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重庆瞭望|“宠物上高铁”之争何解?

重庆瞭望|“宠物上高铁”之争何解?

关于宠物能不能坐高铁,网友“吵”翻了。

近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发起了一项“铁路旅客高铁宠物运输”的调查问卷,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对此,养宠人士十分期待后续措施的出台,认为这将极大便利携宠出行;同时,反对的声浪也不小,理由包括可能威胁乘客安全、破坏公共环境卫生、挤占公共资源等。

看似一个小问题,牵出事关民生关切的大讨论。在养宠人士增长、宠物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宠物上高铁”的探索有何意义?赞成与反对之间,又释放出怎样的公众呼声?

争议暴露矛盾,讨论即有价值。事实上,这本就是一次公共服务提升的主动“探路”。听见多种声音,平衡各方利益,则有望推动社会治理向前再迈一步。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发布的铁路旅客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重庆瞭望截图

眼下,关于宠物能否上高铁的热议仍在持续。在舆论的放大镜中,梳理其中的争议点,我们得以听见一些平常容易被忽略的声音:

市场有需求。调查问卷一经推出便引起热议,就在于它精准击中了养宠人士的现实需求。不少网友表示,现有的公共交通多数不支持携带宠物,长途旅行的宠物托运同样存在程序繁琐、安全性较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养宠人士外出旅行的一大“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养宠人士规模不断扩大,这已经不是一个“小众”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7043万人,越来越多的旅客期待宠物友好的出行政策和交通产品。

铁路部门有作为。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铁路部门及时推出问卷调查,设置了如何降低对其他旅客影响、宠物运输服务定价、提前多长时间预约服务等15个问题。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方面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调查意见,进一步深化高铁托运宠物的可行性研究。

必须肯定的是,铁路部门主动发起“铁路旅客高铁宠物运输”的调查问卷,研讨考量相应的服务措施,本就是高铁服务向更加人性化迈进的主动担当和积极探索。

大众有顾虑。宠物能否上高铁的讨论之所以热烈,恰恰反映了群众对这一问题的关切,也说明了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恰逢其时。

目前,养宠问题不仅是城市生活“口水战”的重灾区,也是城市管理的“疑难杂症”。需要预见的是,宠物上高铁,必然会引发部分群众对破坏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的顾虑,同时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相应的挑战。

▲深圳机场的宠物候机厅。/新华社

讨论越激烈,同样说明问题越复杂。需要看到,铁路部门发起问卷调查只是第一步,要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友好的人宠共存环境,仍有诸多现实问题需要突破。

比如文明养宠的共识有待加强。近年来,宠物问题多次成为舆论焦点。2023年10月,发生在成都的“黑狗咬人”事件就曾引发关于城市禁养犬类的热烈讨论和集中整治。

现实中,“遛狗不牵绳”“宠物随地大小便”“乱倒猫砂”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公共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成为宠物进入公共空间的最大阻碍。

比如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值得认真考量。有网友质疑,在高峰时段,旅客出行往往“一票难求”,让宠物上高铁必然会占用本就紧张的运力资源,给旅客出行带来不便。

交通设施等重要的公共资源,理应优先保障民生所需,在推出人性化、多样化服务产品的同时,如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避免资源的错配和浪费,需要进一步考量。

比如宠物友好的政策标准亟待细化。让宠物上高铁涉及安全、价格、检疫等多个事项上的复杂平衡,比如,什么样的宠物可以上高铁?收费标准如何?怎样加强管理?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宠物上车之前得到解决。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秘书长周春华认为,需要相关部门做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加强宠物出行规范化管理和相关标准的建设,在宠物出行安全性、公共卫生、宠物友好规范、管理措施、文明养宠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有效规范和指引。

▲宠物乐园助推文明养宠。张先正 摄/视觉重庆

“知其难为而勉力为之”,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此,关于宠物上高铁的讨论,不仅要着眼于“上不上”,还应该深入思考“怎么上”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宠物上高铁”之争,不应被简单理解为鸡毛蒜皮的“口水仗”,而是应从中探讨出未来产业的新趋势、社会治理的新理念。

在舆论热度中感受“它经济”的升温。随着养宠数量的增长,宠物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宠物用品、萌宠乐园、宠物酒店、宠物学校等业态快速成长。《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预计在2026年达到3613亿元。

如果能够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宠物交通和服务产品的创新,将进一步丰富宠物消费业态。同时,宠物交通产品有望打通多种宠物消费新场景之间的连接障碍,为“它经济”注入关键动能,实现“一子落而全盘活”。

在摸索尝试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实际上,关于宠物出行的尝试和探索已有不少案例。今年1月,广州中运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便推出了携带宠物乘车服务;今年4月,深圳巴士集团开通首条宠物友好巴士H239线;5月8日,全国首家宠物候机厅在深圳机场国内货站正式启用。

通过先行先试,在实践和摸索中不断细化服务、规避风险、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服务模式,才能有效平衡各方利益,找到公共服务的“最大公约数”。

在开放包容中迈出治理理念新一步。人宠友好共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不少专家也呼吁构建“人宠双向友好型社会”。虽然目前关于“宠物能不能上高铁”的热议尚未得到明确的结论,但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已经是一种进步。

比如,有网友指出,可以参考“母婴车厢”“静音车厢”的经验做法,适量设置专供携宠旅客使用的“宠物车厢”,避免对普通乘客的打扰。也有网友建议,不妨先在非高峰期探索,逐步完善宠物友好交通的配套服务。

社会治理绝不是简单的“四舍五入”,在坚决维护最广大群众利益的基础之上,听见少数群体的需求和呼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便民化程度,积极做好“加分项”,才能真正符合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共同期待。

呼声就是动力,问题指出方向。有关部门若能从争议中广泛打捞民声民意,凝聚各方共识,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心事”“难事”,就是办好了一桩最大的民生实事。

相关知识

宠物上高铁?详解高铁宠物政策
宠物可以上高铁吗
宠物能不能带上高铁
“宠物能不能上高铁”应该讨论
宠物鱼能带上高铁吗
宠物上高铁,该支持吗?
高铁旅行必备:仓鼠能带上高铁吗
宠物上高铁,“互不打扰”是底线
宠物上高铁,该支持还是反对?
宠物猫可以带上高铁吗

网址: 重庆瞭望|“宠物上高铁”之争何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7849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理性看待宠物上高铁
下一篇: 宠物上高铁?官方回应了,网友有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