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全国科普日 | 应“复”自如,知“苏”达理——揭秘复苏室

全国科普日 | 应“复”自如,知“苏”达理——揭秘复苏室

“术前医生说手术一个小时就能结束,为什么家属一个多小时了还没出来,是手术不顺利吗?”

“屏幕上显示手术结束了,怎么没有把病人送出来,反而去了复苏室,是病人有什么危险需要心肺复苏吗?”

经常有手术患者的家属会焦急地向我们询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医护人员,特别能理解他们的焦虑和不安。手术室对他们来说,充满着未知和恐惧,当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室的大门开始缓缓关上,莫名有种“军事重地,闲人免进”的严肃感和距离感。

这时,家属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紧紧盯着手术室外的手术信息显示屏。当看到“手术结束”时,家属们就会从等候区的椅子上腾起,聚集在手术室门前,等待病人被顺利送出,但经常等了十多分钟,依旧没见到患者出来,很多患者家属会充满了疑惑并开始着急,为什么病人还没出来?是手术出什么问题了吗?其实是因为他们在手术结束后被送去了复苏室。

今天,就给大家揭秘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最后的一处神秘之地——麻醉复苏室。

麻醉复苏室又称麻醉恢复室、麻醉后监护室,简称PACU,是手术和麻醉结束后,患者从麻醉和手术应激状态中逐渐恢复的场所,可使术后患者平稳地度过麻醉苏醒期。对于患者来说,这是一个比手术间更安静更舒服的地方,但这里也并不是让患者躺着等待醒来那么简单,复苏室有各种高精尖仪器对患者进行监测,医护人员依旧会寸步不离地守护着患者,所以这个小小的复苏室和手术台一样,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及时唤醒患者,还要根据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和主诉,积极处理气道梗阻、寒颤、恶心呕吐、尿管刺激等各种情况,另外还要在整个复苏过程中,进行疼痛评估,并及时给予个体化镇痛治疗,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在某些情况下,复苏室也可能是进行心脏复苏的地方,挽救心脏骤停的生命。

那么是所有手术患者最后都要进入复苏室吗? 并不是。

复苏室有严格的入室标准,只有全身麻醉苏醒不完全患者、小儿麻醉术后、术中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和其他特殊情况需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治疗的患者才可以进入复苏室。

患者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复苏室呢?

01

中枢神经系统

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5秒以上;

02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

03

循环系统

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20%,并稳定30分钟以上,心率正常;

04

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恢复

椎管内麻醉后,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需要升压药;

05

观察30分钟

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后,观察30分钟有无 异常反应;

06

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

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

当患者达到出室标准后,会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护送返回病房,至此,患者的手术才圆满结束,由于麻醉药物的代谢可能会引起患者顺行性遗忘,所以患者可能不记得有这么一段经历,但我们依旧会尽力对患者进行心理关怀,让每一位患者充分感受到尊重与关爱。让患者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也不会感到孤独与害怕。

通过这篇科普,是不是打消了大家对复苏室的疑惑,并对手术流程有了更科学的了解?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非常理解家属面临和承受的各方面巨大压力,所以,让我们互相信任,通力配合,尽全力为患者的安全和康复保驾护航!

点击下方超链接

直接进入辽宁省肿瘤医院

互联网医院

微信小程序搜索辽宁省肿瘤医院

互联网医院咨询挂号更加方便

关注!关注!关注!

辽宁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

“在线复诊”上线了

稿件、图片来源: 手术室;疾病预防与感染控制办公室;护理部;护理健康科普工作组

编辑:于欣然

校对: 季鹏飞 刘换

责编:郑阳

你 “在看”我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国科普日 | 应“复”自如,知“苏”达理——揭秘复苏室
探访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北京领养日联合自如举办宠物领养公益活动
低体温的急救与复苏
日知录(全文)6
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
全国爱眼日
以领养宠物代替购买 自如公益活动引人关注
我院挂牌“欧洲复苏委员会(ERC)科普基地”
心肺复苏术,你真的懂了吗?学习急救知识拯救生命!

网址: 全国科普日 | 应“复”自如,知“苏”达理——揭秘复苏室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2072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行业复苏与国际化:内销出口齐
下一篇: 掌握关键技巧,提升麻醉技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