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宠物会患有分离焦虑症吗?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0%的狗狗和20%的猫咪都曾经或正在患有分离焦虑症。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具体表现行为有哪些?主人出门前1、活力增加,烦躁不安,踱步,哀嚎不止2、行车过程中所产生不愿动,气馁...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0%的狗狗和20%的猫咪都曾经或正在患有分离焦虑症。
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具体表现行为有哪些?
主人出门前
1、活力增加,烦躁不安,踱步,哀嚎不止
2、行车过程中所产生不愿动,气馁,不吃不喝
3、生理变化,如流口水、心跳加快、喘粗气等
主人出门后
1、自虐:舔身体某个部位
2、破坏性行为:啃咬家具及沾染主人气味的物品
3、攻击:吠叫低吼
4、其他行为:来回走动、随地排尿等
猫狗都是遵循生活规律的动物,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分离焦虑:
1.监护人变更
被抛弃,收养,交给主人外的其他家人照顾或第一次进入人类家庭。
2.时间变更
突然改变与宠物相处的时间。例如,假期结束后与TA相伴的时间减少。
3.居住变更
突然搬离到新住所可能会引发分离焦虑症。
4.过度关注
主人过于关注溺爱宠物,使毛孩子过于依赖主人。
宠物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依赖对象的消失。宠物的一些行为通常在主人出门前和出门后的前30分钟表现出来,可以持续大约小时。
@所有铲屎官
分离焦虑症是一种阶段性,并且具有一定持续性的问题。一旦宠物出现了以上这些由焦虑引发的不正常行为,主人一定得引起重视,用正确的方式治疗和缓解。
1、减少依赖
回家前尽量保持行为一致,回家后尽量避免立即触摸和喂食TA意识到主人的离开只是一种普通的行为。
2、找个玩伴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和其他宠物玩耍互动,减轻主人不在身边的压力和焦虑。
3、准备玩具和零食
宠物玩具能让TA通过运动消耗旺盛的精力,零食可以转移TA的注意力。
4、增加运动量
猫和狗都需要锻炼,尤其是狗需要与主人互动,长期呆在室内的孩子会更粘。
为了让TA铲粪官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才能有更好的状态。
宠生不易,摸一摸TA的小脑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