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猫奴狗奴来说,救我狗命的人和救我命一样恩重如山。
所以,我们有义务打破社会(自己)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他们被称为“宠物医生”。
为了打破大家对宠物医生的固有印象,小wifi这些天去宠物医院搜罗了不少宠物医生的“料”,看看这些救下不少狗命猫命的人们,究竟在做什么。
1992年出生的吴明毕业于浙江大学动物医学兽医专业,硕士学历。他透露,班里60个同学,最后从事宠物临床的只有3位。“其他同学都转行了,干什么的都有,卖饲料、开宠物店、去兽药制药、考公务员……”
跟大部分宠物医生一样,吴明从事这一行,主要是出于对动物的喜欢。
2013年,还在读大学的吴明在学校动物救助医院工作,当时当助理的月收入是一千多元,主治医生每月也就几千元,没有任何保险。所以浙大医学院硕士出来干这一行的少之又少。
如今,他们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吴明说,2015年是个分界点,社会对宠物的整体消费意识迅速提升,让宠物医生的待遇好了很多,基本和正常白领的收入持平。
虽然以前条件艰苦,但宠物医生对技术和学术的追求不比人医差。学术培训、论文研究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工作到现在,吴明平均每年会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宠物医生群里大家会经常分享遇到的疑难杂症案例,或者探讨各种学术问题。
“为了保证诊疗的理性客观,宠物医生不能对宠物产生太多主观情感。”
采访时,吴明反复强调这句话,并将之类比为人医不能与病人交朋友一个道理。他说,如果对病患产生太主观的情感,会潜意识为对方考量太多,反而影响判断。所以有时候,吴明如果对某个救助的动物特别喜欢,往往会把诊断结果给同事再诊断一番。
但在照顾它们的过程中,医生又会产生很强烈的情感,在理性和情感之间切换调整自己的心态,是很多宠物医生要面对的问题。
初见沈清霞,小wifi就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一张江南温婉女子的面孔,装扮上除了手表、项链,也再没有过多的累赘。
沈清霞家里的狗狗已经养到第五代了, “从小家里就养狗,一代接着一代养,我小的时候家里的狗是如今这只狗的外婆”。长在“宠物世家”,对狗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直接导致了她从小就对当宠物医生有执念。
如今硕士毕业的沈清霞已经从业两年,在宠物行业已经有大转折的时间点入行,对于她来说,最明显的还是“医患关系”在改善。
“我们接触到的几乎都很有善心”,无论是对宠物的教育水平还是对宠物作为家庭成员的认同感,她在为宠物看病的时候,都能非常直观得感受到。
与此相应的,当宠主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沈清霞也会在宠物群里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平时也有在一些狗狗群里潜伏,毕竟我自己也是狗主人嘛。”
医生和医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多了。除了常规的学术研讨会,宠物医生们平时也会在线上线下分享交流病案,而这些都是不求回报,以救助动物为第一原则的主动行为。
宠主和医生有了更好的相处模式,宠物医生们会自发交流,这些对于沈清霞的工作效率和认同感的提升很大。
说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沈清霞很专一,希望自己在宠物肿瘤治疗方面能得到提升。小wifi想来,这样的目标必定是在一个纯粹又充满爱的环境下工作才能拥有的吧。
王琦是上海安安宠医一家分院的院长。从业13年,他对国内动物医疗行业的变化非常了解。 首先是宠物主人对宠物医疗重视的变化。08年的时候,宠物治疗费用的坎儿在三四百元,即超过这个价格,很多主人就会放弃治疗;如今这个坎儿升到了一千元。
其次,病患数量明显增长。王琦刚入行当助理的时期,诊所每天只有数例就诊情况,到如今每天都要看上几十例动物。
工作量增加的同时,王琦的医术也越来越高明。除了常规猫狗病患,他还给变色龙看皮肤病、给乌龟看结石、给龙猫看感染......
(图片摄于王琦治疗水獭后留念)
不过他强调自己也不是万能的,有些毒蛇病患被送来,他也只能量力而行,不敢轻易尝试。
宠物医生的工作中常常伴随“险情”,病患就像小朋友,无法自己处理大小便,也不会乖乖听话接受治疗,还时不时给你来一口。
“对这一行没有绝对的热情度,很难坚持下来。”王琦说。
如今,比起入行时期,宠物医生的收入有了翻倍增长。不过比起欧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不小。王琦的职业规划是往“专科”发展,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宠物医疗的主要趋势。
在欧美宠物医院分科非常细,神经内科、肿瘤科、皮肤科的专科宠物医生很多。
在美国学习的时候,王琦体会到了宠物保险制度对这一行业整体发展的帮助。“狗每年200~300美金保险,最高保额达到5000美金。有些专科的宠物医生比人医收入还高。”王琦对这一行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如果我们也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无论对动物还是对人都是件好事。”
陈婷婷是个爽朗的湖北妹子,从家乡小城黄冈,先到杭州再辗转上海,她已经独自闯荡了5年。上大学选专业时,陈婷婷首要选择是要遵循个人喜好:自然科学忠实fans+喜欢狗,两两结合发现宠物医生最符合。
“一开始家里人其实不太想我学这行,毕竟小城市宠物医院非常之少”,学霸城市出来的她在填志愿的时候也有过犹豫,“但妈妈养了三只流浪狗也喜欢狗,加上家人们也支持我做喜欢的事情,最后还是做了宠物医生。”
性别和人们对宠物行业的观念在如今都称不上太大的阻碍了。
“社会上普遍认为宠物医生都是男医生,但根据我在上学和工作后的观察,女生的比例反而也不少”,陈婷婷解释道。随着医疗设备的逐步完善、看病主体从原来大动物到现在的家养小宠物,宠物医生对“性别”的要求越来越低。
提及上海的顾客特点时,陈婷婷告诉小wifi,一是养猫的年轻人更多,二是客人都是老客会比较多,老客介绍新客来,但也有线上的,比如通过美团找过来。另外在客人付款的时候,她也会告诉他们有些项目在美团上有相应的折扣券,费用相对来说会更低一些。
来上海,这个宠物医疗资源相对更丰富的城市,陈婷婷一来是想谋求更好的发展和薪资,二来也是有自己的小目标的:“我曾经帮一只16岁的猫看过病,猫主人家里还有一只23岁的老猫,从此也萌生了在猫老年病、慢性病上的专科发展”。
“宠物医生分专科细化也是宠物行业的一大趋势嘛!当然,我还有个小目标——总有一天会有猫的!”
这几天,小wifi采访了不下十位宠物医生,他们普遍的特点是非常酷!
一年发表两篇学术论文的学霸、立志研究猫病的女青年、给变色龙治皮肤病的“老”医师......
他们也许不是个个颜值爆表,但打扮干净得体是他们的标配、走近时总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他们只是大千宠物医生行业的小小组成部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耍酷”。
有数据显示,宠物医生收入差距很大,最低和最高几乎相差七倍左右,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资历和经验。
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怀有极大的热忱,并无一例外立志要终身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这些白衣天使们,正在用自己的所学所长,让宠物们得到更好的救助。
小wifi去大众点评上翻了翻采访的这几家宠物医院的评价。
你们看,很温暖:
“人类对待狗的态度,代表着文明的程度”,这句话常常被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小wifi很欣慰,一路走访调查下来,看到了饲养宠物的大群体的责任意识在迅速成长,消费意识也在提升,让整个宠物行业有了良性循环。
毕竟这些白衣天使们,可是“救我狗命的人”呢!
本文作者:大卷 小野
图片制作:黄佩奇
☟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可能你还感兴趣: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揭秘中国宠物医生的奇葩日常:给变色龙治皮肤病,给乌龟治结石
宠物拍片多少钱小狗狗到了尿结石
喵主驾到之为什么给宠物看病那么贵?治不起的主人必需要做的事
兽医站可以治宠物狗吗
治个感冒花了2000,宠物医院为啥又贵又不靠谱
巧治宠物疾病
宠物疾病治疗的几种错误方法,别再自己逞能给宠物治病了
猫咪心脏病能治好吗?应该怎么调理
张宰治宠物医疗中心
夏季如何防治宠物皮肤病?宠物医生的5个实用方法快来试试
网址: 揭秘中国宠物医生的奇葩日常:给变色龙治皮肤病,给乌龟治结石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352.html
上一篇: 宠物肿瘤药品厂家 |
下一篇: 抢滩“它经济”大赛道,新瑞鹏深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