感监测教育训练计 |
下一篇: 在这个“公园”,有一所野生动物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