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文鸟是一种体形小巧的鸟类,其上体呈现出灰褐色,带有白色羽干纹,腰部分则为白色,尾上羽则是暗褐色,飞羽和尾羽则是黑褐色。额头、眼先、眼周、颏部和喉部的颜色为黑褐色,胸部则是褐色,带有浅黄色的羽干纹,腹部和两胁接近白色,尾下覆羽则呈现为栗色。它的命名源于背部中央的黑褐色斑纹,形状仿佛“文”字,因此得名“白腰文鸟”。这种鸟常常成群活动,家族多达十余只,形影不离,被誉为“十姐妹”。在某些文化中,人们驯养它们进行“叼签卜卦”,因此也有人称它为“算命鸟”。雌雄鸟的体态相近,但成年雄鸟在发情期会展示蓬松的胸腹部羽毛,并发出连续的独特鸣叫声来吸引配偶。
白腰文鸟的栖息地主要在农作区及山脚地带的树丛和耕地中,也可见于灌木丛和竹林。它们通常集群生活,与别的小鸟混群。食物以稻谷为主,也会食用草籽和昆虫。繁殖期在每年的3月至9月,它们会在溪流旁或庭院中的竹丛、灌丛或树上筑巢,每窝产卵数量为4至7枚,卵壳为亮白色,无斑点。雌雄鸟会轮流孵卵,共同照顾幼鸟。
白腰文鸟是华南地区,包括云南西部和南部、广东、海南岛等地的常见留鸟。人工繁殖技术发达,已经培育出许多具有美丽外观的新品种。作为观形和听鸣音的观赏鸟,白腰文鸟深受人们的喜爱。
扩展资料
白腰文鸟(学名:Lonchura striata )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鸟类。体长约11mm。上体深褐,特征为具尖形的黑色尾,腰白,腹部皮黄白。背上有白色纵纹,下体具细小的皮黄色鳞状斑及细纹。分布于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及苏门答腊。地方性常见于低海拔的林缘、次生灌丛、农田及花园,高可至海拔1600米。性喧闹吵嚷,结小群生活。习性似其他文鸟。白腰文鸟种群数较丰富。由于在谷物成熟期间,常成群飞到农田啄食谷物,给农业带来一定危害。但文腰文鸟小巧玲珑,易于驯养,是很好的笼养鸟类,可供笼养观赏。应有计划地猎取利用。
相关知识
白腰文鸟简介
白腰文鸟价格
「白腰文鸟」白腰文鸟幼鸟怎么养
白腰文鸟和白文鸟区别
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繁殖 怎样繁殖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的特征 白腰文鸟形态特征
白腰文鸟幼鸟怎么养 白腰文鸟幼鸟吃什么
白腰文鸟幼鸟怎么养活(白腰文鸟幼鸟吃什么)
#1239#白腰文鸟
网址: 白腰文鸟简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17308.html
上一篇: 白腰文鸟: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 |
下一篇: 白腰文鸟形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