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暗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此点燃。据一位目击者回忆,大公流着鲜血对妻子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说:“亲爱的,别死,为了我们的孩子活下去!”随后,他的帽子脱落,帽上的绿色羽毛散落在整个车厢……
谁能想到,改变了世界进程的重大事件,羽毛竟也成了配角。实际上,羽毛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古人类学家Marco Peresani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尼安德特人头骨混杂着鸟骨,经探测发现这些鸟骨的部分羽毛已被拔除,由此他和同伴们推断,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用羽毛作为装饰品。不过关于羽毛真正成为风尚,最早要追溯到十六世纪。
在当时繁荣的贸易中心,本地人开始用鹦鹉、鹤、燕子羽来装饰帽子,羽毛加工自然而然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从布拉格到纽伦堡,从巴黎到马德里,不少人们都以为加工服装用羽为生,其中包括羽毛染色。一则1548年的染色教程中甚至还具体提到,要想染出漂亮有光泽的黑色,灰烬、一氧化铅和河水必不可少。羽毛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得益于地理大发现,更易捕获的南美洲、非洲鸟类为欧洲人提供了充足且异域风情十足的原材料。因此,羽毛成了统治阶级们展现自身力量和疆域的另一种方式。1573年,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印刷商Christophe Plantin在出版的佛兰芒语-法语词典中,还编入了形容不敢穿羽毛的人的词语,羽毛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之紧密,由此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与现在不同,当时羽毛多与男性挂钩。书籍《The First Book of Fashion: The Book of Clothes of Matthaeus and Veit Konrad Schwarz of Augsburg》共描绘了137张十六世纪贵族男性的穿着样貌,其中48幅包含着羽毛头饰,足以证明它之于统治阶级男性的重要性。此外,基本同时期的英国王亨利八世的绝大多数肖像中,他都佩戴着有天鹅羽装饰的帽子。
除了君主,羽毛还出现在士兵头上。羽毛为士兵们带来了优雅的概念,柔与刚的结合,军事不止是残暴和流血的代名词,还是一门艺术。英国内战期间的骑士们就用鸵鸟毛来装饰头盔,到了现在,英国皇家燧发枪团帽子上还有红白色的夹羽,意大利特种步兵帽子上还饰有松鸡羽。除了优雅,它还赋予了士兵们激情和勇气,因为在一些文化中,鸟羽带着特殊含义和宗教意义。
确实如此。古埃及时期,女神Ma’at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而她头上的鸵鸟毛则是真理的象征;美国原住民男性领袖会戴着战争帽子,它由金雕尾羽制成,有着重大精神及政治意义;亚马逊原住民亚诺马米人通过佩戴羽毛臂章、耳朵佩着羽饰品,让自己看起来更像鸟类。
从17世纪起,羽毛与男性的关系逐渐减弱,只局限于军事展示和游行。也是从这时期起,它成了女人的好伙伴,两者的关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维多利亚末期和爱德华时期达到顶峰,史称羽毛狂热(Plume Boom)。
19世纪下半叶,帽子是女性必不可少的配饰,它并非出于保暖的功用,而是因为社会习俗和地位身份。羽毛作为优雅和财富的象征,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为都市丽人带来了一丝自然的气息,因此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帽子上。加上巧妙工艺和科学兴趣,羽毛配饰更受推崇。法国艺术评论家Charles Blanc在1875年论文《L’art dans la parure et dans le vêtement》中写道:“帽子无非是插上羽毛的借口,戴上鲜花的说辞,饰上白羽的巧言,附上一尾俄罗斯雄鸡的缘由。”
逐渐的,帽子上从羽毛发展为翅膀、头部,甚至整个躯体。从椋鸟、长尾小鹦鹉、蜂鸟,到猫头鹰甚至孔雀,都被置放在帽子上。帽匠们通过不同鸟类的组装来加强装饰性和异国情调,至于羽毛,则被染成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颜色。1900年2月Vogue刊登了一段描述巴黎时髦女性的文字:“帽子上装饰着一些南美鸟类的翅膀,它光滑的羽毛如珠宝般闪闪发光。” 一年后的《La Semaine littéraire》期刊提到:“鸟,呀!整只海鸥附着在无檐帽上,或头在中间、翅膀张开趴在帽子上。”
市场需求只增不减,商人唯利是图,蓬勃发展的鸟羽行业背后却是血淋淋的真相和触目惊心的数字,许多鸟类数量骤降甚至濒危乃至灭绝。面对这种情况,早期环保人士积极游说,名流们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美国名媛Harriet Hemenway和表亲Minna B. Hall举行茶话会,在会上说服朋友们不再消耗鸟类制品。德国女高音Lilli Lehmann通过为粉丝签名,以换取对方不再佩戴羽毛的承诺。多方努力之下,法国、英国、美国先后出台了保护鸟类的法律,加上一战的爆发,这股羽毛热潮终于冷却。待到它再次出现,是在30年代的好莱坞。
1932年,Marlene Dietrich在电影《Shanghai Express》中以黑羽裙装亮相,惊艳了好莱坞。从此,羽毛除了是异域风情、优雅、财富的代名词,还多了一层性感的意味。1950年,她同样以一身羽毛装扮在希区柯克的《欲海惊魂》中赚足了眼球。
1934年电影《Belle of the Nineties》里,Mae West身穿Travis Banton设计的羽毛戏服留下了动人的身影。
本就性感的女神Jean Harlow在披上鹳羽晚装后,更显风姿绰约。视其为偶像的Marilyn Monroe也非常懂得利用羽毛来为自己加分,Gloria Swanson也十分钟情于它。
时装方面,一向“出格”的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在1932年率先穿上了雪白色野鸡毛时装,在Man Ray的镜头下显得优雅从容。
Yves Saint Laurent将羽毛视作性解放的象征,原本红磨坊中的羽毛,摇身一变出现在了时装伸展台上,1987秋冬的白羽裙清纯无暇,1990秋冬火焰般的拖尾裙热情炽热。Anthony Vaccarello也以羽毛为媒介,在18春夏系列中诠释了他心中的巴黎女性。19秋冬也出现了不少羽毛时装,只不过更显原始狂野。
Thierry Mugler惯用羽毛打造戏剧化效果,他用一双巧手,不断突破着设计羽毛的边界。
Alexander McQueen也爱羽毛。2001春夏,大量羽毛堆叠出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当Erin O’connor穿着红色载玻片鸵鸟裙时,危险达到顶峰;2006秋冬,他回顾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风尚,格子呢和羽毛头饰一并出现;2008春夏,他和好Phillip Tracy一同致敬了已故好友Isabella Blow,鸟的映像贯穿全场;2009秋冬,模特被白羽覆盖的上装困住,好一场“风暴角”;2010秋冬,金色羽毛如盔甲般,加上为其遗作,更显悲壮之感。
Christian Dior的设计师们也是用羽毛的高手。John Galliano狂野又浪漫、Raf Simons摩登且细腻、Maria Grazia Chiuri女性意味十足。
拥有悠久历史羽毛工坊Lamarié的Chanel,在Karl Lagerfeld的妙想下,经典优雅。
此外,还有Frida Gianini的Gucci,羽毛是成熟女人致命的武器。
Marc Jacobs的Louis Vuitton,羽毛时而俏皮,时而冷艳。
而Miuccia Prada,则为其注入了知识分子的气息,2017春夏那些鹳羽和鸵鸟羽时装,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2019秋冬,不少品牌都是使用了羽毛元素,这个冬天,除了羽毛带来的温暖,女性的优雅也一同回归。
Marc Jacobs拾起羽毛,将其附着在大体积裙装上,以彰显自己心中永不变的时装梦。
玫红色羽毛和流苏的搭配,Jonathan Anderson的女孩似乎已长成了女人。
明亮的羽毛艳丽动人,Mary Katrantzou的设计愈发多元。
Valentino与Undercover牵上了红线,羽毛也变得街头了起来。
羽毛遇上Erdem,奏响了一曲华丽庄严的赞歌。
对于秋冬如何穿搭,羽毛时装的可选择性非常大。入秋后可以选择袖口、裤脚处带羽毛的单品,在视觉上看起来更暖和一些~
当天气更凉时,羽毛外套、羽毛大衣是你抵御寒冷的好伙伴。
如果你嫌羽毛时装太over了,羽毛配饰不妨一试~
策划-Moka
编辑-Macci
撰文-Mark Liu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施华洛世奇羽毛手链的寓意是什么
关于羽毛,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什么的羽毛
【悦知手工】DIY羽毛装饰品,手工扎染羽毛装饰品
最新爆料 | 针线绣千秋,道友想要什么样的华服呢?
什么的羽毛应该怎么填词
【悦知手工】DIY羽毛装饰品,手工扎染羽毛装饰品.doc
鸟类的羽毛有什么用?一篇文章讲述鸟类羽毛的知识,看了你就明白
探究羽毛银饰的深层寓意: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集古老、神秘于一身的羽毛首饰
网址: 轻盈的羽毛,隆重的华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03121.html
上一篇: 仓鼠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
下一篇: 你见过用羽毛做的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