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犬只管理,小心用力过猛

犬只管理,小心用力过猛

原创 于天昊 央视网 收录于合集 #新语 870个

成都小女孩被狗咬伤引发的舆论波澜仍在翻腾。

近日,集中抓狗行动在许多城市轮番上演,掀起一股“整治”热潮。未按规定拴绳的宠物犬、禁养犬甚至城市中的流浪犬都成为了集中抓捕对象,引发舆论热议。

养狗人和忍受不文明养狗行为已久的群体,在这波舆论风潮里变得针锋相对,甚至出现对受害小女孩人身攻击、街边投毒杀狗、狗粮快递包装被扎孔下毒等极端事件。

今日,有媒体曝光河南某地宣布施行“7-20时禁止外出遛狗”的政策新规,并援引了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在犬只管理仍然缺乏体系性制度性管理的当下,这种对遛狗时间都明文限制的政策,多少有些“用力过猛”了。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各地环境、风俗不一,要制定和颁布一个全国统一的犬只管理办法也是不现实的。

本应平息的“狗咬人”舆论风波,再一次被这波“迷惑操作”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梳理“狗咬人”事件始末,相关管理机关对舆论热点的回应基本陷入两难境地:要么沉默回避,要么用力过猛。

人们不禁要问:按某些地方激进的犬只管理政策,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在短时间内突然集中打击不文明养犬行为,真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吗?

集中整治过后,不拴绳的狗就会彻底消失吗?城市里的流浪狗就会销声匿迹吗?禁养犬就再也不会伤人了吗?

显然,以目前这种整治手段来看,只是治标不治本,短期内或许能“起效”,但长久来看势必作用有限。

这样大肆掀起的整治行动,或许刷存在感的意味更多一些。

在面对公共热点事件的时候,管理机关如果沉默不语,难免有回避责任之嫌,但如此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反而又在舆情平息后再掀波澜,终将起到反效果。

这种教条、僵化、一阵风的政策热潮该退去了。

批评的声音可以“热”,可以“滚烫尖锐”,但行政管理不应该跟着一起“热”,越是风高浪急的时候,越需要公权力处变不惊,剖析症结,并向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哪怕只是一小步。

尽管在目前有限的公共资源下,为养犬人大量投入免费设施和资源还不现实,但是这样的“突击式”执法行动,其实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如把有限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到建立健全长效的制度和落实机制上。

养犬人盼望的肯定不是毫无监管的肆意养宠环境,是更合理的犬籍登记、监管、检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管理模式。

那些饱受不文明养犬行为之苦的人们,也不会希望将城市里所有的犬只赶尽杀绝,他们盼望的是养犬人在外出遛狗时能够严格管教和约束自家的宠物,不能像在自家那样任性,希望有更严格精细的执法、更严格的检疫检测机制和流浪动物收养机制,以及更完善的犬只个体识别和遗弃处罚制度。

当下,不论哪一方都需要更加理性的表达,只有在彼此理智的状态下交换意见,才能达成建设性的共识。

如果你选择了养狗——那就不仅仅是将狗狗抱回家每天投喂遛弯那么简单,也要深刻认识到这个决定所带来的社会和法律责任,从狗狗进入家门起,就与你深度绑定了。

狗狗虽然是人类的好伙伴,可以缝补世界,治愈生活,但是狗毕竟不是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规定狗狗的生命权高于人的生命权。所以养犬人不光要照顾好自家的狗狗,还要对他人的人身安全负责,对周围的环境卫生负责,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是一名合格的“铲屎官”责无旁贷的事。

当然,希望这次舆论风波,能够让我们都朝着更和谐更文明的养犬环境迈进一步。

癸卯年

九月十二

2023-10-26

监制:唐小山

编辑:应凰

审校:天明

原创声明:本文为央视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原标题:《犬只管理,小心用力过猛》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犬只管理,小心用力过猛
过度保护是在“害”孩子,别让用力过猛让孩子成了“巨婴”
泰迪犬的敏感部位:在教育宠物时,主人应避免用力过猛
深圳犬只管理
犬只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及档案管理
智能宠物防丢、解决犬只管理繁杂问题还得看犬只管理系统!
86.5%受访者期待规范犬只管理
犬只管理汇报材料 计划规划 .doc
城中分局:开展犬只管理整治工作
关于犬只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治理

网址: 犬只管理,小心用力过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2058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问题 H: 鸡,狗,九头鸟同笼
下一篇: 养犬未给犬只上户口,被搞扰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