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市民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
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已成常见的场景
昨日,记者在绿洲家园小区一位爱鸟市民家中
看到了他为野生小鸟拍摄的成长“纪录片”
“鸟夫妻”花盆中安家产蛋
市民周继昌在区教育局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种些花草和摄影。一个半月前的早上,他在自家窗台一盆澳洲杉花盆里看到有一些枯草,当时以为风刮来的,就没有在意。等晚上回家时,发现枯草变多了,变成一个鸟窝的形状。没过几天,这个鸟窝就完工了。
经过守候,周先生终于拍摄到这对筑巢的小鸟
经过龙川野鸟会专家辨认,确定这是一对乌鸫鸟。
展开剩余81%
从此,每天观察这对“鸟夫妻”,成为周先生的乐事
购买网络摄像头暗中观察
经过大约一周时间,鸟窝里的蛋从无到有,从1个变成7个。等了两周时间,通过两只鸟接力孵化,鸟窝里的新生命终于诞生,遗憾的是6只蛋只孵化出3只小鸟。
三颗蛋
六颗蛋
孵化3只小鸟
为了不影响这三只小鸟的成长,周先生专门购买了网络摄像头,趁‘鸟爸鸟妈’外出觅食的时机,安装在鸟窝旁边。
“野生动物生活在大自然很不容易,不希望我的观察影响这三只小鸟的成长。”在周先生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三只小鸟从破壳到羽翼丰满的全过程。
周先生得意地说,有些人为了观鸟不惜破坏小鸟生存环境,打搅小鸟自然生活规律,这是不对的。他用网络摄像头观察,不但不会打搅小鸟,还能观察得更仔细。
小鸟窗台孵化并非首次
“后来雏鸟羽翼渐丰,慢慢长成了黑色,前不久的一天,一家就忽然全部离开了。”周先生两个月来已经和小鸟培养出感情,他要留着这个鸟窝,希望小鸟明年还能回来。
“其实这不是这个窗台孵化的唯一一窝小鸟。”
周先生打开电脑,找到去年的图片,
“去年就是在这盆澳洲杉花盆的另一侧,
有一对珠颈斑鸠在很简陋的条件下孵化出一对小鸟。”
珠颈斑鸠
专家呼吁尽量不要打搅
为何小鸟竞相选择周先生家的窗台筑巢呢?记者致电江苏野鸟会专家拙石。他告诉记者,斑鸠和乌鸫都是我省城市环境下常见鸟类。鸟儿在窗台上安家落户,可能是周先生家的生态环境好,更归功于江都的大环境良好,重视环保绿化。拙石提醒读者,遇到类似情况时,最好不去打搅它们,像周先生这样通过技术手段观鸟,是一个高明的方法。
来源:江都日报记者 郁兴
编辑:阿娇
大家都在看
● 全家三口人,老的90、小的20,“顶梁柱”又遭横祸!郭村这户“没脚蟹”看得人直掉泪
● 紧急提醒!7月1日起,江都交通违法曝光将全面记分!不好好开车,12分转眼就没了!
● 新老司机请注意!江都2017最新最全测速卡口,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