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和心理健康知识
帐号已注销
2020-12-10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358万
关注
一、根据学生身心特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对运动技能的生理适应程度、兴趣爱好具有明显的差异。运动技能越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参与运动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越高,运动技能也会掌握得越好。例如,中学低年级学生好动,兴趣广泛,因此,在选择运动技能教学内容时应坚持多样化,且简单易行,充满乐趣,如花样跳绳、滚铁环、踢毽子、翻跟头、轮滑、小篮球、小足球等,而且这样的运动技能学习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选择单双杠、长跑、掷铅球等,学生的身体难以承受,同时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性。中学九年级学生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具有一定的体能基础,兴趣也较为广泛,可以学习一些运动项目的技能,但应以学习每一运动项目中的关键运动技能为主,不应过分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选择这些运动技能进行学习,既要让学生尽可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体育文化,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运动更适合自己,更为自己所喜爱,为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基础技能教学,符合技能形成规律。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的关键,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打好运动技能基础。运动技能基础是中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发展体育兴趣的关键,是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如果说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连最基本的走、跑、跳、投等各项能力基础都未具备,连参与体育活动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运动技能都未掌握,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在走出校门后的体育锻炼中挑战新的运动项目,更不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体育运动去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
发展学生思维的生理机制必须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各环节中,恰到好处的设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体练习的手段与教材知识性紧密联系是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述能力是学习知识技能、发展思维品质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通过“设疑、解疑”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合理结合教材知识,身体、思维紧密联系。
体育教材本身知识内涵很丰富,在教学中教师用知识的力量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侧向滑步推铅球教材,要使学生提高侧向滑步推铅球成绩,仅仅教会学生掌握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使学生认识到推铅球成绩的三个因素的不同作用和相互关系,进而使学生理解当用力距离和投掷角度受到限制时,要把铅球推得更远的途径便是增强爆发力,提高出手时铅球的初速。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邦彦创立于2000年4月,是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是深圳国防科技工业协会创会会长单位,深圳市工业总会副会长单位,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软件企业,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邦彦于2022年9月成功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132。...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刘清艳happy
2020-12-25 · TA获得超过10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关注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是运动除了对躯体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之外,对于心理以及大脑状态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您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吗?今天咱们主要来聊一聊运动对心理都有哪些作用。
运动可以缓解释放压力
每个人都会遇到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不能够及时或者很好的释放承受的巨大压力,就会导致诸如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失常,还有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运动缓解压力,与体内腓肽效应有关。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它能让人平静。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此外,长期充满压力的生活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劳,而运动能使刺激强度得到变换,起到改善、调节脑功能的重要作用。
运动可以减轻焦虑
当我们焦虑的时候会出现诸如紧张、烦躁、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浑身冒汗甚至还会伴有胸部疼痛等状态,部分还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甚至可能存在自伤、自杀行为。
焦虑影响我们的意识,降低我们大脑的观察力,让我们正常的思考变得困难。有证据表明运动能减少焦虑感,通过锻炼能够有效获得对焦虑状态的控制能力,哪怕是只有10分钟的跑步机上的锻炼,就可以立刻平息焦虑或者恐慌的感觉。在生理上,体育能降低肌肉静息张力,可以阻断向大脑传递焦虑的循环过程。不仅如此,运动还产生一些营养脑部的物质,提高大脑的镇静作用。
运动可以改善抑郁
抑郁的时候会表现出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让人对一切都感到无力。运动可以促进身体一种叫做“多巴胺”物质更多的分泌,这种物质可以改善情绪,提高幸福感,增强人的注意力,改善行为多动、记忆力不佳以及自身行为控制比较差等状态。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的活力和情绪,但是几个小时后情绪和活力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所以我们不但要明白一次运动就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还要记住,只有长期坚持运动,改善情绪的效果才可以保持的更久。
如何以运动调节心理健康呢
要充分发挥大脑潜能,必须合理地安排锻炼活动,不使大脑某一半球或某一功能区由于反复单调刺激而承受压力和疲劳,要动静协调、张弛有度,才能有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降低身心压力。简单易操作的运动有跳绳、跳操、游泳、散步、打乒乓球等。运动时间可掌握在每天半小时左右。
什么时候做减压运动最合适呢?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下午18:00;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17:00到18: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此外,人体在下午4:00到7: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专家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否则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
MFLOVEYAN
2020-12-21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342
采纳率:69%
帮助的人:286万
关注
早上起来运动
一天之计在于晨,休息了一个晚上,早上是精力充沛的,早上适当的去运动运动,之后再洗一个热水澡,就会发现浑身充满干劲。
2
/3
自己鼓励自己
时不时的夸夸自己,对比一下运动前后的区别,身材有那么一点变好了没有,浑身皮肤是不是更紧凑了点,小小的自恋一下,你就会坚持下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3
/3
带着宠物一起
现在愈来愈多的人养宠物,这样就好办了,如果你觉得你一个人去做运动没意思,你可以带上宠物去跑步,去玩耍,这也是个不错的建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