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物 增进人类福祉
包括人类、野生动物在内的万千生灵,都是地球大家庭的成员。一方面,野生动物和森林、湿地等构成了强大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庇护着人类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野生动物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而又不可替代的物质资源、基因资源、科研资源和文化艺术资源。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阶段,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一个永恒课题。
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据科学家研究,地球生物多样性在大约3万年前达到最丰富状况。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世界原有森林76亿公顷,现已不足34亿公顷,并且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其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消失18万公顷。全球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也在持续锐减,功能严重退化。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近些年来,全球范围的非法盗猎和走私贩卖野生动物及产品贸易活动日益猖獗,每年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额达上百亿美元,成为排在毒品、军火交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走私活动。
有数据表明,仅自1600年以来,就有83种哺乳动物及113种鸟灭绝,全世界目前仍有近800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备受关注的野生虎已由1900年约10万头急剧下降到目前不足3500头。
野生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同样也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自然资源,并非无穷无尽、取之不竭,如果再不约束对自然的无序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人类的子孙后代将只能面对荒芜、孤独的家园,从而最终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
基于这些共识,人类真正开始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的努力,本着加强合作、推进共同保护、实现全人类共同受益的精神,先后诞生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5年)、《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等一系列国际文件。从此,保护自然及保护自然资源上升到国际重大合作事务的高度,成为人类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又一历史性选择,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保护自然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核心内容之一,也随之成为全人类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中国政府和民众付出的努力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布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快了工作步伐,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进入发展的快
相关知识
野生动物保护:养鸟谨防传染病
增进民生福祉|枣庄市卫生健康委五项措施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提升工程
轻松集团联合推出“医保南通保” 保险科技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动物福利与人类福祉
动物福祉与动物行为学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野生动物(国际视点)
保护动物福祉的立法在美国渐渐深入人心
怎样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动物福利事关人类福祉
网址: 保护野生动物 增进人类福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9621.html
上一篇: “动物福利”事关人类福祉 媒体吁 |
下一篇: “动物福祉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