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
“爱鸟周”起源于1981年3月,最初是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202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规定,每年4月第2周为本市“爱鸟周”。
今年的4月8日-14日是上海市第43届“爱鸟周”活动,主题为“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
爱
鸟
周
近年来,宝山区持续开展系列生态系统修复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全区森林绿地质量,建设、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陆生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提供了充足的生存栖息条件。
综合历史文献、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近20年的资源监测、自然爱好者的观察记录,宝山区共记录到野生动物25目70科245种,其中两栖类1目4科5种、爬行类1目3科5种、鸟类18目56科223种、兽类5目7科1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
宝山区地处东亚-西亚的候鸟迁飞通道
不管在林地滩涂
还是在我们身边的绿地公园内
都能看见许多鸟类
下面带大家了解下
身边常见的动物及部分稀有动物
PART 01
上海鸟类四大金刚
珠颈斑鸠
俗称野鸽子,筑巢糊弄家,经常筑巢于阳台花架、空调外机旁。以脖颈类似珍珠项链而得名。四季留鸟,种群庞大,不怕人。
白头鹎(bēi)
俗称白头翁,但其实头顶是黑色,眼后有白羽,翅膀黄绿色。你去公园听到的一半以上的叫声都是它。常栖于矮树,随处可见。
乌鸫(dōng)
鸟喙和眼圈为亮黄色,阳光下更鲜艳。羽色纯黑。其貌不扬,但极擅鸣叫,叫声有百余种变化,且能模仿其他鸟叫,甚至猫叫,常下地吃虫。注意注意,不是乌鸦。
麻雀
最常见的鸟类。它们的巢多用草茎、枯枝等搭建,多筑巢于树洞中,有时也将巢筑在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甚至在空调室外机、烟囱、热水器排气管中。
PART 02
少见的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是鹈形目鹮科琵鹭属的鸟类。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黑面琵鹭数量极为稀少,属全球濒危物种之一。我国从2021年起就将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拍摄时间:2020-11-15
拍摄地点:罗泾陈行宝钢水库旁
青头潜鸭
别名:白目凫、东方白眼鸭、青头鸭。
以水生植物的根叶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善潜水和游泳。性机警,受惊时立刻从水面冲起,翅强而有力飞行甚快。营巢于水边草丛、芦苇丛或蒲草丛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
拍摄时间:2013-3-20
拍摄地点:宝钢水库
游隼
游隼,隼科、隼属的猛禽,体大而强壮,为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类之一。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放飞拍摄时间:2023-11-30
拍摄地点:罗泾水源涵养林
随着身边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我们呼吁,与野生动物打交道,请坚持“四不”原则,即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普通市民和它们相敬如宾,留给它们足够的距离和空间,就是对它们最大的保护。
往期推荐
原标题:《第43届上海“爱鸟周”来啦,快了解下宝山的鸟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