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摄影人的新一站即将启幕,凝聚奋进力量,讴歌时代精神,以光影激扬家国情怀,用镜头擘画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摄影的年度巨献,希望汇聚四海宾朋,聚焦摄影之时代光环,为繁荣昌盛的祖国喝彩,为新时代献礼,摄幸福图景,影壮美河山!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现公布新时代摄影2021年度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01-
一等奖
《骏马奔驰》
作者:叶宪
本刊评论:
作者使用广角镜头从高处向下俯拍,使得画面具有大气磅礴的视觉效果。广角镜头具有视野开阔、视角透视夸张适合表现大场景,尤其俯拍更加适合表现地表地貌的地理特征。在这幅作品中广角镜头俯拍的特点一览无余,大面积充满波纹质感的水面作为底面很好的衬托出主体,奔马与人物形成了多点的构成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奔马的多点轨迹形成了虚拟的线条,这些线条呈扇形形成了非常好的透视线,这些透视线加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空间感!
画面中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摄影手法,如人物与奔马的虚实对比,这样的对比可以很好的表现出视觉上的动感,没有对比的画面就容易变得平淡无味,有了对比的元素就会让画面充满视觉的力度,这是作者非常高明的地方。这样的高处俯拍运动的马群难度是比较大的,比较考验摄影师的基本功和敏锐的观察力、控制力,否则是很难拍出精彩的作品,那么从这幅成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的深厚功底!
《天山披霞》
作者:李军
本刊评论:
这幅作品就像是一幅科幻大片,科技感十足并具有浓郁的氛围。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拍摄角度非常重要,这决定着画面是否能吸引读者。拍摄角度基本可以分为平拍真实自然、侧拍突出透视与立体感、俯拍突出地表环境特征、仰拍突出被摄体的高大等等,不同的拍摄角度选择体现出作者的观察能力!很显然作者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非常精彩的运用了俯拍并且将机翼作为前景,这样就增加了参照物,让画面的空间感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抓住了时间与空间的瞬间变化,很好的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光与色、光与影的展示,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享受。
《牧马人》
作者:张继明
本刊评论:
这幅作品是中景景别的精彩瞬间抓拍,画面中充满着力度与张力。画面的构成主要由主体、陪体、背景环境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要在短短的一瞬间取舍、布局以及安排适当是非常考验一个摄影师的摄影修养。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画面布局是很成功的,主体牧马人位于画面的左侧(近黄金分割线附近)呈垂直线,具有平衡画面稳定稳固的作用,陪体是两匹奔马呈斜线向画面的右侧运动,这样与人物的垂直线刚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构成让画面既具有均衡又充满动感的视觉效果,作者的这样处理非常精彩。
作为画面的“底”背景方面,作者选取了简洁完整的草原作为底面,这样就是最直接最简洁的突出主体与陪体,毫不拖泥带水一目了然。这样的深思熟虑的画面构成作者在一瞬间完成,这应该是和作者长期的积累、扎实的摄影技术及丰富的拍摄经验是分不开的,值得大家学习。
《吻别》
作者:李升荣
本刊评论:
这是一幅充满意境的静美画面,作者利用大光比的反差将背景环境处理成单色黑,这样就会避免环境的杂乱从而直接突出主体,这是一种摄影构图中的取舍极简的处理手法!在黑色的背景衬托下,亭亭玉立的荷茎非常优美,低垂花瓣的呼应正好与作者的主题《吻别》相映衬,拟人的手法让画面的内涵更加深入。在构图上,一高一低的对比、一虚一实的对比、一亮一暗的对比都是吸引我们视觉的亮点,这样的对比运用能让我们的画面变得灵动活跃,增强了静美的意境与氛围。
《魔鬼城奇遇》
作者:邓芳萍
本刊评论:
这幅作品首先吸引我们的就是画面的强烈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属于摄影中比较高级的组成部分了,照片基本构成包括光线、构图、器材以及主体的造型以及画面的色彩。很多看似正常的画面其实都事摄影师的精心的捕捉与设计!这个画面是以冷暖色对比为主,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让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视觉冲击力!画面中的视觉焦点是比较明亮的汽车,这样的运用增加了画面的趣味中心。作者正是巧妙的运用了色彩对比,来增加画面的故事性,利用冷暖色彩来引导读者的想象,让观看者产生对照片产生联想对照片产生共鸣。
《纤夫》
作者:王伦利
本刊评论:
黑与白构成的影像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让主题更突出,没有多余的色彩与添加,影像更能以其真实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幅作品就是利用了黑白摄影来达到这个目的,让我们看起来更具有质感和厚重。画面的黑白有着分明的对比度,整个画面都被浓缩在黑白灰之间,画面上每一个细节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船与倒影、鲜明的的轮廓、几何的形状以及纤夫的肢体动作都透过黑白摄影 的呈现手法,营造出光影的戏剧性效果。
在构图上作者采用了前景重点突出、中景完美展现、远景完整简洁的衬托的三层渐进式手法,这样让画面有着丰富的远近空间感,同时也精彩的展示出纤夫的人文精神。
《大漠禅武》
作者:陈振
本刊评论:
这幅作品就像是电影的静止画面,大气并且极具意境。作者采用了远景景别的构图方法,这是一种视野辽阔的布局是“以大观小”,整体上大气磅礴细微处又具有很强的细节表现。高处广角俯拍将大的环境收入眼底,多条横曲线前后穿插,就像是五线谱,让画面充满韵律。散落的矮丘就像是多个点的音符构成,散落在优美的琴弦,这样的点线面构成让画面极具美感。
人物作为画面的亮点是要重点刻画的,作者主观的将人物放在画面黄金分割点上,形成视觉的焦点,主体人物虽小但是确是整个大画面的核心。作者恰当的选取了阳光在侧面照明的光位拍摄,这样的侧光照明使得被摄体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塑造了整体厚重沉稳的风格。统一的暖色调,温暖柔和让作品充满着光明与希望。
《功夫》
作者:谢振龙
本刊评论:
这幅作品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强烈的明暗大反差,这样的明暗对比一下子就突出了画面的神秘氛围。作者在拍摄上采用了大面积的逆光拍摄,逆光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照,它能使画面产生完全不同于我们肉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光线的艺术效果。图片中的人物暗部比例增大,相当部分细节被阴影所掩盖,被摄体以简洁的线条或很少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面之中,这种大光比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
这样的接近剪影的拍摄生动地勾勒出被摄体清晰的轮廓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突现被摄体外形起伏和线条,强化被摄体的肢体动感;作者通过大的明暗处理深入地刻画出人物性格,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动感、含蓄、神秘的特征。在色彩的处理上大量的使用了金黄色的暖光,营造了神秘的气氛同时也增加了生机勃勃的朝气。
《攀登者》
作者:张申
本刊评论:
这幅雪景拍摄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整体画面层次丰富细腻、明暗过渡柔和反差适中。雪景的环境是不好控制的,尤其是在曝光上,想要拍出雪的洁白又要保证暗部的层次细节,这是需要有一定的拍摄经验和扎实的摄影基本功,在这方面作者的表现是非常好的。在拍摄角度上,作者采用了低机位的仰拍,强调了近景白雪的质感肌理,同时又拉大了远景的延伸感。取景上作者采用了平均对称式的分割,加强了天空与白雪的映衬与互动,这样可以使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再利用登山的人物作为局部的点缀,这样大的远近对比、点线面的对比,既突出了大场景的气魄又突出了人物的状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
《建设者》
作者:林渝
本刊评论:
作品充满着主体突出、视觉强化的特点,让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纪实摄影就是要体现出深入人们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作者精彩的抓拍表现一个真实的劳动者,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的关注,这都体现出摄影师的社会责任感。在画面构成上作者采用了焦点式构体,直接突出被摄主体人物,引起观看者的共鸣。尤其是在摄影技法上作者很好的利用了多重曝光,让画面有了分镜头的展示效果,更加精彩的交代了环境特征深化主题。
- 02-
二等奖
《冰寒》
作者:沙马鲁石
本刊评论:
这是一种近似于装饰性图案的构成表现手法,这样的摄影技法极具装饰性,适合表现重复的排列组合式的主体。作者很善于观察和提炼,这是需要很高的艺术审美,否则很难做到。在拍摄时作者将每一个个体当做一个构成元素,然后选取相对重复排列整齐的部分构图截取,这样的重复反复排列就形成了一个简化的简洁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的美感。再利用疏密对比,把画面上部边缘适当留有空白,形成“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画意效果,大面积冷色的色调,统一了画面增加了完整性,达到了既和谐又有变化的视觉效果。
《金箍棒》
作者:纪凤萍
本刊评论:
这是一幅非常成功利用透视拍摄的建筑摄影,透视在摄影中非常重要,基本可以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及三点透视。无论哪一种透视都可以让我们的画面增加空间感、增加视觉冲击力。作品中作者所拍的的高楼就是很好的案例,采用了低角度广角镜头仰拍,建筑下宽上窄直指天空,这样就是典型的三点透视,也是透视效果里面最具有夸张作用的。建筑的左右两个侧面分别向远处延伸,这样高楼就具有了向上、向左及向右的透视效果,这样的立体感和视觉感是最好的。这也就说明作者很善于利用透视,很善于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利用合适的镜头视角来表现出建筑物的最佳状态。整体画面层次丰富细腻,色彩冷暖对比,都体现了画面的高质感和高品质。
《眺望琉璃》
作者:孟凡保
本刊评论:
画面的竖版构图让我们感觉到了景物的延伸感,就像是国画山水中的三远法。近处的树木增加了细节的表现拉近我们的视线,中景的山与建筑层次丰富、高低错落,远处的远山与云层拉开空间距离相互映衬,这样的层层展开让画面意境十足。在构图上作者又巧妙的运用了倾斜式的对角线,让画面的主体充满着运动的元素,这一条倾斜的线条也起到了引导线的作用,加强了画面中的动感表现。作者所选取的景物线条、造型、色彩等都非常具有吸引人的视线和可表现出美的要素。冷色调的处理增加了宁静深远的氛围,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幸福之光》
作者:郭光杰
本刊评论:
这是一幅精彩的纪实人像摄影作品,画面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生活气息,这需要作者要深入生活找寻创作素材才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作品充分表现出人们生活的本来面目及人物自然的神态很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在摄影技法上作者采用写实的环境人像的拍摄手法,真实自然生动,既抓住了人物的精彩神态也保留了大量的背景环境特征。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分析、思考、选择所捕捉的生活状态。画面中的人物肢体动作和神情都非常精彩。作者精彩的捕捉到了照射进来的一束光线,这是非常精彩的瞬间让我们感觉到了阳光的温馨感觉,这个充满着戏剧性的光线很好的营造了画面的意境。
《杨浦大桥夜景》
作者:包大跃
本刊评论:
这幅城市夜景立交桥的拍摄充满着梦幻与科技感。闪烁着的霓虹灯,透视变化的街灯,道路上的车灯,以及房间窗口透出的窗灯等五颜六色,交织成一片灯光的世界。作者拍摄的画面是以色彩和线条流畅为核心的,有取有舍的选择可以形成出色的城市夜景景观。拍摄城市夜景要在已有的景物中进行选择和提炼,作者利用了制高点作为拍摄的机位,充分的利用了一点透视的原理,完美的展示出画面的空间感,有着很强的韵律感。画面中曲折的线条向远处的消失点聚集,与垂直的桥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这些线条也起到了引导线的作用,是非常好的视觉焦点。大面积的冷色天空与热烈的暖色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秋日暖阳》
作者:黄增雄
本刊评论:
这幅全景作品很好的体现出了大自然的魅力。作者精彩的捕捉到温暖的光线,充满着梦幻与温馨,这些充满着戏剧性的光让画面更具有唯美的氛围。在光线的照明下地面的植物产生金黄的重彩构成,就像是重彩绘画。光与影、光与色都是相辅相成的,作者非常精彩的展示了光线与色彩的瞬间变化,太阳的光线从云后射出,形成很大场面的放射性光线景象,从而使照片增加极为动人的效果。天空的大面积冷色调与暖色调形成了漂亮的冷暖对比和明暗对比,让画面更加有视觉力度。在构图上作者采用了宽画幅的全景景别,将整个秋景给我们展示出来,高大的树木作为画面的主体被安排在黄金分割线的位置,既突出了主题又均衡了画面。
《拨动琴弦的人》
作者:张小威
本刊评论:
作品是一幅很好的点线面的构成作品,整体体现出了韵律与节奏,大面积线的重复排列构成,让画面产生了整齐的秩序美感。摄影就是一种构成,作者用很少的形状、纹理等线的元素来组成一个画面,大量空间让我们产生了丰富联想。这是非常主观的构成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也都是靠着摄影师自己去领悟,这都体现出作者的深厚审美。摄影画面的的线面构成组成的一个有规律的几何画面,然后把想要表现的主体人物放在黄金分割点上,这样就很好的起到了点缀的作用,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作者对于人物的处理采用了背面的拍摄角度,这样就更好的让人物与背景环境相融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的融合作用,深化了拍摄主题。
- 03-
最佳视觉效果奖
《夕照华秋》
作者:赵景强
本刊评论:
这幅作品首先吸引我们的是艳丽的色彩对比和明暗的对比,这种对比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让照片变得非常精彩。摄影师合理的抓拍到温暖光线的瞬间变换,增加了照片的纵深感、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把最明亮的部分放在画面的中间,这样整个画面也会呈现出完美的对称艺术效果。强烈的低角度侧光照明彰显了村落的布局、丰富的细节、戏剧性的画面、绚丽的色彩与大反差的立体感。作者选择制高点俯拍,有利于表现村落的空间、层次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场景宏大。光影和色彩能够很好地渲染画面气氛,轮廓鲜明的线条让画面显得简洁而有力度。这些都要求摄影师更加熟悉自己手中的相机,有极强的观察力!从而才能完全掌控各个要素的构成提高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新时代摄影2021年度作品大赛”自征稿以来,得到了广大摄影人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名作者的30,000余幅作品的投稿。所有参赛作品都在新时代摄影融媒体平台展出公示,然后经由业内专家进行公平、公正评选,最后评选出新时代摄影2021年度作品大赛的各个奖项。至此,新时代摄影2021年度作品大赛完美落幕。
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英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2019年度狗狗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欣赏
大美中国 | 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2021搞笑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作品欣赏
摄影大赛作品内容介绍怎么写(分享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2013年度的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欣赏
【CPA发布】2021~2022年第五届中国商业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2022年度狗狗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虎啸堂发布】2021~2022年第五届中国商业摄影大赛火热征稿中
年度奇趣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网址: 新时代摄影2021年度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57329.html
上一篇: 大连夜市好热闹,宠物猫,10元 |
下一篇: 高级手工定制意大利皮鞋 传统与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