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儿童的决策行为.pdf

儿童的决策行为.pdf

心科学迎展2005,13(5):606-61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儿童的决策行为
陈单枝·2
朱莉琪
(中国科学院心研究所心理使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牛院,北京100099
摘要现有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就具有一定的利用概率和统计信息来做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
增长,但和成人相比存在差异;儿童和成人同样运用启发式来做决策,且受许多判断偏见的影响。儿童的
决策行为受到人格特征、性别、年龄、任务领城特殊性和信息表征等因素的影响。文中还介绍了決策的自
我调节模型和“双过程”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预测儿童决策行为的发展。最后分析了儿童决策研究
的趋势。
关键词决策行为,启发式,决策发展模型
分类号B
近年米儿策决策行为的研究受到越米
1不确定情景下的决策研究
越多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的甫视
研究儿童决策行为的主要理巾有两点:其
直以来,对决策的研究关注个主要
问题:个体面对风险时应该怎样作决策?以
成人決策行为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研究的一个趋势是从进化心理学和和及个体面对这些风险时,实际是怎样作決策
:态心理学角度来解释人类的决策行为,热的
示人类決策和认知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
传统的经济学家奉行的是理性人假设,
的生态适应效应?。而出人类进化,人们自
认为人总足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
然而然想到个体发生发展。对儿立的決策研利用数学工具计算得大,从而在有限的环境
资源中努力做出最佳的决策,他们研究往
究可以加深对人类决策行为产生发展过程
往山答了第一个问题。而事实上研究者们发
的了解。其二,对儿而言,他们的生活也
面临着各和決策,学习如何做出正确的选现?,由」心现和判断能力固有的局限
择、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经历,·直伴随若決策者在而临风险时所作的決策与传统经
儿窜健康成长的終个过程。因此对儿童决策济学家的标准模型是不致的,他们的决策
行为的研究可以了解儿童认知和适应行为
受到判断的偏见和众多的启发式的影响,常
常不能做出埋性的决簽。
发展,并以此帮儿童在这个口复杂的世
Sion最毕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
外里吏好地做出決策。
念米解释这种偏离现象。他认为不仪环境资
源(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获得)是有限
的,史重要的足个体的心理资源(记忆、
收稿∏期:2005-01-18
算能力等)的有限性,这使得人们在解决问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方向项?(KSCX2-SW-221
通识作者:朱莉其,E-mail: ulq(a psych.acn;电话
题时不能像“性人”那样去搜索所有的
010-64836643
卷第5期
儿童的决策行为
-607
信息,通过复杂的评和计算得出“最优化”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决策行为,认为人类的
的结果,而只能基于“满意原则”。事实上,决策行为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而
“有限性”并不排除理性,而是有限下的人的一生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长,特别
最优化?
是儿帝期。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个体发展的角
日20世纪70年代, K alcman及其合作度,研究決策在儿童期不同阶段足如何发生:
者们开始关注人们在決策中出现的偏见和发展的?理性思维和启发式、偏见是如何随
心发式的使用。例如著名的“死洲病”实验着年龄变化的?这种发展又受到什么因素
结果发现?:人们在得益领域中表现出“厌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领域的
恶风险”,在损失领域屮中表现出“风险尝试”研究成某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cct。 Kahneman
2儿童的决策行为研究
用“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米解释这
对儿童决策行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
种现象,认为问题表述的形式会影向人们的
主观概率和決策校重的什计,从而影啊风险个方所。
个方雨是対儿童理性決策的研究。能
前景的效用,导致个体作出不同的決策。
Kahneman还提出三种起启发式来解释人
否理解概率是进行理性決策判断的关键。传
们在特定情境ド下的“反常”行为,包折“代统的观点认为幼小的儿童(45岁)不能理
表( Rcprcscntativcncss))启发式”,“可得性
解概率的概念,他们也不能排除尤效的信
息,利用有效的信息进行決策,因此他们是
( Avai lability)启发式”以及“端整和備定糟糕的決策奇[。
( Anchoring)启发式”。
但是近期的研究采用更直观,更敏感的
可以说 Simon的“有限埋性”和
材料作为任务,探到儿很早就能根据概
Kahneman的“启发式和偏见”的研究己成
率信总作決策。比如 Huberl引1等人用“旋转
为在不确定情境下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
范,在他们的影响下,对人类决策行为的研
盘”作为实验材料发现,甚至4岁的儿帝就
可以很好地运用主观概率的概念进行决策
究朱续深入。 Gigerenzer2等人就在此基础上
提出“生态理性”的概念?。不同于“有限
判断。 Schlottmannl1让:儿童为玩個判断它们
在得奖励,或失去奖品后的高兴程度,研
理性”, Gigerenzer用适应和进化的观点石待
人们的认知局限性。他们将启发式看作心理
究品示,5岁的儿童就能理解概率,对期望
值进行判断。
捷径,是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姝规则,是人
类在漫长的进化和适应现实环境的过程中
Jacobs和 Narloch研究儿童能否利用
形成的。这些心理挞径亦可被称之为
样本的统计信息对生物或者行为的特性进
“适应性エ具箱”一一使得我们在口常生活行推论。实验任务足在给定样本大小(1个,
中可以利用很少的信息和心埋资源,就可以3个或者30个)和样本信息变异性的条件下
让儿童在五点量表上判断这些特性有多大
出有效的决策
半个多业纪的研究告诉我们,成人实际程度的不同,如衣服的颜色(高变异性)
的决策行为并不符令传统理性的标准,人类大象的限晴(低变异性)等等。结果显小,
的思维发展似乎并不像皮亚杰理论所预期
年级的小学生就明白样本越小,变异性越
的那样,从直觉思维向着逻辑、科学推埋的
人,这些特性的差异也会越人。研究还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利用变异性参数的能
方向发展。另外,最新的理论从进化和作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知识

儿童的决策行为.pdf
基于啮齿类动物的决策行为研究及其脑机制(PDF)
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实验室
行为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
基于决策场理论的出行者动态决策行为研究
动物的行为决策与感知能力.pptx
农户的行为决策产生着影响
基于RNN模型的人类决策行为预测
动物疫情危机下养殖户行为决策的分析——基于ISM模型

网址: 儿童的决策行为.pdf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2947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另类宠物”岂是无人能管
下一篇: 农户的行为决策产生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