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员对动物察言观色比内功
饲养员在观察记录动物行为(动物园供图)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刘宇男)“1分钟到,请记录......”12月3日13时30分,别开生面的成都动物园首届“动物行为观察记录”比赛举行,50名参赛饲养员紧盯视频,限时记录动物的采食、跳跃、修饰、蹭痒、反刍等各种行为,最终根据记录的准确性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记者现场看到,比赛视频共有三段,分别是一群环尾狐猴、一群松鼠猴和一只长颈鹿出场。群猴出现后搔首弄姿,有的跑有的跳,有的理毛抓痒,有的吃食攀爬,还有的在窥视;长颈鹿一会儿舔墙,一会儿蹭痒,一会儿又咀嚼反刍。饲养员们须判断视频中每只动物的每个动作的性质,并完整准确地记录。由于细节太多,一双眼睛不够用,50个饲养员分成10多个组,分组参赛,合作记录。
此次比赛分别采用了当前流行的瞬时扫描法、一零记录法和连续扫描法,让参赛者比拼观察内功,以此印证平时饲养行为的科学性,进而改善动物福利。该园员工积极报名,连养金鱼的饲养员和安保人员也踊跃参赛。
动物不会说话,却可通过行为与人交流,表达需求。据成都动物园研究员刘选珍介绍,今年该园对老虎、亚洲象、狮子等40种动物开展了行为观察记录,将据此建立动物行为谱,有助于饲养员及时发现动物的异常行为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经评委评分,最终饲养老虎、大象和长颈鹿的饲养员组成的一组,获得一等奖;另有饲养熊猫、企鹅和金丝猴等动物饲养员的2组,获得二等奖;还有3个组获得三等奖。
获奖合影 刘宇男摄影
饲养员在观察记录动物行为(动物园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