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讯(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刘芳)近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教授高小榕在深圳举办了主题为《脑机接口技术与帕金森的治疗康复应用》的讲座,向来自深圳等地的帕金森患者讲解了脑机接口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脑机接口用于帕金森病治疗、康复的现状和未来。
作为中国脑神经工程和脑机接口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高小榕认为,未来脑机接口最早的应用场景可能以医疗和助老为核心。科学家最初研究脑机接口技术的动力,来自于医疗领域,目的是帮助那些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重建肢体运动能力。
目前,脑机接口虽然不像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一样实现普及,但在医疗领域已被率先“接”入。脑机接口可以帮助像霍金这样的渐冻症患者便于行动。当老人渐渐丧失行动能力后,也可以通过机器做一些事。
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300多万。帕金森病也被称为震颤麻痹,是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对于该病的治疗,脑机接口主要有三大技术路径——非侵入式、侵入式和半侵入式。”高小榕介绍,“三大路径各有利弊,最大区别在于信噪比(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强度的比值)和安全性之间的取舍。”他表示,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用于医疗领域会是未来的趋势,帕金森病的治疗就可以使用电极精准探测到大脑哪个区域出了问题,并刺激大脑中的运动神经,遏制大脑的异常放电,缓解帕金森患者的颤抖等症状。
在找到精准大脑区域之后,就可以研发相应的脑机接口设备。高小榕描述未来帕金森病利用脑机接口技术的治疗场景:“比如,未来帕金森患者戴上一个头套和指环,手就不抖了。佩戴一个脚环,脚也不抖了!”
高小榕(前排左4)和深圳“帕友”在一起。主办方供图
深圳的帕金森患者在现场表示,这场讲座内容前沿,信息丰富,高教授分享的内容干货满满,期待脑机接口技术为帕金森患者带来好消息。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知识
脑机接口的神经信号: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谁将大行其道?
双向脑机接口新突破,美国团队新研究提高非侵入式性能
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动物试验成功完成
从科幻到现实,聚焦脑机接口的核心技术与突破
治疗癫痫、抑郁、帕金森,脑机接口颠覆级应用何时“登陆”人体?
既不开颅也无需植入,有望掀开帕金森治疗新路,大咖披露“脑机接口”动态
柔灵科技亮相云栖大会,脑机领域“硬科技”你都体验到了吗?
第三层大脑:脑机接口破解人类进化密码
科学家首次非侵入远程遥控大脑 利用红外光控制动物行为
《生物MEMS和非侵入式传感器-2018版》
网址: 高小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将成未来趋势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90941.html
上一篇: 王辉亮:通过纳米粒子技术,对特定 |
下一篇: 液态活检,一种非侵入性进行疾病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