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自然就会协调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的身体不协调是年龄太小的原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宝宝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最佳的时期,错过了时机,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游戏也要有限制
有的父母会因为沙子、泥巴太脏而制止宝宝的游戏,其实每一个游戏都有其可贵之处,只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就不要阻碍宝宝的兴趣延伸。
学步车有利于早走路
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快点学会走路,用学步车来进行“辅正”,其实这恰恰违背了成长的正常要求,宝宝的爬行期是不可逾越的,要尽可能让宝宝爬行,这样才有利于四肢肌肉的发育,为今后的成长里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
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宝宝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感统训练的七大作用
1. 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2. 感觉统合训练可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3. 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4. 感觉统合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① 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② 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
③ 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特殊儿童建立自信。
5. 感觉统合训练可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6. 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7. 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感统训练的四大误区,感统训练的七大作用
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和作用有哪些?
感统训练不就是体育运动嘛?家长们赶紧走出这个误区!
注意力训练:12岁男孩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案例分析
如何制定个性化感统训练 思维导图模板
感统训练为什么一定强调户外运动?如何运动才有效果?一篇说清
孩子为什么要爬行(一)?|感统科普
多动症自闭症以及感统失调的表现以及区别
8岁男童注意力缺失和感统失调应选择医院什...
70个感统训练游戏,提高身体协调、平衡与运动能力
网址: 感统训练的四大误区,感统训练的七大作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15284.html
上一篇: 训练狗狗的误区有哪些? |
下一篇: 有氧=减脂?其实这是个特大健身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