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现在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但是仍然有儿童营养不良的现象,其原因大多数是经济较差或是山区的孩子,还有些是一些饮食不当而造成的,当孩子出现营养不良时,家长们应引起注意,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一、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1、营养不良初期,身高不影响,但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低于正常。轻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但严重者可精神不振、反应不良、体温低、脉薄、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交替。合并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可能出现凹陷性肿胀和皮肤光泽。严重时会破溃、感染成为慢性溃疡。严重的营养不良可有重要的器官功能损害,如心功能下降,心音可能低钝、浅呼吸、脉搏变缓、低血压等。

  2、患者营养不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如反复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肺炎、结核、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婴幼儿腹泻不止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营养不良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患儿突然表现为面色苍白、混乱、脉搏缓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二、解决宝宝营养不良问题的方法:

  1、改善饮食: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营养问题,我们还需要从营养方面改善入手,我们需要注意均衡安排宝宝的饮食。肉与蔬菜搭配合理安排。从宝宝的饮食习惯上,母亲可以为他们的孩子准备鸡蛋羹。鸡蛋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柔软,非常适合宝宝。

  2、服用消化药物:当宝宝的消化有问题有很长一段时间时,我们也可以建议妈妈们准备一些消化方面的药物。儿童的胃存在细菌或蠕动缓慢的问题,需要用药物治疗,可以更快地促进儿童吸收饮食中的营养。

  3、补充维生素。在我们日常的饮食营养中,维生素的营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当我们想缓解孩子营养不良的问题时,可以选择让孩子补充维生素,维生素种类更多,我们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维生素。

  三、造成小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营养素长期摄入少。如婴儿出生后缺奶,过早地采用米粉和粥类为主食;或者因唇裂、腭裂而哺乳困难;也有少数病儿是由于长期偏食、挑食、吃零食所引起。

  营养素的吸收不良。小儿经常腹泻或伴有胰腺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妨碍了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多。双胎、早产儿、各种急慢性感染、生长发育加速期等都会增加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从而造成营养素及能量相对不足。

  营养素的排泄量增加。如糖尿病则会增加体内葡萄糖的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常伴有大量蛋白尿,这些疾病往往容易合并营养不良。

  因此,要防止营养不良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及时补充辅助食品,正确安排小儿的生活;提倡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纠正各种先天性畸形,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消化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四、这样喂宝宝会造成营养不良

  误区一:因噎废食不喂奶粉

  误区:一个年轻母亲带着3个月大的女婴去体检,她对医生说,看了媒体关于“大头婴”的报道,她不敢再喂孩子奶粉,只好改喂米糊。

  医生当即纠正了这位母亲的做法——这是因噎废食。无法提供母乳,应该以乳制品喂养婴儿。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不足,没有奶粉的补充,婴儿的营养肯定跟不上。医生说,只要选择品质好的奶粉,奶粉喂养的婴儿可以和喝母乳的婴儿同样健康。

  误区二:只喂母乳未添辅食

  误区:对于一周岁以内的婴儿,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是按需哺乳。什么时候宝宝饿了,妈妈就哄着吃母乳。很多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喂饱婴儿。

  实际上母乳质量可能因人而异,因此,虽然提倡母乳喂养,但是如果母乳质量确实有问题,母乳喂养还是不能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母乳喂养,还应该及时添加辅食。

  据医生介绍,4个月以内的婴儿,适合添加乳制品。婴儿5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喂菜泥,6个月可以喂鱼肉,8个月时则可以喂豆腐、动物血和肝泥。这些固体食物的添加,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泉州人有一种说法:“喝汤比吃肉好。”很多父母只喂水,很少及时为婴儿添加固体辅食。医生表示,这也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举例说,一碗鱼汤,汤里的蛋白质只占10%,只喂水,显然不利于婴儿对蛋白质的吸收。

  五、宝宝营养不良的信号

  1、情绪变化

  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提示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给宝宝吃一点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质的食品。

  宝宝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益处。

  宝宝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则与吃甜食过多有关,医学上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了减少甜食外,多安排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宝宝固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及钙质摄取不足所致,所以应多吃一些动物肝、鱼、虾、奶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2、行为反常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维生素C缺乏的结果。

  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宝宝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蛋等势在必行。

  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增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肉松、虾皮等。

  喜欢吃纸屑、泥土等异物,称为“异食癖”。多与缺乏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宝宝理想的饮食。

  3、过度肥胖

  以往常将肥胖笼统地视为营养过剩。最新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仅是部分“胖墩儿”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宝宝则是起因于营养不良。具体来说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得积存于腹部与皮下,宝宝自然就会体重超标。因此,对于肥胖儿来说,除了减少高脂肪食物(如肉类)的'摄取以及多运动外,还应增加食物品种,做到粗粮、细粮、荤素之间地合理搭配。

  4、面部“虫斑”

  这是指出现在宝宝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转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细小鳞屑,并有轻度瘙痒感。除脸部外,上臂、颈部或肩部等处也可见到。

  民间认为,此斑是宝宝的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信号。所以当你的宝宝长有“虫斑”后,再也不要单凭这一点就给宝宝服用打虫药,正确之举是调整食谱,增加食物的花色品种,补足维生素,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药片。

  六、宝宝营养不良的表现

  1、营养不良最重要的是吃的少、食欲不振、体重较轻、身高增长慢。

  2、宝宝营养不良还可表现为抵抗力低、易疲劳、牙齿发育异常、便秘等。

  3、肤色灰暗无光泽,捏起来缺乏弹性,肌肉松弛,人呆呆的没有一点精神。

  4、有的婴儿吃得不少,摄取了很多营养,仍长得很瘦。但这种婴儿虽长得瘦,却健康活泼。

  5、中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6、重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7、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

  附:如何改善宝宝营养不良

  1、改变喂养方法:婴儿因为认知和语言系统都没有发展好,所以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向,这时需要喂养者认真观察婴儿的需求,及时改变不良的喂养方法。迅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不足者应增加辅食。注重辅食的质量,需有蛋白质并易于消化。婴幼儿可给予鸡蛋羹食,有条件者还可加以各种奶制品,如酸奶、奶粉、奶酪等。较大儿童可直接进食各种食物。

  2、检查是否由疾病引起:有时候营养不良,可能是因为孩子本身有其他疾病影响他对食物的摄入及吸收。发现疾病应尽快治疗,然后结合其他方法恢复孩子身体的营养。

  3、促进孩子肠胃功能:肠胃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建议给孩子吃点健胃的食品或药品,如果肠胃疾病比较严重需尽快去医院就医。肠胃不好的孩子,不要逼他一下吃太多,这样反而会加重他肠胃的负担,可以让他少食多餐。

  4、有针对性的补充营养:检查下孩子到底缺什么,比如严重缺铁,就可以买些补铁的药品或者补铁的蔬菜给他吃。

  5、增加孩子的愉快情绪:人抑郁时,胃口就会不好,婴儿虽然小,但是已具有基本的情绪,所以要让孩子心情愉快,提高他对各方面的兴趣。

  6、提高食物质量:孩子营养不良还可能是因为家长所喂的食物营养单一,或者味道不和孩子胃口,家长在准备食物时不能以自己的口味来定,家长要通过孩子的表情,主动感觉孩子对食物的喜好,及时调整食物以适合孩子的胃口。

  七、宝宝营养不良的解决方法

  一、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

  1、香菇粥

  原料:小米50克,鲜香菇50克。

  做法:先煮小米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

  用法:每日服3次,持续服用有效。

  食物相克:小米忌与杏仁同食。

  2、猪排炖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猪排骨(大排)250克,盐3克,大葱10克。

  做法: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的段。白萝卜切成片。将排骨炖至肉脱骨,再加入萝卜片、葱炖熟,撇去汤面浮油,加入盐即可食用。

  食物相克:白萝卜忌与人参、西洋参同食。

  3、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4、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5、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6、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7、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8、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二、宝宝营养不良的5大信号

  孩子是每个爸妈的心头肉,在成长阶段,父母最忧心的就是宝宝营养不足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其实,当宝宝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的时候,身体或心理都会发出一些“信号”。宝妈宝爸们可要牢牢记住了。

  1、过矮、过瘦、过胖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一般包括发育水平、生长速度、身体的匀称等,其中身高、体重、头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一般来说,身高、体重在参考值范围内为正常。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而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营养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孩子3岁前,若营养跟不上,身高、体重就会滞后。

  当然,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也会因“管不住嘴”导致营养过剩而出现肥胖。这种营养不均衡也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以免因肥胖埋下成年后罹患慢性疾病的隐患。

  2、反应迟钝

  “早期营养不良时可降低脑细胞的分裂率,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常,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专家说,因此,当发现孩子在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出现反应迟钝,叫他/她的时候迟迟不应;上课听不懂,脑子不够用;吩咐他/她的事情一下子就忘了或记不住上课内容等表现时,就要警惕了。

  3、免疫力下降,体弱多病

  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铁等)缺乏时,可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孩子更容易生病、感染。因此,如果孩子反复感冒或反复牙龈发炎、毛囊性皮肤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也要警惕是不是身体的微量元素不足了。

  4、爱吃肉、甜食、油炸食物,有便秘、口臭

  还有一些营养不均会表现在日常饮食上。例如不少孩子偏爱荤食、甜食、油炸食物,平常不爱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长此以往,势必导致营养不均。孩子还往往容易因为肠道蠕动变慢而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时,进一步产生有害毒素而出现口臭。

  5、情绪变化无常,缺乏维生素B

  有些家长容易忽略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和情绪反应的营养不均问题。专家说,B族维生素能通过对人体神经系统的调控而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维生素B1缺乏时,可让人变得暴躁、喜怒无常;维生素B6摄入不足时,可导致情绪激动、困倦和急躁;维生素B12缺乏时,可让人反应迟钝。

相关知识

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 宝宝茁壮成长的秘诀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吃这些让宝宝更健康
宝宝营养不良 如何有效解决宝宝营养不良的问题
宝宝营养不良的表现
宝宝营养不良如何食补 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营养不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宝宝营养不良原因是什么
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小儿营养不良如何预防,宝宝如何补充营养
哪些因素会使宝宝营养不良

网址: 宝宝营养不良的危害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930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哪些原因导致小儿营养不良
下一篇: 急急急!!!我的狗狗营养不良了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