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广州5月19日电 5月17日,全国青少年健康关爱论坛暨青少年体重健康调研蓝皮书发布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围绕中国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及其所带来的身心影响进行了主旨报告与思维激辩,积极呼吁社会和家庭关注青少年体重问题及探讨解决方案,并形成了“培养其良好生活习惯”等共识。会上还发布了首份中国青少年体重与身心健康指数的深度调查报告。
52%的肥胖青少年对自己感到不满意
调研组长中山大学传播与医学院双聘副教授周如南公布并解读了《全国青少年体重管理调研蓝皮书》。周如南说,调研得到中国疾控中心政策与健康传播中心、中国医学人类学会的指导,针对中国10个一、二线城市300个超重及肥胖青少年进行了深度访谈调研,结合有关部门权威数据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分析,形成了首份全国青少年体重管理报告。
周如南特别指出,受肥胖影响,近半数青少年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尤其表现在自信心受打击对自我产生不满。调查中有一位广州的重点中学女生甚至还出现过轻生的念头。其次,也有个别家长反馈孩子越胖注意力越难集中,持续肥胖或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或者智力发育。
周如南总结,青少年肥胖问题不只是个人或是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从家庭、学校、企业、媒体等多个层面入手,努力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饮食、热爱运动的大环境,培养孩子对健康的重视,鼓励他们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次调查选择了10-14岁年龄层的青少年进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2%的肥胖青少年对自己感到不满意,而且12%他们认为未来最大的愿望是可以减少他们的体重。10%的青少年因为压力过大存在大量多餐进食的情况,同时21.8%的青少年不做运动,讨厌运动,29.1%的青少年很少进行锻炼。由于肥胖问题还导致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出现了异常,32.7%的肥胖青少年有困难的事情都是和他的超重和肥胖有关。
根据世界肥胖联合会2016年的最新评估,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5年,全球5至17岁的青少年中将有2.68亿人体重超标。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
绿瘦慈善基金会会长Miss Wang介绍,基金会的关注对象是青少年,这次与中山大学公益政策与法研究所联合开展的"全国青少年体重管理调研",正是希望能够深度剖析造成青少年肥胖的根源,以及这个问题带来的身体健康、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等影响,为基金会的公益项目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副主任郭浩岩从膳食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肥胖问题的严重性。她高度总结了青少年肥胖问题,即“吃得多,动得少”。她说,膳食结构当中,我们居民的脂肪摄入量是过多的状况,已经超过了30%,其中72%的肥胖青少年,父母中有至少一人肥胖。据新鲜出炉的一份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达3496万,加起来近4000万。她建议,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进行体重管理,多进行有氧活动,保持中等强度或者高强度的运动,同时还要对肥胖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
广州市政府重大决策专家方芗从通过对比中外和古今青少年的饮食方式发现,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对青少年影响巨大。她认为,中国青少年肥胖问题,其实跟他们现在的饮食习惯,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注重养生的饮食习惯发生断裂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城市青少年摄入大量的脂肪、高糖份、高热量的产品,农村的青少年吃更多的垃圾食品。她指出青少年肥胖除了带来心理问题外,其实还是社会阶层体现的一个特征,成功控制体重的阶层肥胖问题并不严重。
应对“青少年肥胖”需社会共治
论坛中,中国疾控中心(CDC)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助理研究员袁雁飞,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编审教授庄弼,广州市社会组织学院副理事长、广州市社会组织学院副理事长郭媛,绿瘦基金会会长MissWang,中山大学传播与医学院双聘副教授周如南,营养学专家闫凤,资深媒体人李海华等嘉宾积极献言献策,积极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庄弼通过政策和一些实际操作案例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广东省很早就注意到了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并发布了相关文件要求特别针对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整体推进效果良好,十几年来,广东青少年学生超重的比例是9%左右,远低于美国的1/3。2009年,庄弼跟进了一个初中的40多个肥胖学生的健康监测,从饮食到运动都进行了控制,一个星期后每个学生平均减了2公斤,但结果却因为周末回家的原因,导致情况反复。原来是家长心疼小孩,怕饿坏,周末去吃高热量食品。因为,他认为,家长的支持十分重要。
闫凤在讨论时指出,青少年肥胖问题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至关重要,营养是环境最大的一个因素,除了饮食不均衡,能量过剩、挑食、偏食、维生素d低下也会导致肥胖。她亦认同体重控制需要社会的环境营造、家庭的参与和学校的支持。
Miss Wang建议发动各界力量,促进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方面,考虑对非健康食品的广告和营销有一定的限制。学校增加青少年的活动时间,可以把营养学或者运动指导等纳入课程。媒体多宣传健康的饮食与运动观念,传播青少年正确的饮食知识,在社会上扭转歧视肥胖人群的风气,帮助大众树立一个健全的健康观。
李海华在讨论时指出,青少年作为主体,在推行关于青少年健康或者体重管理的时候,作为家长、老师,一定要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的诉求,让他们知道想要什么,然后作为父母,作为老师能够为他们做什么,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闫凤说,减肥或者减重并不等于完全减体重,因为主要减体内脂肪的比例,如果不恰当的减肥,把受体重或者是矿物质丢失的话,第一个,容易反弹,最后当受体重的比例减少以后,基础代谢就下来了,基础代谢下来又恢复原来的饮食,可能很快就反弹。饮食的控制、运动的支持和心理和行为的干预十分重要。
多方代表一致认同,要让中国青少年瘦下去,不仅要纠正家长“小孩子长身体要多吃”的错误想法,引导家长建立科学饮食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个社会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青少年肥胖的原因是多样的,同样解决它也不是个人或家庭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健康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与会嘉宾抛出“关爱、规划、知识、教育、科学、鼓励、责任、营养、健康、传播”十个核心关键词,共同提出了“社会共治”的建设性意见。
(责编:李士燕、甘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宠物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亿元 瑞再发布首份行业报告
调研报告吧
营养“缺乏”与“过剩”困扰青少年健康
天元宠物发布中国宠物行业首份ESG报告
调研报告
美容调研报告
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宠物零食报告:猫零食行业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精选20篇)
中国宠物美容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3
网址: 首份青少年体重与健康调研报告发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06049.html
上一篇: 老年人的精准体重管理——不止是减 |
下一篇: 济南方特东方神画游玩攻略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