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识鹦鹉—一种非常漂亮、且聪明会说话的热带鸟类。大多数人从社交平台的宠物视频认识鹦鹉。但是,你真正了解鹦鹉这种野生动物吗:
牠们的家乡在哪里?野外种群的现状是怎样的?牠们在野外有着怎样的自然行为和需求?牠们有着怎样的生存危机?
甚至,当你正在为宠物鹦鹉的美丽聪明惊叹,并渴望也拥有一只时,你是否有想过,你的微小的选择都可能关系着这些无辜友善的地球邻居们的命运?
鹦鹉—活泼的地球居民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显示,现存的鹦鹉种类多达403种,牠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中美、南美和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与稀树草原。鹦鹉和其他所有野生动物一样,都是地球家园的居民。
牠们过着群居性的生活,一同觅食进食,交流信息...野外很少有健康的鹦鹉是独自活动的,因为群体生活对于鹦鹉来说,意味着身心双重的安全感,牠们非常享受对群体的依恋。在澳大利亚林地上空,当看到绿色与金色交相辉映,我们便知道,是虎皮鹦鹉群来了。虎皮鹦鹉喜欢和伙伴成群结队一起翱翔,寻找食物和水源,躲避天敌的追捕。牠们也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雄性的虎皮鹦鹉会找到自己喜爱的雌性。来源:网络
然而,向往的生活正在被破坏,鹦鹉已经成了当今最濒危的鸟类类群之一。牠们的这种危险现状很早就引起了世界各国权威机构和保护组织的重视。据IUCN红色名录显示,现存的403种鹦鹉种类中,有117种被评估为受威胁物种(占29%),另有58种(占14%)为近危物种(图1)。
其中,受威胁的鹦鹉种类中有多达90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仍然在减少。
而导致鹦鹉濒危的两大元凶,一是由于森林砍伐引起的原始生境被破坏,二就是由于宠物贸易引起的野生鹦鹉盗猎 。[图1 现存鹦鹉种类保护等级和构成比例;数据来源:iucnredlist.org]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来讲讲,最可能和你我有关的伤害矛头—鹦鹉宠物贸易。
2017印尼鹦鹉走私案,125只鹦鹉被塞在水管里,的图片来源:BBC news
屡禁不止的鹦鹉贸易
鹦鹉凭借自身明艳的羽毛和超群的智商,一举成为最受欢迎也是交易最多的鸟类类群之一。鹦鹉的国际贸易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CITES)数据库统计,近46年间(1975-2021)近七成的鹦鹉种类(276种)有以商业为目的的野生个体国际贸易记录,其中包含54种受威胁物种。
这是一只红额亚马逊鹦鹉,和所有亚马逊鹦鹉属的鹦鹉一样,因为被贴上了格外擅长模仿“说话”的标签,成了被捕猎的受害鹦鹉代表。摄影:顾云芳
据估计,1991-1996年间,每年野生鹦鹉国际贸易的数量可达24万只;1998-2000年间,每年野生鹦鹉交易数量可达33.3万只。据IUCN最新评估,受威胁鹦鹉种类中还有九成(105种)仍存在区域性或国际性贸易。
为了维持野生鹦鹉种群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因为无节制捕猎贸易而造成物种灭绝,CITES将除了四种鹦鹉以外(玄凤鹦鹉、桃花牡丹鹦鹉、虎皮鹦鹉和红领绿鹦鹉)的其他所有鹦鹉都列为了禁止国际贸易(54种)或受管制种类(表1)。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是CITES的缔约国,非原产于我国的附录I和附录II野生动物分别被核准为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而红领绿鹦鹉在我国有分布,属二级保护动物,所以在我国能合法买卖和养殖的鹦鹉只有上文提到的前三种。然而,巨大的宠物市场需求和利益阻止不了偷猎和非法贸易的存在。国际鹦鹉非法贸易屡禁不止,2018年至2020年间,国内有报道记录的鹦鹉的大型走私案件,就有8起,且作案行径都已是相当纯熟。
其中一起查证涉案走私活体鹦鹉多达1.4万余只,若未被查出,则可能销往全国11个省市(表2)。至少三起案件展现出鹦鹉全球非法贸易网络的基本形态:境外货源——走私运输工具(海运或空运)——境内合作养殖场掩盖孵化——分销全国,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据报道,2019年 8 月的深圳鹦鹉蛋走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从南美洲的尼加拉瓜获得鹦鹉蛋,6 天里行踪跨越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再从香港通过高铁,携带鹦鹉蛋走私入境中国。
鉴定报告显示,在244枚鹦鹉蛋中,大多为黄冠亚马逊鹦鹉蛋,部分为绯红金刚鹦鹉蛋、红额亚马逊鹦鹉蛋及斑点亚马逊鹦鹉蛋,均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二中的受保护物种。来源:bilibili
[表2 2018-2020年我国查获的8起鹦鹉走私案例]
巨大的利益让走私团伙绞尽脑汁,铤而走险。这些走私产业链通过一层层的拉锯战,把链条拉的很长,使源头难追溯,从而推脱的一干二净。由于源头的涉案人员常年盘踞国外,所以很难定罪。
据悉,在走私过程中,大量鹦鹉只能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所有排泄物堆积在一起,高密度空间闷热潮湿,造成大量细菌滋生。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统计,鹦鹉在非法贸易运输过程中的平均死亡率高达30%-40%。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调查,在一次走私过程中,多达60-80只非洲灰鹦鹉被关在一个笼子里,在某些情况下,死亡率会高达70%-90% 。而侥幸幸存下来的鹦鹉,也将终身被圈养在客厅或动物园马戏团或繁殖场的笼子中,这对于有着极高天性需求的鹦鹉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2010年,在喀麦隆douala机场,1000只非洲灰鹦鹉在运输箱中被发现来源:www.parrots.org/flyfree/african-grey-parrots-illegal-trade-continues.html
不幸的是,死鸟的数量也非常高。到达后,志愿者在运输箱底部发现了47只死鹦鹉。另外30只鹦鹉由于口渴和压力而未能在第一天存活下来。来源:www.parrots.org/flyfree/african-grey-parrots-illegal-trade-continues.html
除了国际鹦鹉非法贸易,那些在本地黑市流通而从未跨越国界的鹦鹉数量可能更多,也更猖獗。尤其是新热带地区,比如说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 。
非法贸易带来的永久破坏
非法贸易不仅直接导致野生鹦鹉数量的减少和个体的痛苦,还间接地影响着鹦鹉种群的未来生存发展 。绝大多数鹦鹉在树洞里繁殖,但鹦鹉本身并不会挖树洞,一般都是利用天然树洞或对其他鸟类遗弃的树洞进行二次改造。鹦鹉的繁殖树洞相对较深,有些可深达1-2米。
盗猎分子为了能够轻松偷到鸟蛋或者飞行能力弱的鹦鹉幼鸟,他们会用砍刀直接毁坏树洞(图2)。这种粗暴的行为对于鹦鹉来说是灾难。虽然在一片树冠完整的森林里树洞资源并不算太稀缺,但这种偷猎效应是年复一年累积,并直指毁灭而去的。新树洞的生成速度远低于盗猎份子的毁灭速度,适合鹦鹉繁殖的树洞会越来越少,长远来看,种群的增长率越来越小,甚至出现负值,种群的衰落不可避免。
[图2 左图:蓝顶鹦哥的树洞被偷猎者在捕捉幼鸟时破坏;右图:巴西警方查获了上百只蓝顶鹦哥幼鸟。图片均来源于新闻“For Brazil’s most trafficked parrot, the poaching is relentless (Marques D, 2020 Sep 1)”, https://news.mongabay.com/2020/09/for-brazils-most-trafficked-parrot-the-poaching-is-relentless/]
在那么多的鹦鹉中,哪些鹦鹉更可能成为盗猎者和走私者的靶子呢?消费者的选择在其中占多大分量?有学者应用了一个名为CRAAVED的犯罪学模型来分析印度尼西亚非法鹦鹉贸易情况。这个模型综合考量了5个鹦鹉贸易相关的随机因素和3个市场需求因素(表3),试图找出真正催化鹦鹉非法贸易的决定因素。
结果表明,虽然随机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共同影响着鹦鹉非法贸易,但可获取性、娱乐性和可移除性是决定何种鹦鹉成为靶心的主要因素。偷猎者更青睐于那些在市场或黑市流通容易、外表出众有吸引力又更易捕捉的种类。比如说索岛鹦哥,你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也很少出现在非法贸易市场上,是因为这种鹦鹉仅仅分布在墨西哥一个偏远的岛上。
[表3 CRAAVED模型中影响鹦鹉贸易种类的随机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
另一篇文章通过对哥伦比亚地区20多种鹦鹉的调查,也强调了非法贸易的鹦鹉种类与其娱乐性成正相关,如鹦鹉的羽色丰富度,说话能力等等。体型较大、羽色鲜艳且模仿能力强的亚马逊鹦鹉和金刚鹦鹉则更容易成为非法贸易的目标(图3)。
[图3 哥伦比亚地区非法鹦鹉贸易中鹦鹉特征的主成分分析;图片引自 Romero-Vidal et al., 2020]
不谋而合,一说起鹦鹉,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十分经典的形象:有着红绿蓝或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大鸟,很可能会说话……
这样的典型印象,一遍遍受现实中大量市场强化,一边又不断“滋养”贸易市场的巩固。很难说,我们与野生鹦鹉非法贸易真的脱得了关系。自2000年开始,鹦鹉非法贸易问题引起的关注越来越多。一份对2016-2017年淘宝网150天内鹦鹉交易量追踪调查发现,交易中有10种鹦鹉被IUCN列为受威胁的物种,其中小葵花凤头鹦鹉和橙冠凤头鹦鹉更是CITES附录I禁止贸易的种类。
而这些受保护的鹦鹉究竟是来自于野外还是人工圈养(即使是人工圈养,其供给来源也是野生鹦鹉),我们不得而知 。况且,小葵花凤头鹦鹉的人工繁殖本来就很困难且成本高。且不论上述两点,在中国如果想饲养受保护的鹦鹉品种,买卖双方都需要合法的许可证,不然就是违法。
小葵花凤头鹦鹉是宠物贸易的“常客”。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但,总有人在铤而走险。对于非洲、澳洲和亚洲市场来说,非法捕获的鹦鹉合法进入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例如有报告明确揭露,大部分由所罗门群岛进口的鹦鹉并非像宣称是人工繁殖,而是野外捕获,然后被放置在养殖场伪装成人工繁殖。所罗门群岛濒危鸟类交易连同非洲、欧洲货源,经新加坡走向亚洲市场,其中74%进入台湾(图4),而参照案例显示,台湾是中国大陆鹦鹉走私来源地之一。
图为所罗门群岛宣称的人工繁育设施,来源:traffic、cityparrots
另一份最新研究表明,新加坡的鹦鹉饲养者越来越关注所购买的鹦鹉来源问题,其中有70%的购买者表明愿意花更多的钱和时间等待合法圈养繁殖的鹦鹉。
但是,事实上,67%的鹦鹉主人并不清楚他们所饲养的鹦鹉种类的野外种群现状和生存情况,86%的受访者并没有意识到贸易令野生鹦鹉种群面临灭绝的危机,也无法明确分辨野生鹦鹉和圈养繁殖鹦鹉,加上市场的虚夸和遮掩,更是把终端买家与真正事实彻底隔绝开来。如果这些买家依旧对宠物鹦鹉背后的黑色深渊毫不知情,那他们就根本谈不上是自己做出的理智选择,而只是被别有用心的市场所巧妙引导,很有可能助长了鹦鹉所受的伤害。
这样的魔幻现实是真正爱鹦鹉的人需要认清的。
[图4 新加坡鹦鹉市场的主要进出口国家或地区,仅统计CITES数据库合法鹦鹉贸易记录部分(2005-2016);图片引自Aloysius et al., 2019)]
来源:让候鸟飞
相关知识
你应该知道的宠物肥胖事实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动物
有关《物权法》的出台,能保护我们的宠物吗
长相惊艳但生存堪忧,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鹦鹉保护?
为什么不能欺负哈士奇?(保护宠物的权利)
关于哈士奇的 8 个惊人事实
宠物:关于金刚鹦鹉的有趣事实
你对“黄冠葵花凤头鹦鹉”这种动物了解多少呢 – 手机爱问
为什么出笼子的虎皮鹦鹉都喜欢待在笼子上或者是某一高处?
如何饲养长尾小鹦鹉:成功的要求和照顾
网址: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鹦鹉保护——你应该知道的与你我有关的伤害事实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88155.html
上一篇: 仓鼠养长毛还是短毛【吧友互助吧】 |
下一篇: 短尾绒鼠(关于短尾绒鼠简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