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洞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
图 |全景视觉
通往告别的相遇
三年前,导演贾慧敏因拍摄纪录片《宠物一千零一夜》来到了某一线城市。《宠物一千零一夜》的整体创作经历让她收获了很多乐趣。
另一位导演詹子琪的感受也是如此。
梅花鹿斑比是詹子琪碰到的最特别的拍摄对象,他们相遇的方式也颇为巧合。
起初,拍摄纪录片的另一位导演在社交平台上锁定了一只生活在英国的长毛柯基,柯基的主人告诉詹子琪,他准备从某农场再领养一只狗。
那是一个生活着鹿、马、牛、羊、狗、鸭等各种动物的农场。这些关键词引起了詹子琪的注意,她果断开始联络这个农场的主人。
在种种巧合的推动下,原本不太愿意做媒体宣传的农场主人薇薇和李斌,答应了节目组的拍摄请求。在第二次实地调研时,詹子琪和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双方的信任感和亲密度终于建立了。
詹子琪本想呈现农场里离群索居的动物群像,观察它们如何在丧失了原生种群的自我意识后,变得跟人类更加亲密。然而,只有梅花鹿斑比远同类、亲人类的行为十分明显,其他动物的行为并未展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于是,梅花鹿斑比成了故事的主人公。它对梅花鹿葡萄充满了防备,却很愿意亲近主人。詹子琪在纪录片的旁白里是这样描述人与动物的这种亲密关系的:“宠物被人类赋予了名字、新的生活习惯甚至习性。它们虽然不通人类的语言,但大自然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也许生命之间的交流本就无需语言。”
在节目播出后,葡萄和斑比相继离世,主人薇薇经历了漫长的情绪低落期。人们总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对宠物的主人而言这个道理还行得通吗?
薇奇·麦仑在《小猫杜威》中表达对宠物猫的依恋时说:“这么多年来,在艰难的日子里,在美好的日子里,在所有构成我生命之书的一页页里,是杜威在抱着我。现在它仍然抱着我。”
对于和宠物有深厚感情的人来说,死亡终究是一场过于特殊的离别,一些不敢面对的人选择在宠物年老时,送它们到别处生活,另一些人则不得不早早告别自己的宠物。
女孩悠悠的父母都来自纪录片行业,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妈妈田小琴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轨迹,全身心地投入到女儿的教育上。
10岁那年,悠悠家附近的一家农场即将废弃,那里的小矮马Shadow由于脾性乖戾,一时间找不到去处,直到从小与动物打交道的悠悠戴上头盔,勇敢地凑了上来。
在寻找素材时,詹子琪看到《悠悠驯马记》及许多影像资料中记录过Shadow的故事,便将其中一段经历用在了正片里。
最开始,Shadow还比较暴躁,尚不能走出狭小的马厩。某天悠悠带朋友来到马场,看完Shadow后,几个小朋友在外面无忧无虑地玩耍起来。与此同时,悠悠注意到Shadow开始在马厩里不停地转圈。
悠悠看到自己在和朋友们自由地奔跑,而Shadow焦躁的悲鸣早已被他们的欢笑声掩盖。这匹被困的小马,令她于心不忍。
为了解决Shadow的困境,悠悠开始对Shadow进行耐心的安抚和训练,一段时间后,Shadow终于走出马厩。几年后,长高的悠悠无法再和这位伙伴御风同行,她把Shadow送到教小朋友骑马的马场,让它继续发光发热。
悠悠和宠物的相处模式理智、淡然而平等。想必跟Shadow、奶猫、蜜蜂等宠物的告别早已让她明白,生活会留下一些东西,提醒着往日那些美好时光都确切地存在过。
职业犬的“退休”生活
多数时候,宠物只能陪伴我们人生的某一段路;有些时候,我们也只是宠物生命中的过客。只不过,倘若相遇的节点足够巧妙,那么这段旅程就有机会通往永恒。
一个偶然的机会,贾慧敏从宠物摄影师朋友那里接触到退役的缉毒犬大萨。大萨的主人思愔是一位细心、开朗、包容的母亲,她养宠物的方式和教育子女的理念一脉相承。
贾慧敏说:“她很理性,对狗的要求就是只要它自己快乐,然后也给他们家带来快乐就够了。”也许有些观众不能接受宠物在家里随地大小便,但思愔不会刻意驯化它们,她认为动物的天性应当被尊重。
思愔的大女儿学习成绩优异,而小儿子排名全校倒数。她觉得成绩好坏离不开天赋,不必强求,但培养运动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她鼓励孩子们到户外活动,自己也以身作则,经常跟大萨和另一只宠物狗在小区里奔跑。
提到这个故事时,“快乐”是贾慧敏的高频用词。对于大萨来说,思愔一家的快乐氛围无疑为它完成享清福的“任务”提供了助力。它已经慢慢学会了争宠,开始对小主人撒娇耍赖了。
温馨的小区再次被白雪覆盖,刚退役时笼罩在大萨身上的淡淡忧伤已随风飘散。它热情地奔向年轻的同类,像是在宣告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生活。
在寻找动物类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时,机缘必不可少。贾慧敏告诉记者:“我喜欢搜一些奇怪的关键词,比如‘美容狗’‘演员猫’。后来我才知道真的有实验犬这回事儿。”
在负责退役实验犬领养的志愿者的带领下,她第一次走进了这些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实验基地的一排排笼子隐没在黑暗之中,镜头推了又推,拍不尽那压抑的纵深感。对于实验犬来说,笼子仍是最安全的地方。
对人的不信任是它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贾慧敏在片中说道:“领养意味着走出笼子,与最害怕的人类同居。”最后,一些胆怯、顺从的退役实验犬都逐渐被领走了,但3号实验犬因心理障碍过于严重被留了下来,在笼中独自转圈。
贾慧敏担心一直跟拍志愿者会变成一次领养活动的记录,缺乏故事性。在不确定这个主题能否完成的情况下,贾慧敏坚持跟进,终于等来了好消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应燕领养了3号实验犬,取名为妞妞。
摄制组的实地调研为期两天,确定可行性后拍摄正式开始。由于妞妞和福利院的老人们都具有一定的认知障碍,不可控因素颇多,因此这个故事的拍摄不能完全依赖脚本。他们一边拍摄,一边寻找合适的场景和细节。
妞妞刚到福利院时还很虚弱,贾慧敏提出能否抱着它跟老人们见个面。让妞妞进一步融入人的生活并给老人们带去慰藉也是应燕的初衷,于是就有了纪录片中不睡觉的爷爷抱着妞妞喜上眉梢的那一幕。
主人与宠物,一场漫长的治愈
“妞妞给老人带来了新的期待,它也跟随着老人的步调,开始缓慢地认识世界……”《宠物一千零一夜》给了这个故事一个温暖光明的结尾。
当“也许生活就是一场漫长的治愈,治愈残酷的过往,治愈永远不能战胜的衰老和死亡”的旁白响起,观众会对爱能超越物种、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建立信心。
唐山某盲人琴行的老板杨康,在几年前结识了导盲犬迪克。当地没有马路牙子的道路给导盲犬的训练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杨康说刚开始的时候迪克经常误将他带到马路中间。
好在杨康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他研究出了一套跟迪克配合的方法,他每天和迪克一起从家步行两小时到琴行上班,最终跟迪克双双减重成功。
在训练迪克的过程中,杨康通过导盲犬答疑微信群结识了生活在北京的女性盲人按摩师。从那以后,一个跨越160公里的爱情故事上演了。
拍摄时贾慧敏发现,杨康与妻子对待出门这件事的态度很不一样。
“对这个女生而言,从小家里人不太放心她,即使她很信任迪克,但她还是很谨慎,不会自己一个人去很远的地方。这个男生就不一样了,他的经历非常丰富。有了迪克之后,我感觉他是把导盲犬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的一位盲人。”
他曾在迪克的“导航”下独自前往广州考咖啡师证书,还盼望着有一天可以跟迪克一起去西藏旅行。贾慧敏说:“不知道迪克能不能感受到勇气这个东西,但它肯定带给了杨康很大的安全感。”
在《宠物一千零一夜》的筹备期间,主创团队做了很多调研,也划定了作品的大致方向。导演团队在总导演的指导下,精挑细选了24个小故事,群策群力完成了整部作品。
这支年轻的主创团队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贾慧敏表示,他们看过成片后发现,自己拍摄的动物行为比其他渲染人和动物情感的纪录片更为丰富。
贾慧敏说:“我们自己更希望它是一个寓言感很强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很轻松,但每个故事都有它想表达的内涵。”这又何尝不是人类对宠物们的浪漫想象呢?
— END—
作者简介: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ID:new-weekly)。《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20多年来用新锐态度测量时代体温。从杂志到新媒体,《新周刊》继续寻找你我共同的痛点、泪点与笑点。关注新周刊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有态度地生活。官方微博@新周刊。
◆ ◆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宠物一千零一夜》:那些宠物教会我的事
宠物一千零一夜
宠物一千零一夜《宠物一千零一夜》萌宠大赏:可可爱爱的毛孩子们!
宠物一千零一夜《宠物一千零一夜》被网络填满生活的年轻人,竟靠猫咪来连接社交
宠物一千零一夜《宠物一千零一夜》精彩抢先看:宠物狗竟患上社交恐惧症?这像不像人群中的你?
宠物一千零一夜《宠物一千零一夜》灵缇,狗中金牌运动员,在都市却没有属于它的跑道
纪录片《宠物一千零一夜》讲述宠物暖心故事
宠物童话纪录片《宠物一千零一夜》全8集
萌宠新表达!《宠物一千零一夜》讲述人和宠物陪伴治愈的生活寓言
我的起源:宠物处理应急指南,关于宠物的那些事!
网址: 《宠物一千零一夜》,那些宠物教会我的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2903.html
上一篇: 了解航拍优缺点获得理想效果 |
下一篇: 萌宠摄影后期调色处理,还不来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