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
国际
导盲犬日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
是“国际导盲犬日”
今天(4月24日)
我们迎来了又一个
国际导盲犬日
导盲犬是狗
但它更是视力残疾人的
眼睛和助手
它们
具备协助视力残疾人
躲避障碍、找到目的地等能力
是任何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
出行首选
它们
在协助视力残疾人
安全出行的同时
还是视力残疾人的
忠诚伙伴和情感寄托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导盲犬
了解它们的故事
↓↓↓
① “汪汪队” 立大功
我国第一家导盲犬训练基地、第一只导盲犬
2004年,我国第一家导盲犬训练基地在大连落成,开始第一代导盲犬的培训。2006年,在中国残联、中国盲协的支持下,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挂牌成立。2006年12月29日,第一只训练合格的导盲犬“毛毛”正式上岗。十多年来,在大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基地已经为全国的盲人朋友培训了导盲犬300余只,为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导盲犬的“高光”时刻
2008年,在“鸟巢”举行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导盲犬迎来高光时刻,中国第一位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在导盲犬“好运”(Lucky)协助下,将圣火传递给了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一同经历主火炬点燃时的炽热与感动。另一只导盲犬Star则出现在中国代表团队伍中,它陪伴的是盲人跳远选手、雅典残奥会两枚金牌得主李端。视障运动员与导盲犬亲密无间的配合,留下了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事业和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永恒瞬间。
68只导盲犬服务北京冬残奥会
在2022年3月4日至13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上,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参加其中,它们就是既专业又可爱的导盲犬。此次亮相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除了接受一般的专业训练,还增加了新的训练项目,实地在冬奥村无障碍环境中测试,以适用于复杂、严寒的环境条件。这次助力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首次佩戴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防伪追溯码,通过追溯码,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该导盲犬的血脉、年龄、受训以及“服役”等十几项详尽信息,让导盲犬更便捷融入到公共服务领域,真正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
第一条在中国服役,具有国际导盲犬资质的导盲犬:Candie
Candie是第一条在中国服役,具有国际导盲犬资质的导盲犬,是2008年残奥会的服务犬科普形象大使。自2008年到2018年服役11年,目前已退休。它的主人连勤在一次活动上表示,社会对导盲犬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了,从刚开始的不了解、不认识,到现在更亲近、更了解,这是一个特别明显的过程。
导盲犬珍妮,一路走好!
1月30日,曾服役8年的明星导盲犬珍妮在寄养家庭中去世。去世时,珍妮已经十五岁半。珍妮曾经服役8年,与主人共同见证导盲犬被社会接纳。珍妮是中国第18只,北京第5只导盲犬,2011年4月毕业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毕业后,珍妮就成了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的眼睛。共同度过的8年时间里,珍妮创造了很多奇迹。从在公共场所处处遇阻,到如今导盲犬可以进入地铁、飞机、银行,珍妮和陈燕一起见证了中国导盲犬被社会逐步接纳过程,为推动导盲犬走进公共场所作出重要贡献。
② 守护“汪汪队”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各地也支持导盲犬的发展,公众对导盲犬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导盲犬》国家标准
同时,我国还发布了《导盲犬》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导盲犬》(GB/T 36186-2018)规定了导盲犬的选种与繁殖、饲养和管理、培训与评估、回访与复训、退役和犬档案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为导盲犬工作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交通运输设施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单位应当为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导听犬、辅助犬等服务犬提供便利。残疾人携带服务犬出入公共场所、使用交通运输设施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为服务犬佩戴明显识别装备,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③ 庆祝“汪汪队”的节日
各地举办国际导盲犬日相关活动
北京
4月22日,北京市盲人学校举行“国际导盲犬日公益活动暨美育教育教学成果展”活动。为大众了解导盲犬,了解视障人群,了解中国的无障碍文明,搭建了友好互动平台,营造了关心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4月21日,北京市在役导盲犬免费体检和义诊活动在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院举办,11只导盲犬从全市不同地方随主人来到北农,挨个量血压、验血、做心电图和B超……关爱导盲犬健康,助力“无障”出行。
4月16日,大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的两名老师为北京市盲人学校高一年级的视障学生马明进行导盲犬使用一对一训练,让她学习导盲犬带路、越障、口令、训练等内容。
内蒙古
4月16日,内蒙古“大爱北疆·导盲犬伴你行”公益捐赠活动在内蒙古导盲犬培训基地那只亥村举行,现场向3名视力残疾人捐赠了导盲犬。
广州
4月11日,全国首条“导盲犬主题巴士”9路线的多名车长,进入了他们线路经过的华南地区唯一专业提供导盲犬服务的公益机构——广州导盲犬学校,学习导盲犬的起源、作用、日常训练等方面的知识。
据中国盲人协会近年来公布的数据
我国盲人数量约有1700多万
相当于平均每82人当中就有一个盲人
他们在努力弥合与健全人之间的差异
我们也更应该理解
关爱这些残疾人
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营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环境
帮助盲人安全出行、
参与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让我们从接纳、欢迎导盲犬做起
END
盲文期刊编辑——点亮更多人心中的灯
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编辑|邓锦翀 宋少航 审校|刘晓丽 审核|邱桂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际导盲犬日丨善待导盲犬 它们是视障人士的“另一双眼睛”
【东方时空】导盲犬 你是我的“眼” 导盲犬如何成为视障人士的“眼睛”?
国际导盲犬日来了!中国每9万视障人士在等1只“小Q”
导盲犬就是视障人士的眼睛,你愿意接纳导盲犬吗?
导盲犬的“超能力”:如何协助视障人士识别红绿灯
导盲犬:视障者珍贵的“眼睛”
国际导盲犬日,与看奇共同助力导盲犬健康成长
一只导盲犬训练成本超20万,逾百视障人士“抢都抢不到”
为什么视障者需要导盲犬?
世界导盲犬日:它们值得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网址: 国际导盲犬日丨善待导盲犬 它们是视障人士的“另一双眼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0338.html
上一篇: 中国导盲犬事业现状 |
下一篇: 导盲犬在为主人导盲,不料被宠物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