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动物志】豹猫

【中国动物志】豹猫

豹猫(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别名为山狸,食肉目猫科豹猫属动物[1]。

豹猫分布于中国、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等国家。体型纤细,腿长,体侧有斑点,但从不连成垂直的条纹,白色条纹从鼻子一直延伸到两眼间,常常到头顶;耳大而尖,耳后黑色,带有白斑点,两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内侧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内侧眼角到鼻部有一条白色条纹,鼻吻部白色,尾有环纹至黑色尾尖。其为夜行性动物,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2021年1月19日,中新网甘肃报道称,兰州七里河公安分局救助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豹猫[1]。

1物种起源

2015年11月26日,河南南阳市发布消息称,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近日在平坊林区银洞尖附近首次拍摄到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豹猫。

2016年9月,四川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豹猫。 

2017年5月,豹猫现身深圳塘朗山。这是中国首次在大城市中心地带发现稀有野生动物。深圳的梧桐山、马峦山、七娘山、红树林等山林湿地也都曾有发现豹猫的存在。 

2018年6月19日13时17分和6月27日16时08分,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捕捉到豹猫围着大树行走的短暂视频,据分析此次至少发现2只豹猫个体,这是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获得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的野外生存监测记录。

2021年4月30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香楠坝村村民发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幼崽。

2022年2月2日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公布2021年9月份开始,该机构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设置的兽类监测项目频繁监测到豹猫活动的踪迹,这说明有一个豹猫种群生活在五源河区域。这是海南首次在城区发现豹猫的种群。   

2022年3月,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时,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的活动踪迹[1]。

2022年4月,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时,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的活动影像,这是近几年庐山保护区第四次清晰拍摄到豹猫的活动踪迹。 

2022年4月19日,福州植物园科研人员在对红外相机进行日常查看时,发现拍摄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豹猫,这是福州西北近郊区域首次拍摄记录到的野生猫科动物影像。 

2022年5月5日,湖南湘乡虞唐镇礼睦村长冲山,当地林业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时,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活动踪迹。 

2022年5月,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对青神县龙泉山的红外相机进行日常查看时,发现拍摄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豹猫。

2022年6月,海南昌江海尾湿地公园首次拍摄到豹猫。

2022年10月,从今年五月份启动红外相机以来,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工作人员经过监测影像资料整理,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的活动区域由开始的两个增加到目前的6个,种群相对稳定。 

2022年10月,重庆武陵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拍摄的画面时,发现红外相机记录下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的活动影像。

  

2022年12月26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影像资料时,惊喜地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的活动影像。红外相机记录时间为8月31日18时49分、9月23日20时17分,短短40秒的影像画面中,豹猫身上圆形斑点十分醒目,体型和家猫相仿,但更加纤细,腿更长,耳大而尖,眼睛在夜晚泛出光芒,闲庭信步地从镜头前经过。 

2023年1月,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介绍,第一次拍到了豹猫的野外影像。

2023年2月,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内,3台红外相机抓拍到了大量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像,其中有豹猫、白颈长尾雉、食蟹獴、白鹇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首次发现。 

2023年3月29日,记者从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整理野外收回的红外相机拍摄资料时,意外发现一处相机拍到了一只神秘的“大猫”。经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专家鉴定,确定该“大猫”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本次是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野生豹猫的影像资料。 

2023年,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和景东县公安局保护区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整理红外相机素材时,发现红外相机拍到了多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野外活动的视频。 

2023年5月10日,总台记者从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近一个月内多次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的踪迹。

2形态特征

豹猫别名山狸、野猫、狸子、狸猫、麻狸、铜钱猫、石虎等,是体型较小的食肉类,略比家猫大,体长为36—66厘米,尾长20—37厘米,体重1.5—8千克,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头形圆。从头部至肩部有四条黑褐色条纹(或为点斑),两眼内侧向上至额后各有一条白纹。耳背黑色,有一块明显的白斑。全身背面体毛为棕黄色或淡棕黄色,布满不规则黑斑点。胸腹部及四肢内侧白色,尾背有褐斑点或半环,尾端黑色或暗灰色[5]。

豹猫的体形十分匀称。头圆尾短,眼睛大而圆,瞳孔直立,耳朵小,而呈圆形或尖形。牙齿的数目减少,只有28—30枚,但很多牙齿的形状变得很强大,同时连带着上下颌骨也变得短而粗壮,而控制颌骨的肌肉及附着的颧弓也变得更坚强有力。门齿较小而弱,上下颌各有3对,主要作用是啃食骨头上的碎肉和咬断细筋。犬齿长而极为发达,最为突出醒目,而且还与附近的门齿及前臼齿之间保持相当的空隙,是主要的武器,用来杀伤或咬死猎物,由于前后有间隙,因此能咬得更紧,贯穿得更深。上下4枚犬齿相合,好比4支枪尖交错一般。臼齿只有1对,上臼齿退化,都是非常弱小,而且被压缩到内侧,但是下臼齿则很坚强发达。一般没有第一枚上前臼齿,第二枚上前臼齿不大。裂齿强大,又有两三个特别锐利的齿尖,上下交错,形如剪刀,可以咬穿最硬厚的牛皮或割裂最坚韧的兽肉。裂齿位置靠后,接近咀嚼肌,所以它们的强力咬切动作均后移至嘴角。

3生活习性

行为习性

窝穴多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中。豹猫的巢域大小,豹猫主要为地栖,但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食物习性

主要以鼠类、松鼠、飞鼠、兔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昆虫等为食,也吃浆果、榕树果和部分嫩叶、嫩草,有时潜入村寨盗食鸡、鸭等家禽。

栖息环境

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从低海拔海岸带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m高山林区。在半开阔的稀树灌丛生境中数量最多,浓密的原始森林、垦殖的人工林(如橡胶林、茶林等)和空旷的平原农耕地数量较少,干旱荒漠、沙丘几无分布[3]。

4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豹猫分布于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包括台港澳)、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包括南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

存在不确定:中国(澳门)

在中国分布记录有5个亚种,除新疆和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外,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分布,包括北方亚种,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华东亚种,分布于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指名亚种,分布于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部;川西亚种,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和甘肃南部;海南亚种,仅分布于海南岛。

省份: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台湾、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天堂寨、松山(北京)、牛姆林、武夷山(福建)、戴云山(福建)、白水江(甘肃)、南岭、南昆山、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鼎湖山、大瑶山水源林(广西)、防城金花茶、道真大沙河、赤水桫椤、麻阳河、雷公山、习水、梵净山、茂兰、吊罗山、尖峰岭、尖峰岭、坝王岭(昌江、白沙)、坝王岭(昌江、白沙)、董寨鸟类、济源猕猴、鸡公山、宝天曼(内乡)、洪河、凉水、兴凯湖、九宫山、神农架、后河、桃源洞、壶瓶山、八大公山、索溪峪、莽山、长白山、鄱阳湖、武夷山(江西)、岩泉、桃红岭、桃红岭、井冈山、双台河口、老秃顶子、老秃顶子、白石砬子、六盘山(宁夏)、青海湖鸟岛、庞泉沟、太白山、佛坪、王朗、卧龙、缙云山、金佛山、珠穆朗玛峰、石林(云南)、哀牢山、大围山、金平分水岭、高黎贡山、铜壁关、南麂列岛、清凉峰、天目山(浙江)、古田山、乌岩岭、三江(黑龙江)、瓦屋山、赛罕乌拉、朱家山、安溪云山、小溪、八仙山、梅花鹿铁布、黄河三角洲。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阿尔金山、长白山、中条山、大别山、都庞岭、关帝山、昆仑山-东段、老爷岭、小兴安岭、五指山、五台山、完达山、六盘山、芦牙山、太行山、清凉峰、秦岭、千山、祁连山、大兴安岭南段、张广才岭、伏牛山、河湟谷地、吊罗山。

5繁殖饲养

生长繁殖

北方的豹猫繁殖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夏季繁殖,春季发情交配,雌兽的怀孕期为63—70天,3一5月生产,每胎产2一4仔,以2仔居多;南方的豹猫,繁殖季节性似不明显,1—6月都能发现幼仔出生。18月龄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3年。

人工养殖

一、养殖方式

豹猫宜用圈舍单独或成对饲养。

二、场舍建造

圈舍一般为8~10平方米、砖墙、水泥地面、水泥平顶,房高2米,宜用封闭式。一面有门通操作廊,门高1.7~1.8米、宽0.6米,木制、铁制均可。另一面有铁门(高、宽各0.5米)通向运动场,有拉条可向外面推拉,运动场靠外边角可设置水槽。室内应设置食槽、木箱巢、栖杠、树杈等,供豹猫采食、栖息与活动。运动场一般为12~14平方米,水泥地面,周围与顶棚可采用方形铁网,高度同房舍高为2米即可[2]。

三、饲料喂法

豹猫为肉食类动物,动物性饲料有活兔、活鸡、鹌鹑、老鼠、小白鼠、牛肉、羊肉、鸡肉等,适量补充鱼肝油、骨粉、微量元素,少量青菜。每天每只喂量为300克,日喂1次,傍晚给食。每周应投喂2次活食,给量每次300~500克即可。

四、管理措施

应重视圈舍与运动场的清扫与卫生,做到每2周消毒1次。饲料应新鲜。来自本地的豹猫适应本地区环境,当北方地区饲养南方来的豹猫,入冬舍温应控制在10℃以上方可安全越冬;而南方地区饲养北方的豹猫,夏季应重视防暑降温,舍温控制于35℃以下。

五、繁殖技术

2~3岁性成熟、孕期为65~72天、每胎产1~4仔,种用利用年限6年。在中国和南亚地区的豹猫可常年繁殖。

发现雌猫有不安、鸣叫等发情表现时应选3~5岁的种用雄性豹猫适时配种。在雌雄交配期,要防止干扰、可在观察孔或门缝悄悄观察、保持交配环境宁静。雌豹猫受孕后多表现为安静、采食量增加、应多给质优的动物性饲料。在室内的一角设置产箱以有利于雌豹猫的隐蔽与产仔。

六、预防疾病

1、平时应搞好卫生、加强饲养管理,预防常见病和胃肠炎、感冒等疾病。

2、春、秋两季做好豹猫常见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的驱虫工作。

3、预防传染性疾病,定期接种防炭疽、防猫瘟、防结核等疫苗、防止传染病发生。

4、确保饲料、饮水清洁、新鲜。

5、饲养人员进入猫舍必须穿工作服与胶靴。

6种类介绍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分布 1.

豹猫海南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alleni

海南岛

2.

豹猫指名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engalensis

印度、孟加拉国、中印半岛、云南

3.

豹猫婆罗州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orneoensis

婆罗洲

4.

豹猫华东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中国台湾

5.

豹猫北方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ailura

西伯利亚东部、蒙古、中国东北

6.

豹猫巴拉望岛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eaneyi

巴拉望岛

7.

豹猫克什米尔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orsfieldi

喜马拉雅山

8.

豹猫爪哇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javaensis

爪哇岛

9.

豹猫菲律宾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rabori

内革罗岛、宿雾、班乃岛

10.

豹猫苏门答腊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sumatranus

苏门答腊

11.

豹猫巴基斯坦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trevelyani

巴基斯坦东部

7主要价值

与其他猫类动物一样,豹猫经过培育驯化后,也是一种皮用、药物、观赏类经济动物。有人认为,人工养殖豹猫的意义是:国际上已把豹猫列入世界珍稀动物之一,有利于出口创汇和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豹猫的骨与肉均可入药,能治痔及鼠瘘;豹猫皮为裘的原料[1]。

豹猫皮的商品叫狸子皮,是野生细毛皮中产量较大而廉价的皮货。北方豹猫皮的毛长绒厚,御寒性强,苏州地区和南方各省的豹猫皮毛鲜亮,以美观著称。现已列为江苏重点保护动物。

8动物保护

种群现状

豹猫在中国分布广,资源数量大,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裘皮之一。60-70年代,中国豹猫毛皮年收购量约20-25万张,估计全国的豹猫资源量不少于100万只;70年代以后,豹猫在多数省区数量下降,有些省区(如北方和华东地区)豹猫几乎成为濒危物种;80年以后,年收购量约为60年代的1/2-1/3。陆厚基等曾统计过中国南方六省区(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1955-1981年的收购数,60年代中期1964、1965年六省区的年收购量分别为22.2和17.2万张; 1978、1979年分别为12.6, 14.1万张。在80年代中期,中国的豹猫皮张年收购数仍保持在15-20万张左右。中国1989-1990年的豹猫皮库存量有80余万张。根据调查,1991-1992年中国豹猫皮的收购数约在10万张左右,其资源量约为60年代的一半。在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是中国豹猫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收购量约占全国总收购量的50-60%。从1985年以来,没有有关豹猫的种群现状的科学报道[4]。

濒危原因

致危因素主要是长期以来作为毛皮兽而大量捕杀和贸易。

经济林木(人工纯林)和作物的大面积垦植,使豹猫栖息地被破坏和恶化。

作野味食用,在80年代,华南地区每年的消耗量约数千。

部分农区灭鼠后引起第二次中毒而造成豹猫死亡。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无危(LC)

《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II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易危(V)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豹猫菲律宾亚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易危(VU)。

豹猫西表亚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4年 ver 3.1)——极危(CR)。

豹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豹猫在孟加拉国、印度和泰国的种群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豹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知识

豹猫在中国各地频现,豹猫是国家保护动物,真的可以当宠物养吗?
探秘中国分布最广的野生猫科动物——豹猫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 文鸟科 雀科
豹猫怎么驯服 豹猫训练方法
孟加拉豹猫怎么看品相,孟加拉豹猫与豹猫区别?
【多样云南】——豹猫
孟加拉豹猫属于什么档次
豹猫
动物志
孟加拉豹猫和豹猫,傻傻分不清楚!

网址: 【中国动物志】豹猫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198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豹(猎人宠物)
下一篇: 最受宠爱的卡通形象,豹子简笔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