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城市生活》是澎湃研究所·城市漫步板块专栏,每周准时“上新”,观照城市生活中的不同主题,主旨是“研习一个地方和一群人,记录城市的节奏与脉络”。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有了长足的进展,对于公民的相关教育也在不断推进。同时,城市里的宠物和流浪动物的境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期回顾,我们邀约了人文社科出版品牌三辉图书的伙伴,与我们分享由一本书串联起的动物保护议题对话。
(本期主持:陈鑫培)
近期回顾:从关怀出发的动物对话
(图/文 邹怡,三辉图书宣传编辑)
今年6月,三辉图书的新书《我要它们活下去:熊本市流浪动物零扑杀十年奋斗纪实》上市。熟悉三辉品牌风格的出版同行感到惊奇,“三辉竟然会出这么可爱的书!”这一印象大概来自于这本书的封面:一只带着笑颜,径直看向镜头的小狗,眼神充满信任,用橘色处理过的画面更为照片里的眼神增添了亲近感。
《我要它们活下去》与桂林野山书店的狗狗店长温暖、积极,是记者片野由佳的文字尽力传达的感受,也是我们希望这本书在整体上能加以延续的一种气质。片野采访过十几家动物行政机构,也见过对亲手终结一条条猫狗生命无动于衷的人们,但她没有埋怨为什么别的地方做不到对动物的关怀,而是尽可能全面地描绘熊本市动物爱护中心的职员所做的一切努力与行动细节,用平实的语言还原这场零扑杀奇迹被创造的过程和因素。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和他们共同经历了十年里的每一天。
熊本市动物爱护中心的网站在读到这本书以前,我对猫狗的认识,也仅仅停留于可爱无害的宠物层面,很难想到它们可能会从宠物沦为流浪动物——从街道风景的一部分变成具有威胁性的城市问题,其实取决于人类的态度和认知。2019年的一则报道显示,全日本大约有1850万只宠物,而在近14亿人口的中国,宠物猫狗就已近9000万只。逐年增长之后,中国的宠物市场规模已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如此庞大的宠物市场,如果缺乏完善的法律、严格的监管,以及正确观念的普及,随之而来的不当饲养与弃养,非法繁殖与贩卖,都会成为都市化地区人与动物关系从和谐转向冲突的导火索。
如何用友善的、从关怀出发的,而非残忍的、以效率为先的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我要它们活下去》所探讨的话题,也是引进出版这本书的现实意义。由此出发,该书四场线下活动的策划,旨在增进读者对中国流浪动物现状及成因的理解,促进理性辨思。而寻找活动嘉宾,构思活动形式的过程,则是围绕让行动者发声,让参与者对话这两条线索展开的。
第一场活动是与Zine文化机构“好多现象”合作的Zine工作坊x共读交流。创办者叶子是平面设计师、插画师,有着用Zine的形式组织参与者交流的丰富经验。而让对某一社会事件、话题或现象抱有兴趣的人坐在一起,通过制作Zine慢下来思考,不受拘束地表达,是“好多现象”举办的一系列Zine工作坊的特别之处。
Zine工作坊x共读交流活动现场
工作坊的主题“是同伴、家人,是爱的代称”取自诗人隐匿描绘的书店街猫,意指猫狗与人之间特殊的情感联系。八位参与者从各自的经历、生活环境和职业视角出发,分享了与动物有关的趣事以及关怀动物的思考和实践。活动结束后,工作坊的群聊也自然生长成了交流动物好消息的线上共同体。
在活动策划之初,我们就希望能找到在中国从事流浪动物公益的从业者,聊聊她们的行动。而最终落地的两场有公益从业者担任嘉宾的活动,都缘于书店方伙伴对流浪动物现象的关注。在成都的库闻书店,四川大学北园TNR小分队的宣传负责人黄大茂和任教于四川大学哲学系、日常参与TNR小分队工作的黄峥老师,分别从机构和个人的角度介绍了川大校园内流浪动物的处境,对救助方式的探索,以及从事流浪动物救助的心路。在上海的神兽之间书店,整场活动像是一幕“老友记”,在主持人曹柠的细致采访下,我们也得以听见三位嘉宾在长期从事流浪动物公益的旅程中相互支持的温暖故事。
库闻书店·“流浪动物与我们”圆桌谈活动现场
神兽之间书店·“流浪动物保护的‘不可能’之旅”公益分享会活动现场
与熊本市动物爱护中心的努力相似,这些公益从业者的行动慢慢推动着她们所在的城市形成关怀动物的氛围。两场活动轻松的谈话气氛都激发了观众的分享——刷小红书频频看到动物求助讯息该如何分辨真假,又如何保持心态平和?在小区里遇到不好好牵绳,屡劝不改的饲主怎么办?想在自己的店铺里开辟一些空间帮助流浪动物,可以从哪里寻找信息资源和合作支持?这些源自于个人生活的具体问题也印证了在都市化地区促进人与动物关系认识的迫切性。许多动物议题的争议,或许都可以在具体问题的沟通中找到出路。
在杭州普通读者书店举办的第三场活动——“动物保护的法律现状、自治探索及思考”分享会的讲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钱叶芳。今年五月,在一系列虐待动物恶性事件引发热议后,《三联生活周刊》采访了钱叶芳教授,发表《没有<反虐待动物法>,虐待猫狗就不会被惩罚吗?》一文。这并不是钱叶芳第一次在公共领域为解决动物虐待虐杀问题发声。 从2017年系统关注国内动物保护相关法律开始,她组织过三次会议,分别是从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也是法律禁止的暴力角度展开的“未成年人保护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研讨会,以及“反虐待动物法的立法障碍与路径选择”研讨会和“虐待动物现象的法治应对”研讨会。
在活动现场,钱叶芳系统梳理了从《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畜牧法》到《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组成的中国动物法体系,指出这些法律中都包含反对虐待动物的内容;近年来公安部门处罚虐待虐杀动物行为的诸多案例,也说明虐待动物无法可依是一种误解。那么,在建立正确的法律认知后,个人能做什么?钱叶芳认为,个人可以积极参与法律监督和投诉,督促执法部门行动起来,救动物的路就会越来越宽。同时,动物问题是每个社区的普遍性问题,个人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尝试搭建处理人与动物冲突的沟通机制,例如设立宠物家长交流群,建立动物居民档案等,发挥社区自治的作用。
在流浪动物问题上,是否有更多跨领域的对话可能发生?城市社区里的动物如何更好地成为社区居民?如何认识乡村里人与动物的关系?这些在活动之中生长出来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这一话题的更多面向。身为人类的我们可能很难卸下所有以自身为主体的思维惯性,但在对待猫狗的态度上,我们至少可以正视人类行为的后果,认识到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对于生命,对于我们与动物的关系,正如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所说:“如果我们掌控了万物,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生命会在我们的脚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周主题推荐
书|《我要它们活下去:熊本市流浪动物零扑杀十年奋斗纪实》
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书|《它乡何处?城市、动物与文学》
书|《动物社群:政治性的动物权利论》
书|《那猫那人那城》
影|《十二夜》
影|《万物生灵》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相关知识
数字化宠物监管:智能项圈如何改变城市生活
社区动物志:一周城市生活
[论文]宠物热对城市生活影响
宠物和城市生活
“两脚兽与牠”:一周城市生活
城市生活之人与宠物室内时光插画背景图片免费下载
在城市生活中,如何给田园犬提供足够的运动量?
兴业太古汇夏日焕新 打造城市生活多样图鉴
宠物吃鱼油:不只是智商税,真实的美容秘诀
如何保持宠物健康,不只是定期体检,还要注意饮食!
网址: 不只是宠物:一周城市生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29939.html
上一篇: 羊毛魔手展示多种类型的宠物仿真作 |
下一篇: 【上海】上海顽皮家族宠物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