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江热议:“星期宠”售卖乱象频发,呼唤宠物市场规范升级

大江热议:“星期宠”售卖乱象频发,呼唤宠物市场规范升级

  “把狗带回家没两天,狗就出现了呕吐、拉稀等症状,于是送回宠物店治疗,当时给开了药打了针,可是没过几天,狗狗就死了。”来自云南的沙女士去年年底看到某社交平台的“萌宠”广告推送后,在一家宠物店里购买了一只吉娃娃犬,在购买时被商家捆绑消费了高价狗粮,没想到买到的还是带病宠物。(4月11日《法治日报》)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宠物(犬、猫)数量已经达到1.1亿只,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到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114亿元。随着“宠物经济”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宠物消费,但由此引发的“星期宠”售卖乱象也日益增多。

  所谓的“星期宠”,即在买家买到时宠物状态良好,但大概一到两周后就会出现咳嗽、呕吐、便血等各种病症,最终走向死亡。可这些宠物猫、宠物犬为何会成为“星期宠”?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宠物短期内生病甚至死亡很可能是因为身上携带了传染病病毒。而犬瘟热、犬细小等疾病的发病,一般就是7天,宠物在店内看起来情况良好,则很有可能是商家进行了操作,比如,给宠物注射血清、肾上腺素、强烈兴奋剂等针剂,短时间内掩盖宠物染病事实。显然,商家存在故意隐瞒事实行为,不仅涉嫌消费欺诈,而且也涉嫌违反动物防疫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然而,不少消费者还表示,自己在购买宠物时遭遇过商家加价、捆绑销售的情况,而之后宠物频繁生病甚至死亡,却遇到维权困难等问题。在这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宠物管理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缺乏国家统一的标准及可供监管部门参考的法律法规,加之活体交易情况本就复杂,让消费者很难有确凿证据,这也就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进而导致“星期宠”售卖乱象频发。为此,我们呼唤宠物市场规范升级,相关监管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建立经营主体黑名单,让不良商贩无利可图;另一方面,适当提高经营者的违约成本、违法成本,让扰乱宠物销售市场的行为无处遁形。

  同时,要想避免陷入纠纷,消费者还必须自己把好关,一方面尽量选择线下购买宠物,在正规的、证照齐全的商家消费;另一方面在购买宠物前要订立合同并保存好交易凭证,可以约定在交付宠物前对宠物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将宠物健康情况约定在合同中。

  从大到小,一步步推进,改变可能会慢一些,但只要是走在改变的路上,就有希望消除“星期宠”售卖乱象。从管理部门到商家,都应该参与宠物市场规范建设,从业者、饲养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养宠观念,让宠物市场更加成熟,让宠物市场像宠物们一样“纯粹可爱”。

  (叶太阳)

  编辑:徐楫越

  校对:熊细娇

  审核:倪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江西网(大江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知识

廖卫芳:“星期宠”售卖乱象亟待多方规范
河声丨“星期宠”售卖乱象亟待规范
记者调查“星期宠”售卖乱象
“星期宠”售卖乱象调查:短时间内生病死亡
“星期宠”售卖乱象调查:买来的宠物犬为何没活过一周
买来的宠物犬为何没活过一周?记者调查“星期宠”售卖乱象
“星期宠”售卖乱象:买来的宠物犬为何没活过一周
记者调查“星期宠”售卖乱象:买来的宠物犬为何没活过一周?
“星期宠”售卖乱象调查:买来的宠物犬为何没活过一周?
买来的宠物犬为何没活过一周?“星期宠”售卖乱象调查

网址: 大江热议:“星期宠”售卖乱象频发,呼唤宠物市场规范升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0137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ai怎么手绘宠物小精灵中的地鼠?
下一篇: 两只宠物狗的“自由恋爱” 竟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