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猫的心理学

猫的心理学


来源:心理网月刊

猫的心理学 - Lily - 王者天下

 

安静地、专注地陪伴在你身边,甚至接近你的内心——猫似乎能懂得人类世界的问题,仿佛能给人们空虚的心灵带来情感慰藉。

据统计,在法国,有25%的家庭养猫,13%的猫主人选择向猫讲述内心的隐秘;在中国,约有近一半的家庭选择养猫,很多人将猫视为朋友和伴侣。要不是它时不时地带回一只小鸟或濒死的老鼠,人们可能都会忘记它只是小动物。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它是你倾诉的对象,它知道你的一切,最起码它了解你的主要生活。但是,你确信你了解自己养的猫吗?你知道它内心深处的需求吗?

“自我”排在第一位

我们从来不会说猫是个卑鄙的自私自利的家伙,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对猫来说,生活中“自我”总是第一位的。

虽然没进行过什么训练,猫却有天生的本领和诀窍对抗生活的压力。比如,人们认为猫打呼噜是表示高兴,其实正相反,这是它抗击压力的弹性表现。你也会看到猫经常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梳洗清洁,这也是猫儿自我梳理的过程,这既让它自身变得干净,也能让它的情绪安静下来。

最令人惊奇的是,尽管猫以自我为中心,但在我们感到些许忧伤时,猫儿却能成功地以它的存在,让我们得到慰藉,重新振作起来。很多猫主人梦想在现实中实践猫的生活哲学:修炼行为举止,让生活更舒适、安全和有趣。

猫的行为特征
目前,对猫的心理、行为等精神方面的研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但仍处于探讨、摸索和讨论阶段。每个猫都 有自己的内心秘密以及使概述猫的心理有关的理论不成立的个性特征。有些猫胆小与冒失并存,顺存及固执同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猫的典 型行为特征,如聪明伶俐、生性孤独、自私自利以及嫉妒心强等。

    1.猫聪明伶俐:猫是一种天赋高,非常聪明的动物。从中枢神经 系统的解剖特征来看,猫具有高智生物的典 型大脑半球,即大脑皮 层丰富及发育完善。小猫初生时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5月龄时基本 趋于成熟。小猫大脑 的正常发育依赖于猫妈妈和人类为其提供的感觉刺激。单独生活和营养不足可妨碍小猫大脑及智力的发育与完善。

    2.猫天性孤独、独立性强:野生猫喜欢孤独而自由地生活,除发情交配外,很少三五成群地一起栖息,有浪迹天涯的特性。猫的独立性很强。在野生状态下,捕猎和哺育后代等都不需要同类其他成员的配合而独自完成。即使 在家养驯化状态下,猫也不过分依赖人类。

    3.猫不屈服于主人的权威:对主人的命令也不盲目地服从,它有自己的特有标准。如果将猫惹恼,它还会离家出走,甚至另投他主。

    4.典型的自我主义者:猫的个体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群体社会性,即 使在某种环境下被迫在一起时也不会像狗 儿那样有严格的群体顺存及等级制度。它们可以对主人的招呼置之不理、莫不关心,但只要想起美味佳肴时会突然做出反应。

    5.嫉妒心强:猫不但会嫉妒同类,有时主人对小孩过多的亲昵,猫也愤愤不平。这说明猫十分注重主人对它的 态度,因而在平时饲养时 ,应态度和蔼,注意培养感情。

你生活在“它的家里”

在你收养一只猫咪的那一刻,是你选择了生活在“它的家里”。根本不需要征得你的同意,它就已经有了这些生活习惯:吃饭的小角落,方便的地方——它的垫草,同时,这些都绝不能随便换地方。

你的房子就是它生活的组成部分。你搬家的话,就会给你的猫带来最糟糕的变化,而它不得不去适应这一切。

对猫来说,比较困难的是在公寓里重新建立它的狩猎领地,这本该在大自然中的。你给它带几只老鼠来也毫无用处。

你需要做的是,给它提供便利,像搁板、大衣橱等等,给它藏身的地方和攀爬跳跃的地方,让它感到仿佛还在自己的领地驰骋狩猎。当然,只要能找到娱乐和消遣,猫在想象自己统治着三四公顷领地的时候,也能愉快地生活在只有二三个房间的小公寓里。

当猫厌倦生活时,它会沮丧,动不动就饿就吃。如果它已经不修边幅,脏乱不堪,表明它已经患了神经官能症,你必须带它去看兽医--注意,请为它选择心理医生。

猫的心理学 - Lily - 王者天下

 

一家狗千家猫

不可否认,你的存在对猫有好处,你养的猫对你非常依恋,但别指望它爱你如同你爱它一样。它与你寸步不离——如果它是东方血统的猫。你提议去散步,它也会亦步亦趋地跟着你。它认识你说话的声音、你走路的声音、你汽车的发动机声最让人感动的结局是,当你去世后,它会不吃不喝随你而去。

但是,如果你提供的生活条件不能让它满足,它会随时转身离开,另觅栖身之所。它会选择友好接纳它的人做自己的新主人,就好像它一直就住在新主人的家里一样。对猫的这一点,很多人颇有微词,并拿它与狗比较,最简洁的就是中国人说的“一家狗千家猫”,这显然不是恭维。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对一只猫来说,物质和精神上的舒适是最重要的。你收养了一只猫,猫也同时收养了你。你并不是它的主人,你和它是平等的,是有责任给它提供舒适生活的饲养员。

时刻寻找生活乐趣

你的猫会对你“喵喵”叫。“成年的野猫不会喵喵叫,只有小猫咪会这么叫。”若埃尔·德阿斯说,“当猫和同类打招呼时,会发出某种叫声——争斗、吸引或其他声音。这些叫声和‘喵喵’的叫声没有任何关联。猫的求爱声是‘呃-呃-呃’。‘喵喵’这样的叫声是对主人的一种特别呼唤,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猫儿表露此时此刻的情感。

猫表达高兴、快乐的叫声是‘咩’或‘’,它难受的感觉通常是更响亮的叫声,发音好像‘姆’‘么’那样。”兽医玛丽-克罗德·彭塞尔(Marie- Claude Bomsel)认为,在和猫说话时,使用幼稚的语言和甜美的嗲嗲的腔调没什么好害羞的,比如说“噢,好美的小猫咪!这小猫咪多娇小可爱啊!”等等,即使这会让你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这小畜牲在一起都让你变傻了!”

如果你和猫发脾气,记住和它保持50厘米的距离,因为猫有严重的近视,它看东西通常模糊不清且辨色困难,让它看到你比你站在暗处要好。正因为猫的近视,所以在户外,猫偶尔也会被自家人所惊。实际上,猫更多地是靠气味来辨别人的。

现在你大概已经明白了,即使猫每天有2/3的时间都在睡觉,它却不是你买来放在自家屋中的一个长毛绒玩具,它是寻找生活乐趣的小动物。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否则猫会给你教训——在你的床上排空它大肠和膀胱里的废弃物,甚至某天你会发现它不告而别!

猫的心理学 - Lily - 王者天下

 

 

挑剔的猫

猫是非常挑剔的。如果它选定了某个牌子的猫粮,你只能屈从于它的选择。要想吸引它,不用喂它吃的,只要会逗它玩就行。不过,只有那些能让猫回忆起自己狩猎本领的游戏才会真正吸引它。

猫最喜欢的游戏情节是这样的:跟踪猎物,悄悄隐藏,一跃而上逮住猎物,给它几巴掌,狠狠咬住猎物,松开它,再抓住。轮到你做的是找到合适的替代物,能让它忆起梦寐以求的小鸟或小老鼠,你要能容忍猫把纸袋或纸盒拖来拽去,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

你的猫喜欢和你睡在一起,因为你对它而言就像是热水袋,只是它每天要睡17个小时,而且和你不同时。当你睡觉时它的精神最旺盛,它会轻轻咬你的脚趾和腿肚子,跳上你的床,飞快地穿过房间。

凌晨5点左右,它常常会饿得发慌,因为它没法独自给自己准备早餐!结果就是大多数与猫同眠的主人不得不忍受它打扰自己的睡眠。幸好,大多数猫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温和平静。

猫的心理学 - Lily - 王者天下

 
   很多人都喜欢饲养宠物,可爱的动物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快乐。我们也常说猫猫狗狗很有人性,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们的“心思”吗?以下两个心理学的实验,可能会让喜爱宠物的人大失所望,因为结果是残酷的:在猫和狗的眼中,世界是黑白的,也许它们并不能领会你给它们穿上的新花衣;猫和狗对主人的反应只是出于条件反射,包括他们对你的温顺和撒娇。这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实验,想想人和动物有什么差别呢,热爱小动物的你,请相信你所相信的。

  狗狗分不出色差

  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在每次喂狗的时候,都点起一盏绿灯,狗狗们很快就能形成条件反射,并把点灯看作是喂食的信号。但是,心理学家们把绿灯换成了同一亮度的红灯,狗狗们的反应竟然和从前一样。虽然狗能够区分光的明暗程度,但是无论你怎么训练它都分不清亮度相同的红色和绿色,心理学家们进而又发现狗对任何两种颜色都不能分辨。所以,狗狗不仅是红绿色盲,而且分不出色差来。

  猫的视觉和狗一样,只能凭借所看到的明暗度分辨出事物的不同。在猫猫和狗狗的眼中,蓝天、白云、绿地和主人给它们的花衣服都是黑和白两种颜色,它们眼中的环境就是黑白底片一般的世界。

  小猫懂滑轮原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族做过一个测试小动物逃生智慧的实验,他设置了几只箱子,这些箱子可以从里面用几个简单的动作打开。一只成年猫被放进了其中一个箱子,以观察逃生的时候会做什么。在离箱子不远的地方放着美食,参加这个实验的猫猫被饿了很久,它急切地想吃到食物。

  这只猫被放进笼子之后狂躁不安,不停地抓着栏杆,吼叫着,厮咬着,每当它撞到“摇晃松动”的东西时,它就会不停地摇晃。大约10分钟过去了,猫一直想凭借着对眼前之物所作的努力就可以逃脱,尽管它有目的性,但是它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它的逃脱有可能会让自己被关得更死。

  经过许多毫无目的的动作之后,它无意中碰到了箱子里的机关:一个铁环,用160秒拉下了这个铁环。从而让自己从笼子里逃出来,并且享受了美食。但是实验没有结束。当它第二次被装进同一个箱子里的时候,心理学家们发现,猫并没有直接去拉铁环,而是又一次重复那些毫无目的的混乱动作。最后,它又碰到了铁环,只是它用90秒拉下了铁环。经过了24次实验,它终于可以在7秒钟内逃出来了。这个时候的猫可能会被认为是聪明的小猫。

  其实,猫永远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它不懂滑轮原理,但是,它经过大量的努力,凭借着视觉和嗅觉感到了逃脱的标志物(铁环),从而形成了拉铁环和逃脱之间的关系,仅此而已。如果猫用舌头舔自己的爪子的时候被放出来,那么它一定会一进箱子就开始舔爪子。

  信号式心理

  猫猫狗狗们的“心思”基本上就是这种信号式的反应,在经过盲目的行为之后,它们无意识中找到和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东西形成的某种联系,于是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如果这也能叫做心思的话,那么狗狗和猫猫们的心思至多只能是一种非常模糊、即时性的意识。猫猫和狗狗们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一系列的信号中度过的,一切行为都是对适当的信号做出反应,特别是狗狗的世界,全部都是充满行动信号的世界,它们的眼睛里没有丰富多彩的事物,也就不会有多少心思。

猫的心理学 - Lily - 王者天下

 

相关知识

猫的心理学特征
揭秘猫奴心理学
心理学踢猫效应:一种不良行为的连锁反应
「首发」猫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心理学告诉你:爱猫有理
喜欢猫的男生性格怎样(爱猫男性心理学)
宠物心理学,猫狗有着强大的治愈力量
心理学分析喜欢猫的人是什么?
喵懂心理学
喜欢猫的男人心理学

网址: 猫的心理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208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养狗的心理学技巧
下一篇: 过不下去的时候,就养一只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