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

作为狩猎鸟,被人为引入欧洲、北美洲、夏威夷、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如知名亚种 P. c. colchicus,最晚是由罗马人引入欧洲。雉鸡在10世纪左右被带入英国,但在17世纪左右绝迹,1830年左右重新引入。

雉鸡约在1857年引入北美。其中主要是华东亚种 P. c. torquatus。主要分布于北美的草原地区,是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州鸟。

七彩山鸡图片集锦 七彩山鸡图片集锦(4)七彩山鸡在南方有龙凤鸟、凤凰鸟之雅称,其羽毛美丽、体型硕大。雏苗经三个半月的饲养,体重可达到公鸡2~3斤,母鸡1~1.5斤。雄雉体长近0.9米,羽毛华丽,颈下有一显著白色环纹。雌雉体形较小,尾也较短,通体砂褐色,有斑。

山鸡的外形分头、颈、躯干和四肢4个部分,体表有一层羽毛覆盖。公山鸡头和颈的羽毛为淡蓝色至绿色,颈上有明显的白环,胸部中央的羽毛呈紫红色,两侧为淡蓝色,背腰部均为浅银灰而带绿色,腹侧为淡黄色并带有黑色的斑纹,尾羽较长,呈橄榄黄色,并具有黑色横斑,中央4对尾羽呈红紫色,两侧尾羽浅橄榄色,具褐色斑点,翼上覆羽浅灰色,边缘白色。母山鸡羽色不如雄鸡艳丽,体形较公山鸡小,头顶上有黑色和棕色的斑纹,后颈羽基栗色,近边缘为黑色,喉部略带白色,胸部和背部羽颜色较杂,羽片中央有黑棕色斑点。腹羽淡棕色。尾羽是黑色和浅黄色的呈虫迹状的条纹。公山鸡平均体重可达1500克,母山鸡平均体重可达1250克。

雉鸡亚种甚多,个体大小和羽色变化亦大,但基本特征相同,现仅以雉鸡东北亚种为例描述如下:雄鸟前额和上嘴基部黑色,富有蓝绿色光泽。头顶棕褐色,眉纹白色,眼先和眼周裸出皮肤绯红色。在眼后裸皮上方,白色眉纹下还有一小块蓝黑色短羽,在相对应的眼下亦有一块更大些的蓝黑色短羽。耳羽丛亦为蓝黑色。颈部有一黑色横带,一直延伸到颈侧与喉部的黑色相连,且具绿色金属光泽。在此黑环下有一比黑环更窄些的白色环带,一直延伸到前颈,形成一完整的白色颈环,其中前颈比后颈白带更为宽阔。上背羽毛基部紫褐色,具白色羽干纹,端部羽干纹黑色,两侧为金黄色。背和肩栗红色。下背和腰两侧蓝灰色,中部灰绿色,且具黄黑相间排列的波浪形横斑;尾上覆羽黄绿色,部分末梢沾有土红色。小覆羽、中覆羽灰色,大覆羽灰褐色,具栗色羽缘。飞羽褐色,初级飞羽具锯齿形白色横斑,次级飞羽外翈具白色虫蠢斑和横斑。三级飞羽棕褐色,具波浪形白色横斑,外翈羽缘栗色,内翈羽缘棕红色。尾羽黄灰色,除最外侧两对外,均具一系列交错排列的黑色横斑;黑色横斑两端又连结栗色横斑。颏、喉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亦具金属光泽,羽端具有倒置的锚状黑斑或羽干纹。两胁淡黄色,近腹部栗红色,羽端具一大形黑斑。腹黑色。尾下腹羽棕栗色。 

虹膜栗红色(♂)或淡红褐色(♀),嘴暗白色,基部灰色(♂)或端部绿黄色,基部灰褐色(♂),跗蹠黄绿色,其上有短距(♂),跗蹠红绿色,无距(♀)。

大小量度:体重♂1264-1650克,♀880-990克;体长♂730-868毫米,♀590-612毫米;嘴峰♂33-36毫米,♀29-30毫米;翅♂213-245毫米,♀210-220毫米;尾♂435-528毫米,♀225-286毫米;跗蹠♂61-79.5毫米,♀57-60毫米。(注:♂雄性;♀雌性) 

行为习性

线描图 线描图(4)在沿海各省,常见于大片庄稼地附近高达数十米的丘陵地上,主要栖居在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分布高度多在海拔1200米以下,但在秦岭和中国四川,有时亦见上到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山区灌木丛、小竹簇、草丛、山谷甸子及林缘草地等处。在东北,夏季时分布至海拔800~900米山地,在北京至1,000米以上,在秦岭以南至2,200米,在四川汶川,有时高达2,900~3,000米处。至秋季渐从高海拔处迁到山麓草场及近山的耕地。此时,在湖泊江河边上的苇塘内,也栖息着很多的七彩山鸡。至秋后,芦苇被割掉时,它们就更易被发现,成为此时狩猎的主要对象。

脚强健,善于奔走。飞行也很有力,不过飞行仅短距离,不能持久。平时多潜伏草间找吃;如受任何惊动,就在稠密的草堆中窜匿,隐蔽不了时才骤然振翅飞起,在几次拍翅后,就能飞得相当迅速,但飞得不远,又悄悄地潜入草丛中逃去。

适应性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山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从平原到山区、河流到峡谷,海拔300米到3000米均有山鸡栖息生存,并随季节变化而作不规范的垂直迁徙,能耐受40℃的酷暑和-15℃的严寒,夏季栖于气候凉爽、通风、食物较丰富的地区,秋后迁徙至向阳背风处。一般临晨出来活动、觅食,野生状态下的山鸡主要栖息于苇塘内、有庄稼生长附近有小丛林的丘陵地及平坦的庄稼地,下雪或大雨天气多在树根下过夜,家养山鸡习惯在地上过夜。

集群性

山鸡有集群活动习性,群体的规模不稳定,一般以雄山鸡为中心和其它配偶共同组成相对稳定的群体,一般一公配多母,极个别一公配一母,如遇其它公山鸡介入,公山鸡会发生强烈争斗。

杂食性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山鸡喜豆类、农作物的种子和茎叶等植物性食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摄取的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春季可以采食植物的芽苞、野草、野菜的嫩芽和植物的根茎,还喜欢刨食豆类种子;夏季是山鸡饲料较为丰富的季节,能采食到植物的根茎、花叶和浆果及籽实,也能吃到蚂蚁等昆虫虫卵动物性饲料,野生山鸡出壳后主要以昆虫、幼虫、虫卵为食物,以后逐步过渡到植物性饲料,人工育雏前期,必须注意日粮中动物性饲料的添加;秋季主要采食籽实、野草及农田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类籽实;冬季主要以籽实和野草为生。人工圈养山鸡采食人工配制的配合饲料,山鸡的食量小,每天约采食70克左右。

喜栖于蔓生草莽的丘陵中,冬时迁至山脚草原及田野间。以谷类、浆果、种子和昆虫为食。善走而不能久飞。

山鸡食量小,一般每天吃60~70克,少吃多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仍保留此习性,吃食时往往吃一点走一圈,回头再吃,直至吃饱为止。山鸡采食时先小心接近食物,并极力伸长头颈,啄一下,看一看,一有异常动静,立即后退。

攻击性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山鸡在繁殖期好斗,尤其是雄山鸡。雄鸡为了争得“领主”地位,往往斗得头破血流,强的个体在交配和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在繁殖期以雄山鸡为中心组成繁殖群,如有其它群的公山鸡介入,公山鸡间会产生激烈的争斗。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同笼舍的公山鸡间常发生争斗现象,弱者被啄得头破血流。

山鸡即使在采食过程中也不时地抬头张望,观察四周动向,如遇敌害,迅速逃避。当敌害靠近时即起飞。逃避时将头钻入树丛或草丛中,顾头不顾尾。人工饲养的山鸡,一旦听到响声或其它惊吓,就乱飞乱撞,常碰得头破血流,所以,山鸡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山鸡惊群。

留鸟: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国、格鲁吉亚、伊朗、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蒙古、缅甸、俄罗斯(东亚区)、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雉鸡分布图 雉鸡分布图

引进(留鸟):阿尔巴尼亚、安道尔、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哈马、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加拿大、克罗地亚、古巴、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荷兰、新西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欧洲区)、圣海伦娜,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美国(夏威夷群岛)。

存在不确定性(引进):墨西哥和波多黎各。

育雏期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1)适时开水、开食山鸡苗应在出壳24小时内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的葡萄糖或0.1%的高锰酸钾。开水后2小时开食,开食的饲料要求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适口性强而便于啄食的精料为宜,对不会饮水吃料的雏鸡应加强调教。育雏前几天喂食应注意少量多次,防止雏山鸡暴食暴饮,造成消化不良,0~2周每天喂6次,3~4周每天喂5次,5周以后每天喂4次,随日龄的增加,采食量递增,到接近成年体重时,采食量趋于稳定。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2)温湿度的控制适宜的育雏温度,1~3日龄34~35℃,4~7日龄32~33℃,2周龄28~31℃,3周龄24~27℃,4周龄22~23℃,5周龄后可脱温。给温总的原则是夜间比白天高,小群比大群高,具体还应做到“看鸡施温”,即根据雏山鸡的精神状态给予正确施温。温度适宜时,山鸡表现食欲较好,饮水适度,活泼好动,睡眠时均匀分散开来;温度过高时,山鸡表现为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量加大,食欲不好,有时见稀样粪便;温度过低时,山鸡行动迟缓,靠近热源,有时可见层层扎堆,相互挤压,在整个育雏期间应防止温度忽高忽低。相对湿度前期要求高,主要是为了防止雏山鸡脱水,后期要低一些,主要是为了防止球虫病等疾病发生,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着鸡龄的增大密度逐渐减小,1~10日龄每平方米50~60只,11~30日龄20~30只,30日龄以上10~15只,另外还要保证山鸡有足够的采食位置和饮水位置。

(4)育雏室内环境的控制育雏室内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雏山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疾病、眼病等,在保证育雏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通风换气,总的原则是以人进入室内不感到有刺激眼、鼻和气闷为宜。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5)合理的光照制度商品山鸡的生产对光照制度要求不严格,种用山鸡则必须制订合理的光照制度。在育雏阶段应遵循总的原则是: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采用弱光,避免强光,光照时间不能或长或短。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0小时光照,第2周19小时光照,第3周转入自然光照。

(6)断喙为了防止山鸡啄癖的产生,往往要进行断喙。一般情况下要断喙2次,第1次在10日龄左右,第2次在10周龄左右,可用断喙器、电烙铁或剪刀灼烧后将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连断带烫,防止出血,断喙前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也可加一些镇静药,以减少应激。断喙时注意不要将舌头断去,种用公山鸡可不断喙或仅断喙尖,否则会影响配种[7]。

(7)防病防疫开水时最好在饮水中加0.1%的高锰酸钾,以清理肠道。第3~7日龄饲料中加入防白痢的药物如痢特灵0.04%(注意添加量及拌匀),日喂2次,或在饮水中加入0.02%的痢特灵,连饮1周,8~14天防细菌性疾病和球虫病,15~20日龄在饲料中拌加土霉素0.05%,日喂2次,预防球虫。在14日龄和28日龄用新城疫系苗免疫接种。

(8)建立日常的管理制度每天的饲喂次数、饮水、打扫环境、记录工作都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每次进雏时要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采食量、粪便等,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对温度、湿度及通风情况要经常检查。每天清洗料槽、水槽1次,清理1次粪便。

(9)防止雏雉鸡早期死亡。选择身体健康体质较好的强雏,对于品质不良、体质较弱的雉鸡比较难养,即使成活,生产性能往往也不理想。提供适宜的育雏条件,特别育雏温度过低、突然停电、接种疫苗或抓鸡时,雏鸡会扎堆挤压,导致压死,也要防止雏鸡被挤入水盆淹死。防止疾病发生,做好免疫接种,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生素预防球虫病和白痢等病的发生,要注意更换预防用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

育成期

综述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山鸡的育成期是指5周龄以上的青年鸡,这一阶段是山鸡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了保证山鸡的正常发育,培育合格的后备种山鸡,除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外,还应掌握如下要点:

及时转群

雉鸡饲养至6~8周龄时,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如作为种用还要在19~20周进行第2次转群,由育成舍转入产蛋舍。对于种用山鸡两次转群是整顿山鸡群的好机会,将体型外貌等有严重缺陷的山鸡淘汰作商品山鸡饲养。

密度

育成期密度过大,鸡群生长发育不整齐,往往还会发生啄羽。5~10周龄,以每平方米6~8只为宜,如果包括运动场,则每平方米3~4只,每群以300只为宜;11周龄以上,每平方米3~4只,包括运动场则每平方米1.5只,此时,可从羽毛上明显分出雌雄,应按雌雄及强弱分别组群,每群100~200只。

控制体重,防止过肥

确定留种用的育成山鸡,除在6~8周龄进行初选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如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标准;控制喂料量,增加粗纤维和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等。

繁殖期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专门用于繁育的山鸡称种山鸡,种山鸡可分休产期和繁殖期。休产期又可分为繁殖准备期(1~3月份)、换羽期(8~9月份)、越冬期(10~12月份)。

1.繁殖准备期

重点做好种山鸡分群、整顿、免疫工作,选留体质健壮、发育整齐每100只左右编为一群,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加喂维生素、微量元素,适当补充钙、磷,网室换铺沙子。这一时期的防疫消毒工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气温回升,各种病菌容易繁殖,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消毒,注意疫苗的接种。

2.换羽期

产蛋结束后开始换羽,为了快速换羽,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但要保证含硫氨基酸的供给,以使羽毛快速生长,在饲料中加1%生石膏可促进新羽生长。产蛋结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山鸡及繁殖性能和种用时间过长的山鸡。

3.越冬期

要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如是垫料平养要增加垫料的厚度,并及时更换垫料。饲喂量可适当加大,或在饲粮中添加高能量饲料从而提高饲料能量代谢能水平。根据山鸡产蛋率等成绩对种山鸡群进行调整,选出育种群、商品群和淘汰群。

产蛋期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1.适时公母合群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一般公山鸡9~10月龄性成熟,母山鸡性成熟要迟1个月左右。山鸡进入繁殖期即要放对配种,合群配对的时间相对很重要,配对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气温、繁殖季节及饲粮营养水平,过早配对,影响种山鸡群的成活率,还会促使公山鸡早衰,过晚会影响种蛋受精率和造成种蛋的浪费,配对时间一般以3月中旬前后为宜,但有的场也提到每年2月份放配。也可以通进试配方法确定适时合群时间,方法是先试放1~2只公山鸡入母山鸡群,观察母山鸡是否愿意交配,还可根据母山鸡的鸣唱、红脸或做窝等行为来掌握合群放配时间。山鸡群大小以100只左右为1群,公母比例以1∶5~6为宜。

2.及早确立和保护“王子鸡”的地位。公母山鸡合群后,公山鸡间出现强烈的争偶、斗架,胜利者即为“王子鸡”,这个过程也称为拔王过程,“王子鸡”确定后,整个鸡群就稳定下来。在拔王过程中尽可能人为的帮助确立“王子鸡”的地位,有利于稳群,减少死亡。公山鸡群位序列确定后不得随意放入新公山鸡,以维护“王子鸡”的地位,除非到繁殖后期,有部分公山鸡只是争斗而不交配或繁殖力下降,必须及时进行公山鸡轮换,对新公山鸡要加强人工保护。“王子鸡”在交配、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但有不让其它公山鸡交配的特点,所以应设置屏障遮住“王子鸡”的视线,使其它公山鸡有机会与母山鸡交配,这是提高群体受精率的重要措施,方法是按每100平方米放入3~4张石棉瓦横着竖在网室内,也可放树枝堆或设置假山。

3.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

繁殖期的山鸡要求营养丰富,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蛋白质要求达18%~20%,另外适当增加饲料中多维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4.保持良好稳定的环境条件

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定管理,出入山鸡舍动作要轻,经常检查修补网室,防止兽害骚扰鸡群,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5.勤捡蛋,减小蛋的破损,公母山鸡都有吸蛋的恶习,破蛋率有时会很高,因此要勤捡蛋,特别是山鸡在午后产蛋较多,要定时收蛋,发现破蛋,应及时将蛋壳及内容物清除干净。还可在舍内、动动场上堆放树丫,下面垫一些干草,可大大减少蛋的破损率。初产山鸡有时会出现难产情况,要及时助产。

6.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山鸡产蛋率山鸡驯化时间不长,产蛋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3~8月为产蛋季节,其它月份停产,这对全年均衡供应山鸡的影响很大,或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措施,能使山鸡全年产蛋,提高产蛋率。在换羽期,调整日粮,降低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20%以下),代谢能10.46兆焦/公斤,限制采食量,尽快使其换羽。在原停产季节来到前加强饲喂,将饲粮中蛋白质水平调到25%左右,代谢能11.30%兆焦/公斤,在正常产蛋季节再适当降低蛋白质至22%左右,在饲粮中补加适量蛋氨酸、赖氨酸、多维、微量元素,增加饲喂次数,在产蛋期间不能减少光照时间,每日保持14小时左右光照。

人工养殖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人工养殖七彩山鸡,要掌握以下几项技术。

1、建舍:山鸡舍应建在地势干燥、平缓、向阳背风、便于排水的砂质土壤环境中。采用开放式鸡舍,鸡舍前面设露天围网运动场。开放式散养山鸡,舍内应设栖架,栖架可用立架或平架。运动场一侧设食槽和塔形真空饮水器。山鸡喜沙浴,运动场应设沙池,用砖砌成40厘米高的池子。池内放沙,保持清洁。

2、繁殖:人工驯养的山鸡,5~6月龄可达性成熟。七彩山鸡一般从3月初接受交尾、开始产蛋,到10月结束。公母比例以1∶5~6为宜。产蛋窝要设在安静暗处。母鸡产蛋时间多在午后,为防止啄蛋,应及时拣蛋。 饲料 雏山鸡日粮配方(%):1~20日龄──熟鸡蛋65,玉米面8,黄豆面16.5,麸皮3,骨粉1,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3.5,维生素合剂0.5;20~40日龄──熟鸡蛋30,熟鱼20,玉米面19.5,黄豆面15,麸皮8,骨粉2,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2.5,维生素合剂05;40~60日龄──熟鱼50,玉米面19.5,豆饼粉15,麸皮8,骨粉2,食盐0.5,酵母2,禽用生长素2.5,维生素合剂0.5。青年鸡日粮配方(%)──熟鱼15,玉米41.5,豆饼15,小麦15,鱼粉5,矿物质添加剂8,盐0.5。维生素添加剂每百公斤5克。成鸡日粮配方──非繁殖期(11~2月)玉米61,麸皮14,豆饼粉12,鱼粉8,贝壳粉3,骨粉1.5,食盐0.5。 饲喂 饲料要定量。雏鸡阶段每日20~30克,青年鸡阶段30~40克,成鸡阶段40~50克。饲喂要定时。出壳到4周龄,从早6点开始日喂4次,成鸡从早6点开始日喂3次。自由饮用清洁水。

3、成鸡出售:体重达1.5~2公斤即可出售。也可留作种用。

冬季产蛋

野鸡的正常产蛋时期在2~8月份,其中产蛋高峰多集中在2~6月份,随着气温的上升,7~8月份虽未停止产蛋,但数量已急骤下降,况且种蛋受精率极低,也就是说在6月底就该改变饲养方式了。

一、光照程序。6月底时,首先进行公母分群,分别开始执行暗光期,把光照时间从6月份前产蛋时的17小时压缩到每天8小时,总共实施2个月到8月底结束;期间注意野鸡的防暑工作。

2个月后,开始执行新的光照程序,以每周增加1.5小时为宜,逐渐恢复到每天的17小时光照。特别注意的是公野鸡一定要与母野鸡同期实施暗光程序,否则公野鸡将无交尾的能力。

二、饲喂。执行暗光期时可饲喂市售种鸡产蛋前期料,外加玉米、高粱、稻谷、小麦等粗饲料,保证青绿饲料的供给。暗光期结束到产蛋之前,除饲喂种鸡前期料外还应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产蛋期饲喂市售种鸡产蛋料,适当增加如豆粕、鱼粉、骨粉、蛋氨酸、赖氨酸、复合多维等营养物质。同时,供应充足的细嫩青饲料,保证饮水卫生。

三、合群。暗光期一过即可公母合群,公母配比为1:4。

四、防疫。合群时全群注射新城疫]系疫苗,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安静,每周用“百毒杀”带鸡喷雾消毒1次。

五、保证舍温。冬天比较寒冷,要人为的为野鸡创造一个四季如春的产蛋环境,舍温以不低于10℃为宜。

通过以上措施,野鸡大约在10月底便可再次产蛋,每只野鸡年产蛋可多达180~200枚,种蛋受精率可达90%,这种反季节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野鸡的生产性能。

提高产蛋率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2)一、搞好防疫。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清洁,除每天定时清扫外,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两次。消毒液可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高锰酸钾水刷洗一次。在产蛋期主要疫病有白痢、大肠杆菌等,防治可用青霉素,价廉安全,使用方便。用一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供80只鸡防疫一次,方法是将青霉素兑入饮水中给鸡饮用即可,一般每周一次。

二、选育良种。山鸡产蛋率的高低,种鸡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1.5公斤,个体匀称,发育良好,性情温顺,活泼好动,冠色鲜红,眼大有神。公山鸡各部位匀称,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长而洪亮,羽毛丰满,姿态雄伟并具有较强的交配能力。

三、公母比例。公母搭配合理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延长产蛋期的重要措施。公鸡太多,一是浪费饲料,二是公鸡常为争夺配偶而殴斗负伤,母鸡也因难以接受频繁的交配而影响产蛋;公鸡太少会使种蛋受精率下降,一般公母比为1:3~1:4为宜。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四、科学配料。产蛋期间的山鸡,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齐全。此期间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0%、豆饼15%、麦麸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另加添加剂0.5%和在每百斤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产蛋两个月注射一次“产蛋综合下降疫苗”。

五、温度适宜。山鸡虽然在-20℃不会冻死,但温度低于5℃就影响产蛋和正常生长,为使山鸡多产蛋,提高效益,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加温措施,可用塑料大棚和煤火等,并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之间的关系。

六、饲养管理。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有清洁充足的饮水,并细心观察,发现疾病及时隔离给药治疗,要每天清扫圈舍尽量保持鸡舍干燥清洁。一般每平方米饲养不要超过5只,并按时补充光照,每天3~4小时,每平方米一般3~4瓦灯泡即可。

育雏管理

温度、光照、密度:育雏温度要随日龄增长逐步下降。1~3日龄为35℃~34℃,4~10日龄每天下降0.5℃。11~28日龄降到28℃常温。1~3日龄昼夜给予光照,每7平方米用25W的灯泡1个,一直照到30日龄,但要逐渐减少照射,往后即可利用自然光照。饲养密度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1~30日龄为20只,以后随日龄增长进行调整。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2)七彩山鸡在中国境内,如上所述,计有30个亚种。

上面已经提过,雉鸡在国内的许多亚种,有的具白色颈圈,有的仅具遗迹,有的却完全没有;所具的颈圈有的甚狭,有的很宽,有的很完整,有的却在前颈处中断或加宽,很不一致,随各亚种而有不同;有的亚种其雄鸟之间还见有个别变异而互相不同。

由于不少亚种特别是在中国沿海一带,均具有白色颈圈,所以常把雉鸡叫做环颈雉,但这名称却不能适用于雉鸡的所有亚种。

30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雉鸡贺兰山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alaschanicus

Alphéraky & Bianchi, 1908

2

雉鸡阿姆河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bianchii

Zarudny, 1914

3

雉鸡土库曼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chrysomelas

Severtzov, 1875

4

雉鸡高加索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colchicus

Linnaeus, 1758

5

雉鸡贵州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decollatus

Swinhoe, 1870

6

雉鸡弱水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edzinensis

Sushkin, 1926

7

雉鸡川南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elegans

Elliot, 1870

8

雉鸡台湾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formosanus

Elliot, 1870

9

雉鸡科布多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hagenbecki

Rothschild, 1901

10

雉鸡河北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karpowi

Buturlin, 1904

11

雉鸡内蒙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kiangsuensis

Buturlin, 1904

12

雉鸡准葛尔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mongolicus

Brandt, 1844

13

雉鸡东北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pallasi

Rothschild, 1903

14

雉鸡波斯亚种

Phasianuscolchicuspersicus

Severtzov, 1875

15

雉鸡阿富汗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principalis

P. L. Sclater, 1885

16

雉鸡滇南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rothschildi

La Touche, 1922

17

雉鸡祁连山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satscheuensis

Pleske, 1892

18

雉鸡北高加索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septentrionalis

Lorenz, 1888

19

雉鸡莎车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shawii

Elliot, 1870

20

雉鸡阿拉善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sohokhotensis

Buturlin, 1908

21

雉鸡甘肃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strauchi

Przevalski, 1876

22

雉鸡四川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suehschanensis

Bianchi, 1906

23

雉鸡广西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takatsukasae

Delacour, 1927

24

雉鸡高加索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talischensis

Lorenz, 1888

25

雉鸡塔里木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tarimensis

Pleske, 1889

26

雉鸡华东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Gmelin, 1789

27

雉鸡锡尔河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turcestanicus

Lorenz, 1896

28

雉鸡青海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vlangalii

Prjevalsky, 1876

29

雉鸡河谷中部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zarudnyi

Buturlin, 1904

30

雉鸡撒马尔罕亚种

Phasianus colchicus zerafschanicus

Tarnovski, 1893

应用范围

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织成缎、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

羽毛 雉鸡羽毛具有质地轻软、富有弹性、防潮保暖的特点。可加工成羽绒服装、床垫、座垫、睡袋、被套 等,正羽可加工成精美的工艺装饰品,一般每只雉鸡可产羽毛130~200克。

粪便利用 雉鸡粪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经发酵加工后,用来作牛、羊、猪等家畜的饲料,也可以经堆肥,发酵后用作农家肥料。

药用价值

山鸡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30%左右,含有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元素,而脂肪仅0.9%,基本不含胆固醇。

中医认为,山鸡具有补中益气,平喘、 提神益脑的功效。山鸡的胆、血、内金经过提炼可制成医药制剂,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美容价值,有预防和抗病治疗癌症的作用。

观赏价值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3)节日送山鸡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时还可制成漂亮又好卖的标本。我农庄用野鸡的皮毛做成的标本,光彩鲜艳、栩栩如生、高贵典雅,每架200多元还畅销各大城市工艺礼品店、旅游景点。野鸡的羽毛别具特色,还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英国国防部还把它做成最有效的防弹衣。

种群现状

雉鸡的欧洲种群估计有4,140,000-5,370,000对,相当于8,290,000-10,700,000只成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 欧洲占全球范围的不到5%,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初步估计为165,800,000-214,000,000只成鸟,尽管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一估计。 因此,全球物种数量处于160,000,000-219,999,999只成熟个体之间。

趋势理由:雉鸡分布广泛,在其大部分范围内非常普遍,但由于栖息地丧失和过度捕猎,当地疼痛感正在减少。 在欧洲,总量估计会增加(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雉鸡塔里木亚种被认为非常稀有,可能只有200-300只(del Hoyo等人,1994年)。

保护级别

中国亚种全部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9词条图册

相关知识

七彩山鸡全阶段养殖要点
环颈雉,又称七彩山鸡、七彩山鸡、地方凤凰、野鸡等
奇妙的朋友②|“七彩山鸡”环颈雉
一只友好的七彩山鸡一一环胫雉
环颈雉。环颈雉也叫野鸡、山鸡、七彩山鸡。体型较鸡要小,善于奔
七彩山鸡|(GBIF)发布河北北戴河环颈雉数据
野趣车八岭——齐看“七彩山鸡”环颈雉!
山野鸡是几级保护动物,野山鸡属于保护动物吗
美丽的山鸡——环颈雉鸡
环颈雉,也叫七彩山鸡,俗称野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鸟有白色颈圈,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七彩发光羽毛。#神奇动物在抖音 #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

网址: 七彩山鸡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9636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美国奥兰多宠物展圆满落幕 天元宠
下一篇: 《宠物王国》桌面也能养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