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鄧雅文、黃張嘉洋帶你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

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鄧雅文、黃張嘉洋帶你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

  10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三周年。三年時間過去了,這片熊貓秘境,有怎樣的變化?

  今天,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主辦,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大邑縣人民政府承辦的“奧運冠軍帶我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活動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開展,在奧運健兒的帶領下,一起感受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變化。

“奧運健兒帶我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

  10月12日一大早,一支由巴黎奧運會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冠軍鄧雅文、藝術體操團體全能冠軍黃張嘉洋等人組成的巡護隊伍,與巡護員一起跋涉於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片區的山野叢林間,安裝紅外相機、尋找動物蹤跡、觀察周邊環境、在崎嶇泥濘的道路上前行……通過他們的視角,帶領大家走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切身體驗巡護保護工作。

  “巡護是一項艱辛的工作,也讓我們了解到了生態保護工作的不易。”鄧雅文說。

  “第一次走進國家公園,通過紅外相機,我們看到了很多動物,說明這裡環境很好、生態很好。每個人都應該好好保護(環境)。”黃張嘉洋感嘆。

▲黃張嘉洋(左三)和鄧雅文與大蒜坪保護站巡護員們合影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總面積1.93萬平方公裡,佔公園總面積的88%,有野生大熊貓約1227隻,佔國家公園總數的91.6%,保護著川金絲猴、綠尾虹雉、珙桐、紅豆杉等野生動植物8000余種。

  四川片區內,記錄到的大熊貓痕跡點有1588個,區域內大熊貓種群數量逐漸增加,這代表著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生物多樣性也得到了有效保護。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四川片區通過實施生態旅游綜合服務、生態種植、綠色加工業等多項友好型產業協調發展周邊社區,讓綠水青山成為當地居民依靠的“金山銀山”。隨著國家公園概念的不斷深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文化影響力逐年攀升,越來越多人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的建設者、參與者。

  三年來,為維護大熊貓棲息地的完整性與原真性,四川片區集中力量打造集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形象塑造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形象,通過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健全制度政策保障、建立多元投入機制、構建多方參與機制、強化科技支撐保障、推動社區協調發展等多項措施推進工作,努力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路徑。

  成都片區現共有野生大熊貓73隻

  “看,那裡就是我們多次拍到熊貓母子的地方。”大蒜坪保護站站長龐明建指著遠處的一片彩林說道。

  這些年,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已多次拍到“大熊貓母子”同框的畫面,這些珍貴的影像不僅記錄了大熊貓的自然行為,還反映了當地保護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為研究和保護這一瀕危物種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總面積約1445平方公裡的成都片區,位於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是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關鍵走廊位置,對於構建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生態廊道、促進大熊貓種群繁衍具有重要地位。調查結果顯示,成都片區有高等植物種類4227種(含栽培種),脊椎動物5綱561種,昆虫綱物種有17目131科765屬1132種。根據全國第四次野生大熊貓調查顯示,片區內現共有野生大熊貓73隻。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

  三年來,成都片區始終以大熊貓等珍稀旗艦物種保護為牽引,以厚植公園城市生態本底為目標,探索形成基礎設施建設“標准化”、生態系統保護“科學化”、社區協調發展“規范化”的“成都模式”,如今,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成效已初步顯現。

  “這一路,我們裝了不少紅外相機,收集植物、動物及人為干擾信息,現在智能監測系統完善了,收集資料也更方便了,保護也更有方向了,看,這裡拍到了好多動物。”龐明建取下途中的紅外相機向大家展示,令人驚喜的是,影像資料裡不僅有大熊貓,還有黃喉貂、血雉、四川羚牛等珍稀動物。三年來,成都片區不斷推進“智慧國家公園”的建設,生態智能監測網絡平台日趨完善,100余個無線自動回傳紅外相機等監測點位實現了監測設備的可視化管理,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更真實的“國家公園”。

▲龐明建站長在巡護途中為大家展示紅外相機收集的素材

  成都片區累計修復大熊貓棲息地22萬畝

  保護其棲息地,是保護大熊貓的重要途徑。

  群山中,能見點點“白斑”。因地質、環境、人為等因素,大熊貓棲息地被撕裂分割。一些受損嚴重的地方多年都無法恢復。距離西嶺雪山30公裡外的火石溪,就是成都片區大熊貓棲息地修復的重要點位之一。

  面對較為嚴重的“破碎”區,“如何修復?”

  大熊貓國家公園因地制定實施大熊貓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方案,採用低干擾修復模式,通過封山育林、災后地塊植被修復、高郁閉度人工林調整等方式,累計修復大熊貓棲息地22萬畝,碎片化棲息地逐漸串聯成片。完成勘界定標驗收工作,嚴格按照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實行差異化保護管理,在全省范圍內率先穩妥清理退出小水電站36座、礦業權31宗,進一步還水於河、還林於自然。

  奧運冠軍等一行人也來到了西嶺雪山日月坪觀景台,極目遠眺,山巒起伏、雲霧繚繞,層林盡染如仙境一般,隱匿在青山腳下的白牆青瓦,就是當地居民們的家園,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緊密相連,彼此依存。

  這裡,也是成都片區建設的4個入口社區之一。

  首先是“安家”,8個共建共管委員會,600個生態公益崗位,保障居民生活﹔接著是“立業”,原生態產品、產業,帶動當地居民們增收﹔人獸沖突預警體系和野生動物損害補償機制,為6萬余名居民購買保額為1.3億元的野生動物肇事補償保險,讓大熊貓國家公園周邊社區居民(含游客)更安心。

  即將到來的冬季是西嶺雪山的旅游旺季,當產業、社區與大熊貓棲息地三位一體,特色文化、生態旅游、熊貓文化產品、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等不同形態的產業在成都片區內落地生根,這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畫面,也許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具象的表現。(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罕見!與“鳥類大熊貓”黃腹角雉不期而遇
大熊貓“福寶”營業了!大家關心的問題請看這裡↓↓↓
在神樹坪,大熊貓“福寶”的第一個夏天
注意了!明年起,來成都看大熊貓購票方式有變
南嶺珍稀動植物名片——黃腹角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現身福建天寶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宠物弃养问题的原因与对策.ppt
黑臉琵鷺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寵物飼養須共同遵守嚴格法律規范 各國如何做
警告:內有惡貓──貓咪行為學講座

网址: 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鄧雅文、黃張嘉洋帶你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7426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内蒙古发现“花地狗”,长得相当可
下一篇: 全文编译!我国香港大学揭示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