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
鸟类与人类,自古就是亲密的朋友。为普及爱鸟知识,提高人们对护鸟的认识,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每年都会开展“爱鸟日”“爱鸟周”活动,呼吁人们保护鸟类。
3月30日,记者走进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聆听了许多爱鸟护鸟、救护禽类以及众多野生动物的有趣故事。
3月30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南海公园附近的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这些年,很多受伤或被困的野生动物被送来这里,它们要怎样治疗?怎样饲喂?痊愈后要经过怎样的训练?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放归自然?带着好奇,我们一一去探寻。
“大厨”搭配营养餐
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目前设有饲料仓储区、救治诊疗区、动物驯化区、猛禽救护区、水禽救护区、兽类救护区、爬行动物救护区、鸟类救护区、食草动物救护区、昆虫科普展示区等,苍鹰、雕、鵟、豹猫、黄鼬、狐狸、猪獾、狗獾、狍子、秃鹫、天鹅、孔雀、白鹭、猎隼、貉子等都是这里的座上客。
记者抵达时,负责救护监察的工作人员正在搬运饲喂猛禽的无菌小白鼠和杜比亚蟑螂。不一会儿工夫,几筐小白鼠和蟑螂就被猛禽们吃得精光。工作人员介绍:“食肉猛禽和一些兽类喜欢吃小白鼠,比如狐狸、豹猫等;喜鹊、斑鸠等则喜欢吃蟑螂。小白鼠、蟑螂都处于食物链底层,符合野生动物的觅食需求。无菌小白鼠和杜比亚蟑螂繁殖快,经过消毒、防疫,特别适合作为饲料。”
说起鸟类,人们通常比较关注天鹅。一般像天鹅、灰鹤、赤麻鸭等野生鸟类被送到救护中心救护,营养师都会精心为它们调制“营养餐”。即使是最普通的饲料,也是经过科学配方的。饲料一般是用苜蓿草、玉米面和豆粕等调制而成,主要用来给天鹅、森林鸡、孔雀等补充蛋白质。针对不同的野生动物,营养师还会调制不同的营养餐。比如秃鹫喜欢吃腐食,救护中心就常常征集志愿者家里变质的肉食来饲喂。不过,平日里给大型猛禽和兽类饲喂的主要还是无菌小白鼠。这是因为吃活食营养均衡、蛋白质含量高,有助于生长。
小喜鹊的“人类妈妈”
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成立于2003年,迄今已救护过3万多头(只)野生动物。发现野生动物受困、受伤等,市民可以拨打救护电话0472-4603040或0472-4612908来联系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也可以通过联系派出所、森林公安等部门将它们送到救护中心。
野生动物被送到救护中心后,工作人员会先检查其基本情况,看看有没有外伤等,再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应处理。如果伤情当时处理不了,就会择期手术。处于严重饥饿状态的野生动物不能一次喂得过饱,也不能直接饲喂太冰冷的食物。
近些年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觉悟提高了,一般发现斑鸠、喜鹊等能认得出的鸟类受伤,知道它们是野生动物都会送到救护中心。还有的鸟类巢穴被大风吹翻,里面的小鸟被整窝送到救护中心。有一次,一窝刚出生不久的小喜鹊就因树枝折断摔伤而被整窝送到救护中心。因为这些喜鹊还太小,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人工喂养,拿小镊子夹着食物一点一点地给它们喂食。除了喂杜比亚蟑螂,小志愿者们还捉树上的毛毛虫来喂小喜鹊。多数时候,人工饲喂20多天,小鸟就会被放归自然。
一只狍子喝了23箱奶
有些人觉得野生动物凶猛可怕,甚至“面目可憎”,但对于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长期的救护之后总会对它们产生感情。
2019年7月底,石拐区森林公安局送来一只刚出生10天左右的小狍子。来的时候,小狍子十分虚弱,处于脱水状态。经检查发现有外伤,头部撞伤,蹭破了皮。工作人员给小狍子及时补水后,每日喂食新鲜牛奶。起初每天要喂食三四次,每次饲喂一袋牛奶。直到小狍子可以喝水和吃草了,才减少了饲喂牛奶的次数。喂了足足8个月,喝了牛奶23箱,小狍子的身体才强壮起来。
那段时间,工作人员和小志愿者们与小狍子产生了深厚感情,大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萌宝”。小志愿者经常带着“萌宝”跑步、锻炼,陪它玩耍,一起撒欢。夏天,小志愿者们挑熟透了的西红柿给“萌宝”吃,冬天,则带它在雪地里奔跑。“萌宝”对大家也越来越依赖,特别的温顺,愿意与人亲近。
“‘萌宝’养在一个比较大的圈舍里,怕它孤单,给它放了两只小兔子做伴,有助于它通过玩耍恢复身体。后来,‘萌宝’身上长了蜱虫,又给它放了几只鸡在圈舍里。鸡会捉食蜱虫,几天后它就恢复了健康。”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术贤介绍,“萌宝”成了救护中心里的小明星,可春暖花开的时候,大家还是把“萌宝”放归到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尽管很不舍,但野生动物终归是从大自然中来到大自然中去,这是它注定的归宿。现在大家想起来还非常留恋,感觉就像和亲人分别似的。
救护中心的长住客
据刘术贤介绍,猛禽经过短期救护只要好了就会抓紧放归自然,不然它们就会丧失生存能力。比如小隼,从幼鸟开始救助,到2个月左右能到户外生存,然后用活体小白鼠训练,让它们抓取猎物、恢复野外生存的本领。
曾经有一只小隼,从高处摔下来,摔伤了腿,送到救护中心的时候一条腿瘸着,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人们从它身边经过时,它总是很惊吓,只要靠近它就会发出“喳喳喳”的叫声。在工作人员的呵护下,慢慢地,它不再害怕,开始信任工作人员,知道人们来喂食就会亲近地跑过去。4个月后,小隼的身体完全康复,却丧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这时,工作人员又用小白鼠训练它,直到能自己捕食才将它放飞。
目前,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里有一位长住客人——一只秃鹫。它在2020年送来的时候就有一只翅膀坏死了。虽然经过救治,仍然不能放生。“它飞不了了,到野外是无法生存的,我们只好把它留在救护中心养老,平时用来科普和教学。”刘术贤说,这只秃鹫非常能吃,一天可以吃掉一只鸡。尽管如此,工作人员们还是特别爱惜它。
“通过十来年的工作,不断地和野生动物接触,我觉得它们是有灵性的,和人类是有感情的,它们真的是人类天然的朋友。”刘术贤说,“近些年生态恢复得好,我市境内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多,所以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注它们、保护它们。”
相关知识
国际爱鸟日|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里的“自然交响”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里的“鸟爸爸”们
4月1日,国际爱鸟日
国际爱鸟日(每年4月1日)
爱鸟日是几月几日
【爱鸟日】保护鸟类,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今天是#国际爱鸟日#...
国际爱鸟日丨保护野生鸟类 共建美丽中国
第39个“爱鸟周”期间 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放归13只野生动物
国际爱鸟日丨来,“鸟”解一下?
网址: 国际爱鸟日|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里的“自然交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4081.html
上一篇: 森林公安送来“大眼萌鸟”竟是国家 |
下一篇: 神奇物种——白颈长尾雉 |