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文鸟》 唐治国 摄
斑文鸟(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是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地区。在中国云南西部地区,也见于海拔2500米左右的田边灌丛和附近的混交林带。以谷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草子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
斑文鸟雌雄羽色相似。额、眼先栗褐色,羽端稍淡,头顶、后颈、背、肩淡棕褐或淡栗黄色,每片羽毛均有淡色羽干纹和不甚明显的暗栗褐和淡褐横斑。两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羽缘以及三级飞羽缀亮栗褐色。下背、腰和短的尾上覆羽灰褐色,羽端近白色具细的淡栗色横斑和白色羽干纹。长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橄榄黄色,其余尾羽暗黄褐色。脸、颊、头侧、颏、喉深栗色,颈侧栗黄色,羽尖白色,上胸、胸侧淡棕白色,各羽均具两道红褐或浅栗色弧状横斑,形成鳞片状;下胸、上腹和两胁白色或近白色,各羽具两道暗灰褐或深栗色弧状横斑或‘U’形斑,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皮黄白色;尾下覆羽亦具两道褐色弧状横斑,但常常被羽毛掩盖而不明显,腋羽、翅下覆羽亮棕皮黄色或红赭色。
幼鸟上体淡褐或淡黄褐色,下体皮黄褐色或土褐色,无鳞状斑。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蓝黑色或黑色、冬季较淡,脚暗铅色或铅褐色。幼鸟上嘴褐色,下嘴黄色,脚淡褐色。
迁徙:留鸟。
习性: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多成群,常成20-30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活动和觅食,有时也与麻雀和白腰文鸟混群。多在庭院、村边、农田和溪边树上以及灌丛与竹林中,也在草丛和地上活动。群结合较紧密,休息时亦多紧紧集聚在一起,有时一棵树上聚集着上百只,若有惊扰,全群立即起飞。飞行迅速,两翅扇动有力,常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响,飞行时亦多成紧密的一团。
遍布于中国南部地区,自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至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海南。
斑文鸟种群数量较丰富,由于该鸟主要以谷物为食,对农业有一定危害,但该鸟小巧玲珑,易于驯养,又是很好的笼养观赏鸟,可以通过适当利用来控制种群数量。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知识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孝感朱湖湿地斑文鸟繁衍栖息好不快活
【科普】湿地鸟类种类及分布特点
斑文鸟的意思是什么
#1240 斑文鸟
湿地鸟类种类及分布特点
每日科普:野生斑文鸟怎么分公母?
斑文鸟还叫什么鸟 斑文鸟别称花斑衔珠鸟
斑文鸟是保护动物吗 斑文鸟是不是保护动物
斑文鸟(动物)
斑文鸟
网址: 舂陵湿地鸟类科普——斑文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9445.html
上一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通用11篇 |
下一篇: 斑文鸟是几级保护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