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面对狗狗的攻击行为,家长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面对狗狗的攻击行为,家长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来简要阐述狗狗们常见的攻击对象。

1. 对陌生人及陌生动物持敌意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狗对陌生人展现出攻击性行为是相当普遍的,部分研究指出,高达60%-70%的家养宠物都会对陌生人发出威胁性的吠叫,且在陌生人周围时表现得不亲和。同样,宠物狗对不熟悉的狗展示攻击性行为也颇为普遍。

2. 对特定的人类群体产生攻击性

一些家养宠物狗依然会对特定类型的人持有攻击性,这也许和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经历有关,或者就是天生抵触某些人类群体。例如,有些狗可能会对兽医、美容师、坐轮椅的人或手持拐杖的人产生攻击性。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尽可能的防止它与相关人群接触。然而,有时候却难免会面临无法避免的状况,例如对讨厌小孩的狗来说,想要避开它与儿童接触的情况几乎不可能。

3. 对家庭成员及家中其他宠物产生攻击倾向

家宠狗对家庭成员或家中其它宠物施行攻击性行为较为罕见。然而,最棘手,也是最常见的问题是,前面提到的对儿童有攻击性的狗。特别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这样的狗并不会因为小孩是家庭成员便缓解攻击性,这类攻击行为问题的矫正与治疗难上加难。

为什么狗狗的攻击行为难以完全治愈呢?

接下来,我们将解读犬行为学认识中的一些因素,它们会对狗狗的攻击性问题的治疗矫正产生影响。理解这些原因后,相信您会明白为什么说狗狗的攻击行为难以彻底治愈。

1. 体型:撇开性格等其他因素,大型犬种天生具备更大的破坏潜力,一旦失控,整个局面会比小型犬更令人担忧。即便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试图矫正大型犬的攻击行为,也堪称挑战。所以,许多国内城市所采取的禁止饲养大型犬的政策,更多的是出于安全考虑。

2. 年龄:根据动物行为学的理解,具有攻击性问题的幼犬更易于治疗,包括其他行为问题。成年犬种的问题相对棘手。

3. 攻击史:已经有过咬人记录的狗,相比只会露出牙齿、咆哮的狗,危险程度更高。根据攻击强度的区别,略微咬伤人的狗狗相较于真实出现过撕咬行为的狗,更为安全。最危险的是那些在攻击前没有发出任何警告行为(如咆哮、龇牙等),且性格反复无常、难以预料的狗。

4. 避免触发攻击的群体:与狗狗易攻击目标相遇的次数,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与难度。

5. 避免触发攻击的情况:对于可能对陌生人发起攻击的狗狗,需要关注它在何种情境下发动攻击,是在陌生人靠近时立即发动攻击,还是在陌生人抚摸、拥抱它的时候才发起攻击,对于后者,问题修正的难度较小。

作为尽责的宠物父母

身为狗狗的主人,我们必须对狗狗的行为负责,尤其是拥有过攻击史的狗狗,更应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避免松懈。如果无法完全确定狗狗是否会再犯攻击行径,那么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我们都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即使是一只多年以来表现始终良好的狗狗,我们仍无法预测在什么时候会出现令它感到"刺激"的状况,导致攻击行为的再次出现。

相关知识

猫咪攻击行为如何分析?环境适应中应采取何种方法?
狗狗突然咬主人的五大原因及应对策略
如何应对狗的攻击行为?
狗狗嫉妒心理揭秘(宠物家庭中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宠物屋
面对猫咪嗜睡、干呕、精神萎靡,应如何照顾和改善它的健康状况
青少年心理健康:挑战与应对策略全解析!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家长如何应对自闭症孩子的“无语言”和“机械语言”?
狗咬人怎么办?揭秘最有效的应对方法,让你安全无忧!
狗狗身上痒一直挠:解析原因与应对策略

网址: 面对狗狗的攻击行为,家长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209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狗狗“被宠坏”的6种表现,如果中
下一篇: 猫咪出现异常强烈的报复性行为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