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天气的日渐凉爽,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投入到强身健体的潮流中,可是由于疫情期间长时间宅在家中或者以前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突然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运动,受伤就变得很容易发生。
01
什么是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身体损伤。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运动的场地环境、锻炼的负荷强度、个人的技术水平以及运动着装不合理、热身不充分等。
02
如何处理运动损伤?
伤后至48小时
(1)伤后48小时之内,组织有出血,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炎症反应。
(2)处理原则:止血、防肿、镇痛、减轻炎症。
(3)治疗方法:“应急处理”即“RICE原则”
R(Rest)休息:不只是单纯的身体休息,关键是要使受伤的部位保护起来,限制活动而得到休息,因此更多地包含了“局部制动”的概念。
I(Ice)冰敷:可限制出血和减少渗出,同时降低局部组织代谢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可以提供受伤部位额外的支持保护。对受伤部位加压使组织内压力升高,缩窄血管,从而减缓炎症发展,防止进一步引起关节内肿胀。包扎时从受伤部位远心端开始,一层一层覆盖往近心端包扎。加压时可以组合使用冰袋进行,即将绷带包裹住冰袋加压包扎于受伤部位。加压的同时进行冰敷。
E(Elevation)抬高(伤肢):受伤后,尽可能地使受伤部位放置在高于心脏水平的地方,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回心脏。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
(4)注意事项:
切忌对伤部做按摩。
切忌用酒精或红花油涂抹伤部。
切忌热敷。
伤后48小时
(1)伤后48小时之后,局部瘀血、肿胀、疼痛。
(2)处理原则:活血散淤,消肿止痛,防止粘连,促进愈合。
(3)治疗方法:热疗、按摩、药物、针灸,辅助康复锻炼。
(4)注意事项:按摩手法由轻渐重。
03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1)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做好热身运动。
(2)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
(3)适度合理的选择运动方式,对于较强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等这类项目运动中,要注意上肢的力度,不要过分用力,并保持相对的紧张度,以防外来的突然性暴力动作,同时保持低重心,加固根底。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团队介绍
吴绪波
副教授
主治医师
物理治疗师
医学博士
美国物理治疗学硕士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专业方向:
从事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儿童发育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治疗。
蒋黎明
物理治疗师
��专业方向:
擅长膝骨关节炎及脊柱疾患的评估和治疗。
王川
物理治疗师
��专业方向:
擅长四肢骨折术后、关节僵硬以及运动损伤后的评估与治疗,擅长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水肿的评估与治疗。
丁余武
物理治疗师
��专业方向:
擅长骨折术后、运动损伤后的评估与治疗;肩膝关节镜术后评估与治疗;颈腰椎急慢性疾患的评估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与评估。
徐海辰
物理治疗师
��专业方向:
擅长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颈椎、腰椎疼痛;脊柱术后康复;运动引起的急、慢性损伤;脊髓损伤后遗症康复。
徐雪平
物理治疗师
��专业方向:
擅长骨折术后、颈椎病、腰椎病、运动损伤后的评估与治疗;肩膝关节镜术后评估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与评估。
原标题:《【康复特色】“医生,我运动受伤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