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前写过一篇《果果的电视史》,8个月后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当人家的孩子在看书或听故事的时候,我家的果果深深地爱着她的动画片,我也因此耳濡目染地受了很多熏陶。
Part
1
/ 新宠/
爱探险的朵拉
Dora很讨人喜欢,尽管她的衣服太短了,都遮不住肚子,肯定不是姥姥带的。
这部动画片的角色非常鲜明,Dora爱帮助别人,Boots活泼好动,狐狸是个捣蛋鬼。每一集的故事简单清晰,孩子很容易理解。先是为了帮助某人或者找到什么地方设定一个目的地;然后背包里的地图跳出来告诉Dora和Boots那地方在哪儿,一般需要经过两个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接着Dora和Boots就唱唱跳跳地出发了,不停用中英文念叨着他们要经过的地方;捣蛋鬼狐狸会试图偷他们的东西,如果大叫“捣蛋鬼别捣蛋”它就会失败,如果没有及时叫它就会得逞,然后就得需要利用对形状、数字、颜色的理解找回东西;最后到达目的地,载歌载舞,稍微回顾一下。Wonderful!
果果从这部动画片里学会了backpack,map,one~eight等单词,并且会哼其中的歌。她喜欢每一集中的角色,火车、小红鱼、大红公鸡……如数家珍。
充满童趣又逻辑清晰,通过不断重复强化对词汇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我把这部动画片放在首位。
出发吧迪亚哥
是不是觉得这个画风跟Dora很像?因为Diego是Dora的表哥……
和Dora相比,Diego是专业的动物救援队成员,所以比起Dora各种各样的任务,他主要在丛林里拯救遇难的动物。他的装备也先进很多,背包长得和Dora的差不多,但是叫“救难背包”,还可以变为雪橇等各种东西。与Dora中地图相对应的是叫“咔擦”的相机,用来寻找各种遇难的动物。没有Boots那样形影不离的朋友了,不过他的姐姐是他的搭档。也没有狐狸那样执着的捣蛋鬼,每一集遇到的障碍是不同的,比如美洲狮、鬃狼等。
果果是刚开始接触这部动画片,很喜欢,连续看了好几天了。它集合了Dora的程式和《海底小纵队》的博物知识,但每一集出现的动物太多、画面变化太快、音乐不那么成调,可能还是比较适合更大一点的孩子。
海底小纵队
这是一部海洋生物科普动画片,给孩子带来最早的博物学教育,寓教于乐。我看到的第一集讲灯塔水母,我都惊愕了,太神奇了!然后发现每一集都超好看,虽然越看越觉得自己是个弱智。
角色同样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果果想给谁打针或包扎,总说自己是皮医生。
会给孩子灌输一些基本的生态观念,比如共生现象,还有海洋垃圾带来的危险。我觉得这些东西较早地被孩子接受是好事,而且,孩子真的懂。
米奇妙妙妙屋
这部也是益智类的,有一个任务,然后利用智慧和行动达到目标,教一些数字、形状的知识。不过果果的年纪还是太小了,数数还不会,算术就更难了。
对我而言,实在受不了米奇和唐老鸭说话的方式。配音干嘛要弄成这个样子,好费劲啊。
和迷你卡车学习
这部童话片真的超级简单,每集时间很短,就是推土机、起重机和挖掘机想搭一个东西,游泳池或者树屋什么的,然后就开始搭,搭完一起玩儿。只有旁白,没有人物对话,音乐也是不慌不忙的那种。它对果果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汽车城之火车特洛伊
这部和上部的画风和音乐非常相似,普及各种车的名称和用途。时间超短,情节也很简单:汽车城里出了个问题,比如有个车超速,特洛伊就去仓库找一个箱子,这时候当然得选一个赛车零件的箱子了,然后把零件组装成赛车,最后赛车把超速的车抓住了(嗯?我是不是记错了,感觉应该是警车才对啊)。
它和上部还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就是“组装”,果果这么大的孩子正热衷于这个。
北美玩具
这部算不上动画片的东西对孩子真的有谜之吸引力,而且我还听说别人家孩子也有爱看这个的。
一个声音嗲嗲的女声(出来的主要是她的手,脸没见过),教孩子怎么玩玩具,比如用彩泥做个冰淇淋、让佩奇去超市买东西等。
其实就是卖玩具的广告啦。不过可能我们陪她玩、教她玩的时候太少了,而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指导。
Part
2
/ 旧爱 /
汪汪队立大功
这部动画片8个月前写过了,如今依然没有失宠,反映了它的吸引力。关于责任,还加入了探险、智慧、幽默等因素,狗狗们又都很可爱,的确很好看。
现在果果已经能说出每只狗的名字了,并且情节记得非常清楚。她还对其中的港台腔兴趣十足,有一次忽然叫我“马马”,还把自己逗乐了。
超级飞侠
我昨天还跟果果一起玩超级飞侠的游戏:小爱用救援绳索救一只狗……
算是国产动画片里的精品了,尤其对不同国家的特色介绍得简单又到位,比如墨西哥的皮纳塔。虽然果果还没能理解到这一层面,她还停留在各种超级飞侠本身,不过,总得给陪看的大人一点新鲜和乐趣吧。
小猪佩奇
比起半年前的霸占屏幕,这部动画片现在看得很少了,不过偶尔还是会看。忽然发现这是果果目前看过的仅有的一部没有固定程式、反映日常生活的动画片(《熊出没》勉强可以算,但正邪两方鲜明对立也是一种程式,况且丛林生活不是我们的日常;《樱桃小丸子》是,以后给她看),内容和制作真的无可挑剔。
由于接触地早,这部动画片里的很多东西已经成为了果果语言和想象的素材。难以解释的是,她有时莫名其妙重复说“斑马苏宜、斑马苏宜”,似乎觉得这四个字连起来太有意思了。对了,还能唱一首《乒乓歌》:bong bing boo, bing bong bing, bing bong bingly bungly boo.(这个词儿,大概就是中文民歌里的“得儿喂、得儿喂、得儿喂呀喂”吧~~)
熊出没
我真没觉得这部动画片有啥不好。骂一句“臭狗熊”咋啦,满大街骂得难听的多了去了,能都屏蔽吗?重在引导判断好吗?到底是什么理念在主宰我们的教育?
创作人也是煞费苦心,搞出了幼儿版的《熊熊乐园》和少女加盟的《探险日记》。做国产动画片不容易啊,做了6年、9部,没有像《蓝猫淘气三千问》那样悄然没了,也没像《喜洋洋和灰太狼》那样弱智到爆,真的值得点赞了。
Part
1
/ 我痛恨的 /
爆笑虫子
貌似在动画片的鄙视链里,韩国的动画片还是居于上游的,我简直无法理解。我看过最恶心的动画片就是《爆笑虫子》了,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的恶心,各种粘液、吐舌头、放屁……天啦,不能写了。
打开过一次,看了会儿果断关了,但是给果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越是不让看越记忆深刻。我坚持绝对不给她看这个,或许这种心理跟不让孩子听“臭狗熊”的“脏话”是一样的,但请允许我保留一点视觉的洁癖;况且,如果果果有一天学会了一句脏话,我会好好教育她,但如果她认为上述种种恶心的东西都是常态,我实在无法容忍。
随便一搜就是这些画面,真是呃呃呃……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猪猪侠
我不想对这部动画片的内容发表什么评价,只想吐糟一下这个画风。
比如:
再如,白雪公主的继母,那可是曾经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难道,最美=胸大?这是少儿动画片好吗?!!!
毫不犹豫,黑!名!单!
我是有多恨啊?这么说吧,如果当妈的只能保留两项权力,那么我选择把《爆笑虫子》和《猪猪侠》在果果的童年世界里清除。
结语
看8个月前写的东西,再梳理完这一篇,发现动画片的观看经验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维度。从单纯地看,到记忆、讲述、甚至演绎,我的果果在不断长大。
我起码要感谢动画片三点,它做了一个妈妈本该做的很多事情。
首先,她让果果“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一点没那么简单,我是越长大越体会到名词的缺乏会对人的思想和语言造成多大的限制。认识意味着直观的印象,意味着将来看到或听到这个词脑海中就能有画面,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比如,我现在看书看到“犰狳”,还得上网搜一下那是个什么东西,但Diego里把它画得很生动,如果它留在果果的脑海里,果果将来看书就不需要再去查了。
第二,她帮助果果产生了一些很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比如她习惯对干砸的事儿说“没关系”“再来”,对海洋垃圾的害处深深担忧(是的,深深担忧)。
第三,她影响了果果自身语言体系的建构,为我了解孩子提供了途径。最近,果果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姥姥回老家了,爷爷奶奶过来看她。他们之间很大的障碍在于语言,不仅在口音,更在各种名词,比如,果果说“超级飞侠”,爷爷奶奶完全不知所云。我从中意识到动画片对果果语言的极大影响,如果我不陪看、不了解,我们也会面临沟通的问题。想要爱孩子、懂孩子,必须先懂她的语言。
当然,伴随着看电视的总是各种隐忧,视力、想象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一是要注意量,二是要注意方式。
果果爸爸不知从哪儿听来的理论,说看电视是被动接受,不利于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的确有一定道理。举个例子,Dora、米老鼠等动画片都有很多互动环节,让孩子跟他们一起找东西、数数、或者跳一跳、动一动,但我发现果果根本不会跟着做,当电视里问一个问题,她知道马上就会给答案了,所以她不会去想,或者她想了也不说。但是,当我陪果果看的时候,我会让她去想、说、做,然后她慢慢地就会跟着互动。所以,引导思考是妈妈的工作,不是电视天然的功能。
我们也在控制果果看电视的时间,虽然还是有点长,但一般不会在我们要求关掉的时候哭闹不让。
总之,我是很羡慕别人家妈妈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啦,但是目前,我也很享受陪果果看电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狗狗爱看书》:让网生代孩子爱上读书
累了就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动物吧
宠物狗为什么总是静静地趴在主人身边?
猫咪价格表快来看看你们家猫有没有买贵吧
宠物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你们却不学习宠物行为
【狗狗行为·训练篇】我能拥有一只安静陪伴自己的狗狗吗?
狗不认主人跟谁都好,怎么纠正狗自来熟?训犬师保姆式教学
电视画面之距离产生美
我们三短跑比赛,你们猜谁快
什么小型宠物好养又便宜?
网址: 你们都好好看书吧,我们静静地看看电视就好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21029.html
上一篇: 米奇妙的品牌理念 |
下一篇: 史诗米奇:迪士尼史诗米奇:重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