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由于主观精神因素引发的摄食障碍,其特征为限制能量摄入导致体重减轻,并对体重增加具有强烈恐惧感。神经性厌食症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表现出厌食,体重降低等核心症状。这些核心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研究逐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神经元与五羟色胺能(serotoninergic)神经元可能是参与人类神经性厌食症的关键神经元。
神经性厌食症的动物模型有很多,大多数集中在啮齿类动物中。根据实验操作,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环境诱导型,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改变啮齿类动物的环境,来诱导小鼠产生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症状。比如将小鼠的饲料中的一种必需氨基酸(缬氨酸)拿掉,会导致小鼠在24小时内降低饮食和体重。或者通过将大鼠的饮用水替换成渗透压很高的生理盐水(2.5%),让大鼠产生脱水,造成厌食症状。也有通过让小鼠单笼饲养,这种社交隔离产生的压力会使小鼠产生厌食症的症状。但是,这些症状中,主要表现为摄食降低或者体重减少。这两种症状在饮食障碍中很常见,在逃避型/限制性饮食障碍(avoidant/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中,这两种症状也很常见。因此,这些动物模型在神经性厌食症的研究中并不常见。
基于运动的厌食症模型
(activity-based anorexia, ABA)
最常见的动物模型是基于运动的厌食症ABA模型,这种模型通过给单笼的啮齿类动物提供自主健身运动器材(如跑轮),然后每天在固定时间段给予食物。大鼠一般每天给1-2小时的食物,小鼠一般采用渐进式的限食策略(如第一天给予4小时的食物,第二天给予3小时的食物)。这种模型能够让啮齿类动物产生体重减轻,摄食降低,运动量升高的症状。这些行为症状与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症状相符。因此,这种动物模型在神经性厌食症的动物研究中成为主流。
转基因动物
第二类神经性厌食症动物模型是使用转基因动物。如Maltais等人发现的anx/anx突变小鼠,该小鼠出生时表现正常,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低体重,运动过度等症状,最终因能量缺乏而死亡。Welch等人通过在伏隔核中心过度表达多巴胺二型受体构建转基因小鼠,结果发现如果每天给这种转基因小鼠7小时的食物,同时给予跑轮,只有雌性小鼠能够表现出体重迅速降低,饮食量减少,跑轮运动量增多的现象。转基因的方法所诱导出来的症状可能并不具有特异性。Maltais等人认为转基因小鼠表现出体重降低,有可能是因为动物的基本摄食驱力发生了异常,而与厌食症无关。综上,现在主流的厌食症动物模型,仍然是基于运动的厌食症模型。首先,这种模型有良好的表面效度。该模型能够模拟很多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行为症状,如饮食降低,体重减少,运动量升高,生理周期紊乱等。其次,这种模型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很多神经肽类、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一致。比如刺鼠相关肽(agouti-related peptide,AgR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瘦素(leptin),五羟色胺(serotonin)等。这种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能够治疗该动物模型的药物,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身上也具有治疗作用。
模型制备
1、随机选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60只采用病因模拟法复制厌食模型,SPF级特制高脂饲料,配方比为奶粉:鱼粉:豆粉:玉米粉:白糖:鸡蛋:鲜肥肉=1:1:1:2:1:1.8:2;空白组饲喂大鼠生长繁殖普通饲料,造模组饲喂特制高脂饲料,自由进食、饮水,于每天早上9:00加饲料50g,次日早上9:00称取剩余饲料重量,计算各大鼠24h进食量,每天称体重。20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每日进食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0%~50%,或体重降低10%~15%或行为特征有显著变化,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可视为厌食症模型复制成功。造模成功标准包括:食欲明显下降、体重增加变得缓慢、易发脾气、大便困难以及毛发枯糙的情况。
2、在动物房中单笼饲养,适应动物房的环境。适应三天后,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安装跑轮。安装完毕后,小鼠适应跑轮一周。适应跑轮的第七天,测量小鼠的体重和跑轮数量。当天晚上九点,将食物撤离,实验组(ABA)小鼠的跑轮不做操作,对照组(FR)小鼠的跑轮使用夹子将跑轮锁定,使得小鼠无法继续在跑轮上进行健身运动。第二天,开始限食操作,每天早上九点,动物房的灯开始熄灭,动物进入暗周期,称量动物体重,此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均提供四个小时的食物。四小时后,移除食物,称量小鼠限食第一天的饮食量。限食第二天给予所有动物三个小时的食物。第三天给予所有动物三个小时的食物。所有小鼠在限食期间,均给予相同的限食操作。厌食症小鼠和对照小鼠的区别在于限食期间是否提供跑轮。当小鼠的体重降低到基线(适应的第七天)的75%以下,动物到达实验的仁慈终点,给予动物安乐死处理。
观察指标
一般体征观察:主要包括模型大鼠出现饮食减少,蜷卧懒动,毛色晦暗无光泽、大便稀溏等症状和舌苔白腻或厚腻的厌食表现。在实验动物建立模型后,每天对大鼠的状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如大鼠的进食量,饮水量,排泄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程度,皮肤和毛色的变化。摄食量及体重:于每天早上9:00加饲料50g,称取并记录大鼠体重,次日早上9:00称取剩余饲料重量,计算各大鼠24h进食量,24h摄食量=(前一日饲料加入量-当日饲料剩余量)÷体重×100。每日称剩余饲料同时称大鼠体重。
相关行为学测试
由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会表现出对奖赏物质的快感缺失,因此可对厌食症模型动物进行糖水偏好测试,同时可进行抑郁相关行为(例如强迫游泳等)测试。还可对厌食症动物进行运动能力测试。
相关知识
脑声问答期丨动物享乐型摄食行为如何测试?
脑声问答期丨浅析小鼠味觉改变的行为学评估方法
脑声问答期丨动物疼痛和焦虑抑郁共病如何交叉评估?
脑声问答(84)期丨动物疼痛和焦虑抑郁共病如何交叉评估?
脑声问答期丨如何测试评价大小鼠的甩头行为?
脑声问答期丨大鼠新物体识别实验方法与测试标准
脑声问答(96)期丨大小鼠操作性行为训练范式
脑声问答期丨动物攻击行为范式及顺序选择
动物模型与评估丨动物嗅觉障碍模型构建与行为学测试
脑声问答期丨社交偏好行为测试及行为分析
网址: 脑声问答(24)期丨神经性厌食症动物模型制备与行为学评估方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62631.html
上一篇: 昨天提到的王纯配方猫咪永不洗澡喷 |
下一篇: 淘宝宠物猫咪用品店铺推荐18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