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女子带导盲犬进商场遭拒!这些“毛孩子”也会心寒!

女子带导盲犬进商场遭拒!这些“毛孩子”也会心寒!

女子带导盲犬进商场遭拒!这些“毛孩子”也会心寒!

[ 国内 ]    

2023

02-16

17:22

—分享—

2月14日,一位盲人陈燕分享了自己在导盲犬的带领下、被拒绝进入三亚海旅免税城的经历,并快速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

三亚海旅免税城:

宠物不能进入

陈燕是一名全盲患者,已和导盲犬相伴度过了十二年的生活。2月13日事发当天,陈燕和丈夫在海南游玩,打算在离开前去免税城给朋友带点东西,于是来到了附近的三亚海旅免税城。“黑萌萌(导盲犬)领着我,我领着我丈夫,他是半盲,平时我们都是这样出行的。”陈燕表示。

图片

约是下午五六点钟,陈燕一行在商场门口被保安拦下,理由是“宠物不得入内”。“当时我就告诉他,它是导盲犬,并且有证件,但他不听,说要请示领导。”陈燕说,当时她自认为领导明白情况后会予以通行,便耐心在旁等候。

但陈燕在该名保安的通话中,听到其用海南话说“对方拉着一条特别大的宠物”;陈燕着急地更正保安的表述后,其又改称“是一条盲犬”。陈燕感到了愤怒。“我把导盲犬当成‘孩子’,他却说我家‘孩子’看不见。我觉得他就是成心不想让我们进。”她说。双方争执一番,决定等领导过来处理。等了一段时间,一名自称领导的白衬衫男子来了,陈燕仍然得到的是“宠物不得入内”的答复。

“我给他导盲犬资格证,他不看;和他讲国家法律规定导盲犬可以出入公共场合,他也不听,一直让我出去。”陈燕说。视频画面中显示,白衣男子反复强调“商场里人多,有小孩,宠物不能进来”,甚至对陈燕表示:“你不能因为你视力不太好,就用这个做说辞,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对不对。”

图片

此时已有许多顾客围观。“我听到周围群众告诉管理人员,导盲犬是可以坐飞机、坐公共交通的,它不会咬人。”陈燕心里很感动,也不想继续争执,建议商场方报警解决。热心群众围住陈燕上了电梯,而后白衣男子没有追来,也不见警方过来,陈燕一行买完东西就回家了。

盲人使用者:

每一次看到导盲犬被拒都会非常伤心

2月14日,陈燕将视频发布在网上,她对这件事表示很震惊和无奈,希望导盲犬出行不再受阻。许多网友为视障人士抱不平,话题引发广泛讨论关注。

图片

陈燕表示,自己和导盲犬生活多年,导盲犬就是她的“眼睛”。“我和丈夫出行主要靠黑蒙蒙避障。比如上下台阶,黑萌萌会用嘴碰碰我的腿让我注意,再用爪子告诉我台阶的高度。”

还有些网友质疑,盲人陈燕是如何拍视频、编辑视频和网友交流的。“其实智能手机发明之后,就有盲人软件,盲人可以使用盲人模式,可能健全人无法感同身受。”陈燕说,另外,她把运动相机挂在脖子上记录生活,靠滴滴和震动声提示使用。

图片

和导盲犬相伴十二年,陈燕经常会遇到旁人对导盲犬的误解。“其实现在这样的情况,比十年前已经少很多了。但每次看到导盲犬被拒,还是非常地伤心。”陈燕说,她一直认为不是大家不善良,而是大家不够了解。这也是她发出视频的初衷。

海南省残联:

如情况属实将介入

据潇湘晨报消息,2月15日,记者联络到海南省残联工作人员,其表示将和三亚市残联工作人员沟通,并请他们了解事件相关情况。“如果确实是损害了残疾人的权益,我们会进行介入。”工作人员说。 

为保障盲人牵引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的权益,国家及各省市有相关规定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中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中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在深圳,《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三十三条提到,“视力残疾人可以按照规定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

中国盲人协会官网显示,导盲犬是工作犬。持有正规相关证件的视力残疾人和导盲犬是可以依法进入公共场所的。导盲犬经过了严格筛选和训练,至今未有发生导盲犬伤人事件。

媒体时评:

如何畅通视障人士出行路

对此事件,光明网发表评论道,从法律角度来看,有关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绝盲人携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的要求。再者,导盲犬“上岗”前经过严格筛选和训练,三代来源清楚、无攻击性、无遗传缺陷,忠实守护着视障人士出行安全。如果个别地方以“是宠物”“怕吓人”作标签就横加阻拦,这般“省事”做法让人从情感道德层面上同样难以接受。

这件事是非对错已经不难判断,但其所折射出的更多现实情况是,目前国内一些组织机构及个人对于相关政策的关注落实存在欠缺、对导盲犬的认知存在偏差或误读。一些公共场所的管理规定仍欠完善,甚至完全没有考虑到视障群体;部分管理服务人员只按场所规定“照章办事”,缺乏基本判断和变通能力……

应当认识到,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不能仅仅让需要帮助者通晓自身权利,更需要有关部门着眼后续,花大力气进行宣传推广、加速落细落实,让“纸面上”的政策条例真正为特殊群体打通现实生活的便利。

同样值得积极关注的是,近年来导盲犬在中国已在逐渐告别“出行难”。全国各地商场、医院、铁路、公交等场所及交通对视障者及导盲犬的友好规定陆续出台、日趋细化完善。相信公共场所对于特殊群体的包容度将会更高,部分尚存的管理疏漏和欠缺可以更快填补。让视障人士收获更畅然无羁的出行体验、更自由畅然的生活掌控感。

其实不仅是在商场,在乘坐一些公共设施时,类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女交警带导盲犬乘公交被拒

早前,一段“山西交警带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来源:封面新闻

视频显示,当时交警“莉姐”手牵着一只导盲犬欲乘坐公交车。上车后,公交车司机见“莉姐”手牵一只大型犬,便拒绝其乘车。在经过与司机一番争执后,莉姐最终带着导盲犬下了车,期间还有乘客指责“不让坐你非坐”“不要耽误大家时间”,被赶下车的导盲犬情绪非常低落,趴在地上委屈地哭了。

图片

莉姐称:“当时同行的是一位全盲视力障碍人士高老师,上车前就将残疾人证和导盲犬资格证准备好,但司机根本问都不问,直接拒绝我们上车。”

导盲犬的主人称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狗狗每次被拒和被骂,回来都要低落很久。

导盲犬是怎样炼成的?

导盲犬主要是拉布拉多和金毛猎犬,温顺、聪明、无攻击人倾向。而对于“准导盲犬”来说,它们出生仅仅两个月后就要开始它们长达18个月的“求学之路”了。按照国际上培训导盲犬的经验,培训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家庭寄养训练,为期一年。小狗们将被要求熟悉人类的居住环境,熟悉各种公共场合,听懂一些基本的命令,比如坐、等待、站立、行走等。

图片

第二阶段是工作培训,时间是4个月。在培训学校,每天早上7时小狗们被带到户外,梳洗、如厕,然后等待早餐。狗被训练成只有听到主人说“可以”时才去吃饭。经过一天的训练后,晚上8时回到狗舍休息。此外,这一阶段还包括训练狗自如地完成所有导盲犬所需要的基本技术,比如:走直线,不低头闻地;行走时紧贴着主人的左边并稍微领先一点;在所有的上下楼梯前停住;在所有的十字路口停住并听从过马路的指令;静静地卧在餐厅或办公场所等。

第三阶段是共同训练,培训视障人士控制导盲犬,了解导盲犬的肢体语言,也让导盲犬认识未来主人。这个阶段为期约一至两个月。这时候,合格的导盲犬将拥有相当于8岁儿童的智力。

普及导盲犬“任重道远”

记者了解到,许多国家成立了导盲犬协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免费使用导盲犬是视障者享有的一项社会福利。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合格导盲犬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在这些国家,导盲犬地位很高,可以出入任何公共场所。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个国家通过立法保障视障者使用导盲犬的权利。此外,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导盲犬的训练费用基本由社会募捐而来。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解禁为导盲犬乘坐火车、地铁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在“出行配套体系不健全、培训成本高昂、公众认知度较低”的“三大障碍”下,导盲犬在中国并不普及,甚至“稀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视障人士超过1700万人,全国导盲犬的数量不到200只。

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必须血统纯正,祖辈没有咬人的历史。这还不够,在训练过程中,有70%的犬会被淘汰,并不是每一只备用犬通过训练都能成为导盲犬。正因为如此严格的筛选标准,我国的导盲犬数量才只有200只左右,相比于1731万视障人士的数量来看,即便每一只犬都能拥有主人,导盲犬的普及率也不到1%,更多的视障人士只能待在家里,或是时刻被人监护。

不少商场、超市等还仍然以 “顾客有意见”为由拒绝导盲犬进入,给盲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视障人士随导盲犬出行“奢侈”,普及导盲犬“任重道远”。


相关知识

导盲犬被归入宠物行列频遭公共场所“禁止入内”
女子带孔雀登机遭拒 称有权带“情感支持动物”
女子带宠物狗进商场遭劝阻 操起鱼缸砸晕保安
女子推狗狗进博物馆被拒,宠物能进博物馆吗?
多数酒店不允许带导盲犬入住 法律无规定
女子要带狗观展被拒引热议 宠物能进博物馆吗?
女子带狗进影院遭怼狗和你谁看电影 宠物友好与规则冲突引热议
女子带狗进影院遭拒与员工互骂
女子带狗观展被拒引热议 宠物能进博物馆吗?
宠物能进博物馆吗?女子要带狗观展被拒引热议

网址: 女子带导盲犬进商场遭拒!这些“毛孩子”也会心寒!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033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导盲犬在为主人导盲,不料被宠物狗
下一篇: 导盲犬的用途.历史和如何培训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