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是一篇严肃的纯干货。
提到寄生虫,铲屎官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长长的、蠕动的白虫子,当你把动物的肚皮剖开时,哗啦啦涌出一大片。
就像这样
↓
↓
↓
↓
骗你啦!
那么恶心的东西,本官怎么会放在开头影响大家阅读兴趣!你知道吗?寄生虫的形态也可以是这样的:
来源:bk.xumu001.cn
有没有萌萌哒?(并没有)预告一下,所有高能图均放在文末的大礼包里,正文可以放心观看。
寄生虫,何生人?寄生虫让众多兽医烦恼不已,因为这货虽然个体小,但它们团结力量大啊,它们繁殖快啊,它们获取营养也不挑肥拣瘦啊!
不管寄生虫有多么令人作呕,作为铲屎官,你不得不面对它们。宠物啥都不懂,但是主人要了解。今天先说体外寄生虫,毕竟很多铲屎官都见过,也不算太抽象。
跳蚤
外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跳蚤感染占第一位。跳蚤多为棕褐色,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通常寄生于动物体表。犬、猫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进入有成年跳蚤的地方而感染的。
跳蚤示意图~ 来源:123rf
症状
最容易发现跳蚤的部位是在犬、猫的腹下部、背部和腹股沟。跳蚤刺激皮肤,被感染的犬、猫因瘙痒会自己抓咬或摩擦患部。长期跳蚤感染可能出现跳蚤过敏性皮炎,此时猫猫狗狗会更厉害地瘙痒并脱毛,患部皮肤上有粟粒大小的结痂。长毛犬、猫的身上不易找到跳蚤,但是可以发现黑、硬、发亮的跳蚤粪。
应对
跳蚤引起动物瘙痒,为避免抓咬,可为动物戴上脖圈(耻辱圈)。宠物医院一般会用杀蚤喷剂或滴剂。口服去杀跳蚤的药物也有效果。
刚刚起跳的跳蚤 来源:123rf
耳痒螨
可感染犬、猫。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有高度传染性。
症状
猫狗瘙痒,抓挠,摇头。在外耳道有厚的棕黑色痂皮样渗出物,耳廓有鳞屑。
应对
怀疑是耳痒螨时,兽医可能会要求进行耳部取样镜检。若家中有其他宠物,发现耳痒螨后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治疗时应先清洁外耳道,再像耳内滴注杀螨药。滴注药物后,为犬、猫按摩数秒,然后让动物自由甩头排出药物和其他耳道残留物。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的耳道可不是直的,如果擅自用坚硬的物体清洁耳道,动物反抗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耳道损伤!
螨虫有很多种,可不都是能用肉眼看见的哦~
来源:123rf
犬蠕形螨
蠕形螨能引起犬毛囊炎,继发细菌感染,且该病顽固、易复发。蠕形螨在夏季多发,沙皮犬、北京犬、腊肠犬等品种易感染。
症状
蠕形螨初期出现红斑,红斑多见于眼、耳、唇和腿内侧的无毛处,狗狗无痒感。严重感染的犬,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可能会引起瘙痒。若局部感染治疗不当或不予治疗,可造成严重感染。
应对
蠕形螨用肉眼不易发现,若兽医怀疑狗狗感染蠕形螨,可能会要求进行皮肤刮取物镜检来确诊。
治疗蠕形螨需要同时考虑细菌感染问题,皮下注射药物可控制病情,用药物涂布皮肤可以辅助治疗。
虱
主要寄生于犬,黄色带黑斑。
症状
犬毛虱以毛和皮肤表面鳞屑为食,造成犬的瘙痒和不安,患犬抓挠引起皮肤脱毛。
你们爱看的大长腿↑ 来源:123rf
疥螨
疥螨可引起瘙痒性皮炎,特点是皮肤红疹和剧痒,北京犬和八哥犬易感,也可暂时性地侵袭人,引起瘙痒。疥螨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症状
病犬症状一般为掉毛、皮肤变厚,出现红斑,小块痂皮和鳞屑,由于患犬非常瘙痒,它们会自己抓挠,引起细菌感染。疥螨常寄生在外耳。
应对
皮下注射、局部喷洒药物。感染人时不用治疗即可自愈(疥螨不能在人身上繁殖)。
蜱
蜱俗称狗豆子,褐色,芝麻粒大至大米粒大,肉眼可见。雌蜱吸血后虫体会膨胀。
症状
蜱通常附着在犬的头、耳、腹下部或者脚趾上吸血,引起患犬不适。
应对
在蜱数量较少时,铲屎官可用手把蜱剥下,注意用力方向应当与皮肤表面垂直(否则有可能剥离不完全,蜱残肢留在皮肤中继发感染)。有大量蜱寄生时,应进行药浴。
蜱的伶牙俐齿和带刺的足有助于在吸血时抓住皮肤。
来源:123rf
上面介绍的寄生虫病,许多并没有给出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一是因为铲屎官们记不住,二是不同动物种类、不同个体的治疗方法均不相同,还是应该及时看医生。
所以,铲屎官对抗寄生虫的重点在于预防。
幼犬驱虫计划
幼犬最好在三至六周大时进行第一次驱虫,每周一次,连续四周。之后,每月驱虫一次,直到六月。六个月后,每三个月驱虫一次。一岁之后,每半年驱虫一次。当然,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动物有可能会有不同的驱虫计划,这就要铲屎官带着你家毛球去咨询兽医了。
成犬驱虫计划
对于经常到户外活动且有可能接触到其他狗狗的成犬,应每三个月驱虫一次。对于怀孕的母犬,应在交配期、生产前一周以及生产后三到四周各驱虫一次。
猫咪驱虫计划
幼猫在一个月后开始驱虫,室内饲养的成年猫每半年一次驱虫,若猫有外出行为,则在猫咪回来后应额外增加驱虫次数。
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二者缺一不可。驱虫药也分注射、口服、外用。在使用外用驱虫药时,应涂抹于宠物脖子后面(这个部位宠物舔不到)。
说了这么多,铲屎官们应该已经审丑疲劳了,所以体内寄生虫的部分我们下期再讲。还没有疲劳的铲屎官可以准备接受图片大礼包的刺激了!
高能预警!
大量寄生虫实拍图!
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
跳蚤“起飞”瞬间 来源:ak-hdl.buzzfed.com
镜下观察的蠕形螨
来源:
smbehbahani.files.wordpress.com
食毛虱在食毛 来源见水印
镜下观察的疥螨 来源:slidesharecdn.com
未吸血的蜱(左) VS 吸血的蜱(右)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 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