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科 Phasianidae 蓝色动物学(中国动物学科普)
雉科Phasianidae有38属159种,为鸡形目最大科。广泛分布于旧大陆。头顶常具羽冠或肉冠。嘴粗短而强,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翅稍短圆。尾长短不一,尾羽或呈平扁状,或呈侧扁状。跗裸出,或仅上部被羽,雄性常具距,但有时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出,后趾位置较高于他趾。雌雄同色或异色;若异色时,雄者羽色华丽。可分为鹑和雉两大类,其中雉包括雉族、眼斑雉族和孔雀族。我国雉科物种非常丰富,有21属49种,尤以西南地区为多,拥有世界近1/3的种类,其中大约1/3是我国的特产种,超过一半的种类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雉类王国”之称。原产于东南亚的原鸡Gallus gallus已经被驯化成家鸡,成为人们最熟悉和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鸟类。 鹑族 Perdicini 体型较小,分布广泛,羽色多较暗淡,通常雌雄相差不大。包括雪鸡、石鸡、鹧鸪、山鹑、鹌鹑、山鹧鸪、竹鸡等,共20属96种,占雉科总数的60%。我国有8属27种,其中7种为特有种。常见如石鸡Alectoris chukar、鹌鹑Coturnix coturnix、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等。
鹌鹑 Coturnix coturnix
灰胸竹鸡 Bambusicola thoracica 雉族 Phasianini 体型较大,分布分布限于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个别种分布于非洲,多数雌雄差异很大,雄性常有极端华丽的羽毛。包括血雉、角雉、勺鸡、虹雉、原鸡、鹇、马鸡、长尾雉、环颈雉、锦鸡、孔雀雉等,共12属48种。我国有11属27种,占雉族总种数的56%,其中11种为特有种,是世界雉族分布中心。除环颈雉(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外,均为保护动物。
蓝马鸡 Crossoptilon auritum
原鸡(红原鸡)Gallus gallus 眼斑雉族 Argusianini 仅2属2种,即冠眼斑雉 Rheinardia ocellata和大眼斑雉Argusianus argus。分布于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婆罗洲热带雨林。大型,包括尾长有190厘米。全身具珍珠状细点。雄鸟次级飞羽延长,并有眼状斑点,求偶炫耀时翘尾展翅。以树叶、浆果、嫩芽、种子为食,也吃小型无脊椎动物。
![](http://img.mcbbbk.com/upload/news/2024/1019/photos/middle/20241019110840_cnps_uo2fo458.jpg)
冠眼斑雉 Rheinardia ocellata
![](http://img.mcbbbk.com/upload/news/2024/1019/photos/middle/20241019110843_cnps_b01ajaes.jpg)
大眼斑雉 Argusianus argus 孔雀族 Pavonini 仅2属3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孔雀属Pavo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杂食性。1雄配数雌。蓝孔雀(印度孔雀)Pavo cristatus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爪哇孔雀)Pavo muticus分布于东南亚,我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孔雀肉可食用,已人工养殖,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刚果孔雀Afropavo congensis分布于赤道非洲中部,1936年才被发现,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
![](http://img.mcbbbk.com/upload/news/2024/1019/photos/middle/20241019110845_cnps_nt20kqkc.jpg)
绿孔雀(爪哇孔雀)Pavo muticus
![](http://img.mcbbbk.com/upload/news/2024/1019/photos/middle/20241019110847_cnps_vqjlm34.jpg)
刚果孔雀(雌)Afropavo congensis
相关知识
雉科 Phasianidae 蓝色动物学(中国动物学科普)
动物学杂志
绿尾虹雉保护生物学研究现状
著名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逝世—新闻—科学网
【中国科学报】《动物学研究》:不惑之年的与时俱进
动物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十九届国际动物学大会
动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动物学专业排名
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
网址: 雉科 Phasianidae 蓝色动物学(中国动物学科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1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