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如果是真的,那么武松一定是用力抓住了老虎的后颈肉,然后才将它捶死的,不然武松没有丝毫的胜算,因为后颈肉几乎是所有食肉动物的“死穴”。
我们常见的宠物之一猫就是典型的食肉动物,如果你养过猫,你会有两个发现:第一,你很难控制住猫,而且通常你越想控制,猫越挣扎,甚至会招呼你一通乱挠和撕咬,但是如果你捏住它的后颈,它就会变得非常的乖巧。
第二,猫在转移自己的幼崽时,通常会咬住幼崽的后颈,这样小猫会非常的老实,而且这不仅仅是猫的“独门绝技”,几乎所有食肉动物都会用这种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食肉动物咬住幼崽的后颈,幼崽会非常老实?食肉动物都有尖利的牙齿,这样咬难道不会伤到幼崽吗?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答案。
食肉动物都有着本能的攻击性,被驯化后,动物的主动攻击性会减弱,但是像狗这种会把人当成“头狼”的动物实在太少了,比如猫,它虽然是人们的宠物,但其实猫的状态更倾向于半驯化,它们野性尚存、桀骜不驯,它们不仅不会听人的指令,甚至人明明想要帮它们,比如洗澡、剪毛都会迎来一通反抗。
为了找到既能控制住猫,又对它没有损伤的方法,早在几千年的最早将近东野猫驯化为家猫的古埃及人就通过观察找到了方法,那就是控制住它的后颈肉,这种方法被称为“Clipnosis”。
到了现代,科学家们对这个方法又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研究,早在2008年,俄亥俄州立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进行了有趣的“夹子实验”,他们选择了不同品种的猫一共31只,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夹书本的夹子分别对猫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只有当夹子夹住猫的后颈肉时,猫才会变得非常老实和安分(30只都出现了同样的反应,只有1只没有出现)。
于是同时,研究人员用设备检测了猫的身体和心率,确保猫的颈部的神经和血管没有被夹子夹住,在这个前提下,被夹住的猫并没有出现心率的明显变化,甚至有些猫被夹住后还发出了满足的“呼噜”声。
同样,猫的这一反应也在大多数食肉动物身上有体现,虽然研究人员没有直接去夹老虎、狮子,但是,通过观察这些动物在叼幼崽时,幼崽的反应可以看出,它们与被夹住的猫表情、动作等几乎都是一致的。
这代表着,对于大多数食肉动物来说,后颈肉确实是它们的“死穴”。
那么,一块后颈肉缘何成为了食肉动物的软肋呢?这一点,上面的研究团队也给出了答案,研究人员将猫的这种反应命名为“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pinch-induced behavioral inhibition),具体变现为脊椎卷曲拱起、身体静止、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
起初,研究人员以为这与装死或者鲨鱼被翻过来会出现的强直性静止有关,但是通过对猫身体的实时监测发现,猫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显然这不是装死或者强直性静止。(下图为科学家们利用鲨鱼翻身就会进入强直静止状态的弱点,更加安全的采样或者进行其他科研)
既然如此,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猫如此乖巧呢?原因其实就来自于母亲,所有动物的幼崽在出生后都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使得它们去探索,但是在幼崽状态下,探索世界往往意味着死亡,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幼崽,自然界中许多动物妈妈都需要去修正幼崽乱跑的行为。
此时,动物妈妈就会用嘴叼着幼崽返回到安全的地方,而在选择叼的位置时,大多数动物选择了后颈这个部位,久而久之,动物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们用手捏住或者用其他工具夹住,就是模拟了母亲叼它们的动作,此时的动物不但不会紧张,还会更加的平静。
也就是说理论上,如果你有机会并且有足够的力气提起老虎和狮子的话,那么捏住它的后颈肉,确实能控制住它。不过,除了猫狗这种被驯化的动物,其他的食肉动物嗅觉、听觉都很敏锐,是不会给人靠近的机会的,更不用说去捏它的后颈了。
其实,动物们之所以选择了后颈这个地方是有道理的,因为动物的脖子都比较灵活,想要灵活有骨骼和肌肉的加持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当松散的皮肤,只有这样脖子的灵活性才能最大化,所以,既然后颈的皮肤松散,咬的时候通常只能咬到皮毛,碰不到其他的地方。
而且食肉动物虽然有尖利的犬齿,但是它在非捕猎状态下,是不会用到犬齿的,尤其是在叼自己的孩子时,犬齿通常是上下错开闭合的,而负责咬的其实是它的门齿和裂齿,这两种牙齿足以将只有不足1公斤(小猫)、几公斤(狮虎的幼崽)的幼崽叼着了。
最关键的是幼崽也逐渐的习惯了这种方法,变得不再挣扎,因为一旦挣扎,动物就会咬的紧一些,自己疼不说注定还是被叼着,所以,在被叼时,幼崽通常也是一动不动的配合的,这也减少了叼的力道。(下图为猫的头骨,箭头指向就是猫用来叼幼崽的牙齿)
在自然界中,其实不仅仅是食肉动物,许多杂食性动物也选择了叼着幼崽的后颈转移的方法,这种从小的锻炼使得大多数动物产生了条件反射,所以即使成年的猫,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夹子让它乖乖配合(大多数)。
这个发现其实对猫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200万只猫是因为生病后不配合检查导致死亡的,有了这个方法后,显然猫能得到正确救治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相关知识
狗和猫的牙齿为什么又尖又利?
母猫为何频繁转移幼崽?揭秘猫咪本能行为
260个物种,119个存在“杀婴”行为,动物为何要给幼崽过不去?
食肉动物真的不互吃吗?
缅因猫幼崽多少钱一只(缅因猫幼崽的价格)
养狗多年才明白,母狗把幼崽“叼给你”,有很多种原因!
幼崽狗狗怎么喂养?幼崽狗狗的喂养秘籍,让你的小家伙茁壮成长!
狗狗幼崽护理篇。幼崽的起居护理 ●在幼崽出生5天后,可在天
狗狗幼崽期护理知识讲座
小狗幼崽如何喂养
网址: 食肉动物有尖利的牙齿,为何叼着幼崽不会弄伤它们?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2493.html
上一篇: 仓鼠窝宠物凉席冰垫金丝熊躲避小窝 |
下一篇: 训练模型时,我们该如何便捷保存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