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特别关注”、“国际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
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
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特别关注”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1941-1996)
代表作《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
○
○
单元设置
主竞赛单元
主竞赛单元是戛纳电影节主要的环节,也就是决定金棕榈大奖归属的颁奖单元,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
|金棕榈奖杯
|法国戛纳 夜景
“金棕榈奖”乃是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导演双周
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被称为导演专业单元,1968年由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特吕弗在戛纳创办,以抵制当时正日趋商业化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1932-1984)
代表作《四百击》、《祖与占》
1969年革新过后的戛纳电影节接纳了“导演双周”,由法国导演协会主办,成为该电影节最纯粹、最具创新及探索精神的一个单元。
|《车四十四》
2002年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冥王星时刻》 章明导演作品,入围71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一种特别关注
“一种特别关注”单元诞生于1972年,与主竞赛单元大师云集不同,这个单元旨在介绍国际新晋影人带来的“原创性和不同”的作品。
国际影评人周
“国际影评人周”诞生于1962年,是戛纳电影节引入“法国全国评论家协会”的力量后创立的第一个次生单元,被称为戛纳电影节的“大女儿”。
“影评人周”单元设有单独奖项,参加该单元展映和竞赛的影片必须是导演执导的首部或第二部长片或短片,有些类似与其他电影节设立的“处女作奖”。
短片单元/电影基石
戛纳“短片单元”是戛纳官方正式竞赛单元之一,“电影基石”则是1998年由主席吉尔·雅各布创立的学生作品单元,只是它们“共用”同一批人组成的评审团。
|吉尔·雅各布 自2000年担任戛纳电影节主席至今
○
○
对应奖项设立
主竞赛单元奖项
1、金棕榈奖(Golden Palm)
“金棕榈奖”前身为“电影节大奖”(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乃是针对参加“主竞赛单元”的20余部影片评选出的戛纳电影节最高奖。
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年,与澳大利亚女导演简·坎皮尔执导的《钢琴课》并列)。
2、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Grand Prix)
仅次于“金棕榈”的电影节第二高奖,相当于主竞赛单元影片的“第二名”。与1967年设立,在此之前“评审团特别奖”(Special Jury Prize)是电影界的第二高奖。曾用名“评审团特别大奖”、“评审团大奖”。
|《鬼子来了》姜文执导 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3、评委会奖/评审团奖(Prix du Jury)
不同于上述奖项,评委会奖(评委会特别奖)属于非常设奖项,地位类似“xx榜中榜”的传媒推荐奖,颁奖原因往往是个别评委因偏爱而为其争取的特殊表彰。
|《迦百农》 娜丁·拉巴基 执导 获71届评委会奖
4、最佳导演、影帝、影后、编剧奖
与奥斯卡奖的设置区别在于:
第一、戛纳的演员奖,无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戛纳的编剧奖,无原创、改编剧本之分。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王家卫《春光乍洩》入围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5、短片金棕榈奖(Short Film Palme d'Or)
由“电影基石”单元评审团针对入围“短片单元”的数十部作品评出,这些作品的长度通常都在20分钟以下。
非主竞赛单元
1、一种关注大奖(Prix Un Certain Regard)
“一种关注”单元诞生于1972年,与主竞赛单元大师云集不同,这个单元旨在介绍国际新晋影人带来的“原创性和不同”的作品。该单元的最高奖“一种关注大奖”设立于1998年,而自2005年起,法国的“安盟-甘”集团(Groupama-Gan)每年向这一奖项的获奖者提供3万欧元的奖金。
2、电影基石奖(Cinéfondation prizes)
戛纳“短片单元”是戛纳官方正式竞赛单元之一,“电影基石”则是1998年由主席吉尔·雅各布创立的学生作品单元,只是它们“共用”同一批人组成的评审团。每年从来自世界各地电影高校的报名的两千多部短片和众片中挑选出参赛作品,旨在发现和提携新的血液。评审团将评出“电影基石”单元的一二三等奖,而获奖者几乎都能保证其之后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能够参展戛纳电影节。
3、金摄影机奖(Caméra d'Or)
“金摄影机奖”是针对于戛纳的所有单元包括“主竞赛”、“影评人周”、“导演双周”和“一种关注”单元展出的长片处女作进行评选的奖项,意味着它其实是戛纳的“最佳处女作奖”。
4、影评人协会奖,又称“费比西奖”(FIPRESCI Prizes)
|《两生花》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执导
同时获44届戛纳费比西奖、天主教人道奖、最佳女演员奖
“费比西奖”不属于戛纳电影节官方颁出的奖项,而是由“国际影评人协会”(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主办。该机构193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创立,比戛纳的历史还要悠久,目前拥有世界上50多个国家地区的成员。不仅是戛纳,多伦多、威尼斯和华沙国际电影节上也都常设有“费比西奖”,用来奖励协会眼中最具有进取心的电影作品。
5、国际影评人周奖(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Prizes)
“影评人周”诞生于1962年,是戛纳电影节引入“法国全国评论家协会”的力量后创立的第一个次生单元,被称为戛纳电影节的“大女儿”,到今年刚好是五十大寿。该单元主要展出尚不为人所熟知的世界各地新人导演的第一或者第二部作品,过去的五十年中,从肯·洛奇到阿莫多瓦、弗朗索瓦·欧容、吉尔莫·德尔·托罗、弗朗索瓦·欧容、安德里亚·阿诺德等人,他们都是从这里开始为世界所认识的。
每年,被邀请参加“影评人周”的资深媒体人、影评人在看完影片后打分,最终通过得分高地决出“大奖”(Grand Prix)获得者。此外,该单元还设有最佳剧本(SACD)和发行支持(ACID)奖。“影评人周”为期10天,比主竞赛单元提前一天结束,因为也是戛纳最早揭晓的奖项。
6、天主教人道奖(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该奖项的特别之处,通常由6名信奉天主教的电影人、媒体人组成的评审团选出,颁发给那些“通过关注人类自身的苦难、失败以及希望来揭示人性神秘的深度同时又拥有艺术价值”的作品。除了戛纳之外,像德国的柏林电影节、瑞士洛迦洛、加拿大蒙特利尔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等电影节也会每年颁发这一奖项。自1978年设立以来,“天主教人道奖”的得奖影片大多来自欧洲国家。
7、同志棕榈大奖,又称“酷儿金棕榈”(Queer Palm)
与柏林的“泰迪熊”(Teddy Bear),威尼斯的“同志狮”(Queer Lion)相类似,戛纳电影节自2010年起也有了自己专门LGBT同志电影奖项,而它的首届获奖者是由格雷格·阿拉基执导的美国电影《大爆炸》(Kaboom)。该奖项针对电影节期间所有单元展出的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相关主题的影片,由独立的评审团进行评选。 [12]
|《双面劳伦斯》 泽维尔·多兰 执导,65届戛纳电影节同志金棕榈奖
8、金眼睛奖,即最佳纪录片奖。
9、金马车奖
“金马车奖”是“导演双周”于2002年创设的终身成就奖,由法国导演协会评选,目的是表彰“纯粹的电影天才”,奖项名字来源于法国电影宗师让·雷诺阿的杰作《金马车》。
以上
且,未完待续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出于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备注出处,不胜感激!另投稿请发:844096418@qq.com
作者:K
编辑:K
-END-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2戛纳电影节报名即将截止 !倒计时2周
电影节申报:这20个国际电影节,值得收藏!
原创 华人评委“入侵”国际电影节
国际八大电影奖项,你了解多少?
第四届加拿大木兰国际电影节公布2023“源泉”单元获奖名单!南鑫首作获奖!
中国女导演孙坤作品《诗人》获奈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鹿奖”
盘点获得戛纳“狗狗棕榈奖”的银幕小狗
一只瑞士流浪犬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狗奖
2024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5部华语电影获奖!——新影圈
奖项
网址: 戛纳电影节(科普向)|第二弹:单元设置与对应奖项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37102.html
上一篇: 喜讯!中国艺术家荣获第11届国际 |
下一篇: 综合评价:自荐信=自我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